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专业理解--班主任专业标准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建构_理性思考论文

走向专业理解——班主任专业标准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业论文,班主任论文,理性论文,走向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2)26-0037-03

班主任是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的核心要素。但是,目前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在实践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也远远落后于教育其他领域的研究。因此,必须从专业层面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班主任专业标准,以进一步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素质与水平。

一、班主任专业化时代与实践的双重诉求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当代教师迫切需要专业化引导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而班主任专业标准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有力支撑,可以从更深层面确认班主任的独特身份,提高人们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既为进入班主任队伍的教师设定了基本的准入门槛,从入口处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准,还可以有效指导班主任展开日常工作,以回应时代与实践提出的双重诉求。

(一)班主任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诉求

2011年,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征求意见稿,是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独特性的认同和理解,是对机械化、单向度知识传递的否定,对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班主任作为特殊的教师群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要超过学科教师。因此,其专业标准更应该受到广泛关注,这对于从根本上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社会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新旧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更加激烈,学生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发展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导致成长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使得未来班级组织与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这些都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恰当、合理的专业标准为班主任发展提供更为准确的方向引导和路径呈现,使班主任具有更宽阔的教育视野,掌握更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形成更丰厚的文化底蕴。班主任专业标准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发展的价值坐标,引导班主任追求深层次的教育文化自觉,并对班主任工作和学生产生深深的敬畏感,进而实现对班主任工作的人性超越,在充满人文意蕴的班级活动中与学生同构共生。

(二)班主任专业标准是堪忧现状的强烈诉求

为了深入了解班主任的工作现状,笔者进行了实证调查,共发放问卷14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75份。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人们对班主任的理解与认识,还是具体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及班主任的基本素质,都非常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班主任专业的“混同化”。调查显示,班主任所任教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小学班主任则大多数由语文教师担任。因此,导致大家不仅把班主任专业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混同,认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是有育人的潜在优势和能力,还将班主任专业和主学科教学专业混同,认为和学生在一起时间比较长就一定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二是班主任专业的“经验化”。调查发现,班主任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存在问题。16.15%的小学班主任、24.47%的中学班主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业知识还不清楚,在实际工作中仅凭累积的经验管理班级。实际上,班主任仅靠工作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三是班主任专业的“边缘化”。调查显示,7.63%的小学班主任、6.20%的中学班主任是临时补缺的,说明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地位不高,其重要性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四是班主任专业的“副业化”。调查表明,61.99%的小学教师和64.13%的中学教师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排在学科教学之后,甚至还有部分班主任根本就没有将班主任专业发展列入到个人发展计划中,完全成了排不上队的“副业”。上述现状迫切需要出台班主任专业标准,大力改变人们对班主任价值的认知,整体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

二、班主任专业标准研制的核心与前提

班主任专业标准的研制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其价值取向是确保整个研究过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班主任角色和身份的模糊理解与认识,回归到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进行本体性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专业标准发挥内在而深层的功用。

(一)学生发展是班主任专业标准研制的终极旨归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但事实上,学生仍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班集体建设以教师中心的现状依然盛行,一些班主任甚至是班级的唯一代表,并成为班级生活的实际宰制者和操控者。而研制班主任专业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班主任形成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以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班主任的存在价值。所以,要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放在班主任专业标准的首位,强调“全面关怀学生身心成长”。也就是说,这个标准蕴含着浓郁的儿童情怀,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和审视学生,以改变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与认识,让他们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与学生沟通的策略和方法,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展开班主任工作,自豪地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缔造者之一,形成与学生共呼吸的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

(二)教师解放是班主任专业标准研制的逻辑起点

班主任专业标准是规范,是对班主任专业内容的基本规定。但需要注意,规范与创新一向如影随形,规范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规范的合理超越,即对于规范的理解必须放在创新的视域下。因此,研究和制定的班主任专业标准并非严厉的戒律,不是对班主任的压抑和权威命令,而是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是对班主任的框架性要求,是从根本上实现对班主任的专业解放,促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以充满创造的精神实现艺术化的育人目标。

(三)当好中介是班主任专业标准研制的内在张力

班主任专业提升需要理论的深入指导,并将理论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但由于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养所限,无法快速、通畅地深入到理论之中,因此需要有中介发挥理论联接实践的重要作用,而班主任专业标准的重要功用就是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中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恰当的张力。这样的定位对班主任专业标准提出了双重要求:必须体现较强的理论思维,这是衡量标准所含价值的重要指标;班主任专业标准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衡量标准应用性的重要指标,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研制班主任专业标准时,一方面,要充分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班主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念;另一方面,要强调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总之,班主任专业标准力图体现理论的深刻性和实践的直接性,并将理论范式通过标准转化为鲜活的实践逻辑和具体的专业行为,以便较好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构筑起桥梁。

三、《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标准(讨论稿)》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特征

在合理参考借鉴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等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深入研究与思考,最终形成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标准(讨论稿)》的基本框架(具体见表1),力图体现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内涵与研究特色。

(一)基本框架呈现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标准(讨论稿)》将班主任的专业结构分为四部分内容:“专业理解”、“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和“专业品格”,这种划分和一般对教师专业结构的理解基本相似。然后,每一个内容又进一步划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在“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的选择过程中,笔者坚持不刻意追求全面完整,且特别强调作为班主任所特有的素质。

1.专业理解

专业理解是整体性地审视班主任专业的特性,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分为“理念与原则”和“角色与职责”两个方面。“理念与原则”是对班主任工作性质的理解与认识,“角色与职责”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定位和责任确定。专业理解为后三个方面的研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生权益保障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社会生活知识”和“人文与科学知识”。这些都是做好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知识,一定要扎实掌握。其中,“人文与科学知识”并不是要求班主任要成为全才,而是要尽量能够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以支撑自己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3.核心能力

主要包括“统筹协调”、“设计组织”和“激励评价”能力。其中,“统筹协调”与“设计组织”能力对于班主任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不仅要应对多元复杂的超学科问题,还要解决学生全域化的生活问题,而且活动是班级生活的重要载体。

4.专业品格

专业品格主要包括“乐于奉献”、“尊重关爱”、“秉持公正”和“乐观宽容”四个方面。班主任的品德要求比一般教师更高,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大。班主任影响学生靠的不是知识传递,而是作为人的精神与文化滋养。而且,由于班主任的工作任务非常繁琐,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班主任工作是难以做好的。

(二)主要特征追求

本标准无论是具体内容、语言表达还是目标指向上,都形成了一些特色。

1.内容的独特性

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专业具有不同于教师的特殊内容,因此,必须划分相对清晰的边界。比如,“学生身心发展知识”就是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知识,因为班主任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全面成长。又如,由于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设计组织能力”就是班主任能力中的基本要素。

2.整体结构的清晰性

本标准把专业标准划分为“专业理解”、“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和“专业品格”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再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这样的结构总体而言是比较合理的,能够让人们比较准确地把握班主任的专业结构。同时,本标准为了区别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等文件的表述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可以使目标更加明确、板块更加清晰、要点更加醒目。

3.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班主任专业标准的外在结构沿袭了教师专业结构的基本设想,同时也十分关注内在线索的匹配性和适切性。因为标准只是载体与平台,关键是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见,师生成长是班主任专业标准的一条暗线,所有的内容与要求都紧紧围绕这条暗线来设计,既体现了充分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又与外在结构遥相呼应。

4.目标指向的操作性

本标准在内容设计上更为集中、具体,做到让班主任的工作与真实的教育生活相联系,尤其要关注当代班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以达成更强的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帮助班主任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境界。

5.语言表述的亲切性

本标准在表述班主任专业标准时力求素朴平实、自然易懂,以达成语言的亲切感,希望通过文本与班主任展开对话与交流。另外,在本标准中,体现出对班主任的人文关怀,这会让教师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亲近感,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标准中的具体要求。

标签:;  

走向专业理解--班主任专业标准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建构_理性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