电力自动化系统现代通讯技术探究论文_戴堃

电力自动化系统现代通讯技术探究论文_戴堃

(江苏省电力公司泗阳县供电公司 江苏省宿迁市 223700)

摘要: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过程中,基于电力系统设备的通信要求,通信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已经成为了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但对提高电网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对满足电网运行需求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现代通讯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现代通讯技术;探究

1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

目前电力系统分布地域广阔,调度中心与发电厂、变电站通信从形成电力系统的时候就与电力系统如影随形。早期通信是以调度电话的形式出现的,因为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统一调度。即使到了远动设备使用以后,电话线路也是一个主要通信手段。后来出现电力系统独特的通信介质—电力线载波(PLC)。电力系统保护相对于一次设备被称为二次,继电保护发展也应用了通信系统,他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分出部分频带提供给保护,另一些则分配给通话和远动信息的传送。

80年代电力系统采用的通信系统包括:电话,电力线载波,无线,天线(微波、VHF、UHF)和光纤。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功能要求不断增加,要传输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间要传输的信息包括实时和非实时的。实时数据包括保护信息、远动信息(监视和控制)。随着对信息共享要求提高,数据交换的数量与频度也不断增加。这就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永远紧密跟踪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现实。所以当局域网、广域网与NITERNET出现以后,很快就应用在电力系统上。当前在介质共享上,正在研究任何把实时与非实时的数据合理的分配在频带上,如保护信息的传递,对超高压电力网络要求保护的动作时间是4一5毫秒,所以过去保护所用的信道一直是专用的,也即是面向连接的。现在通信技术发展的非面向连接的如ATM、IP等宽带技术正被引入到电力系统的通信系统中用来传输数据、语音和图像。

2 现代通讯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

最大的优点是不用专门架设通信线路,随电力线延伸,投资不大,因此应用比较普遍。在地形十分复杂的山区,无线通信方式无法到达的情况下,电力线载波是可选的通信方式。但其缺点也十分突出:首先是可靠性差,当电网出现故障或作业时,通信也中断,而往往此时正需要通话;第二是通信容量小,只有一话一数;第三是话音质量差,数据传输速率低,最高为12O0bpS,无法实现遥视图象传输,而且从变电站到调度的通信需要架设音频电缆解决,这是载波通信方式逐渐被取代的主要原因。

2.2 普通微波通信

它的传输容量大,质量高,配置灵活,目前22OKv以上变电站普遍采用。在一点多址小微波推出以后,曾畅销一时,其配置一般一个子站8个话路,一个1对10的系统设备成本要200万左右,还不包括铁塔、机房的费用。这种通信方式以传输话音见长,数据传输能力差;并且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有山峰和楼房阻挡就需加中继或架设铁塔避开;另外普通微波通信网的建设需要现场勘测和设计,设计院一般要按5%左右收取设计费,在做预算时不可不考虑。

2.3 光纤通信

最大特点是通信容量大,速率高,在一根光纤中可同时传输几百甚至上千路电话,可传输实时图象,而且抗电磁干扰性好,而且通信质量高,使用持续时间场,可形成环网。但它成本高,尤其远距离架设施工价格昂贵,而且受地形限制,维护量较大。因此光纤通信适合用在干线通信、通信量要求较大的地方,比如城市网、城市与乡村间的干线和图象通信。大中城市内用电比较集中的范围,也可采用光纤方式组建自愈环网实现电力调度通信自动化。

2.4 有线音频电缆通信

是一种模拟方式的有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需加调制解调器,在距离较近时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它抗干扰性能差,易遭雷击,远距离时需较粗的电缆,造价也就上去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不适合组建较大的通信网,只在局部使用。

2.5 特高频无线通信

农网系统使用较多,它传输距离远,使用方便,设备价格低。但它抗干扰能力差,通信不稳定,信道指标低,传输数据的速率小于300bpS,若要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通信手段。

3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模式

电力通讯在实际的工作中其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不同,演变出了很多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电力通讯的目标。以上提到的几种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选择设备设计模式。

电力通讯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传送和交换。信息组成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信息源,信息源一般是非电信号,电力通讯工作的目的首先是实现其转换为电信号,此时需要一种输入设备来实现。发送设备的任务是通过对电信号的进一步处理,使之能够满足信道的传输条件,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传输通道。交换设备是一种接续装置,目的是实现输入设备和发送设备的连接。其作用是能够提高发信装置的使用率。信道作为一种媒介,分为有限信道和无线信道,在传输中承载着信息转换的通道作用。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噪音、无用信号等,都会影响有用信号的传输。接收设备的作用是,接收线路中的信息,发送设备的作用是将处理过的信号恢复原始信息形式,完成通讯。目前,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光纤传输。随着电力通讯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电站的不断建设,电网的模式越来越复杂,就需要更先进的通讯技术,更加完善的装备做支撑。移动通讯、高频通讯等在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现代通信网络在电力自动化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电力企业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才能让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更好的应用在电力自动化中,为企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4.1 注意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服务质量要求

在电力自动化中应用无线通信网络技术,要明确其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积极把握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深度,达到灵活使用的状态。

4.2 合理设定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信息查询范围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要合理设定信息查询的范围,电力线路中的故障随时可能发生,在整个线路监测系统中应有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就必须合理设定其信息查询的范围,使线路故障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障碍。

4.3 明确无线传感器的类型

电力自动化中对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明确无线传感器的类型,影像传感器与声音传感器、数据传感器的作用大大不同,具体的应用要积极明确其类型,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理有效的传感器,保证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

结束语: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中,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充分满足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需要,为电力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效果,推动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进步,更好的满足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需要。

参考文献:

[1]浅谈电力自动化中现代电话通信技术的应用[J]. 陈永松. 科技与创新. 2015(04)

[2]电力自动化系统现代通信技术探究[J]. 向超,李伟,林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01)

[3]辛耀中.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

论文作者:戴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系统现代通讯技术探究论文_戴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