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人们的要求相反,各种环境和资源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严重的制约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绿色施工思想的诞生和发展的目的正解决环境污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从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出发,将会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将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一、绿色建筑工程的概念
在建筑使用周期内,绿色建筑作为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的空间。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有着象征意义的,在建筑施工中,合理的利用环境资源,子啊不破坏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建筑,是一种生态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指在传统的各种施工技术中怎样贯彻清洁生产和减物质化等绿色理念,使之体现在传统的施工技术、工艺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中。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科学选择建设场地
在选择工程项目的建设场地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考察,做好地质情况勘察,精确分析相关数据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参考。因地制宜,从实践出发,思考建筑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避免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对周边人们生活的干扰与妨碍。
2.尊重与保护生态自然环境
建筑工程项目的选址及施工,应当最大限度避免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或者污染,利用并保护现存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
3.舒适健康原则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绿色节能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建筑使用者的便利、安全与舒适,优化通风、采光等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提升建筑项目的各项性能,保障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
三、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1.节材技术
在我国建筑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就的今天,抛去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伴随着的是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尤其是对资源的消耗,由于我国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在消耗同等资源的情况下,所获取的建筑成就少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必须提高对建材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材使用量。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在建筑项目施工前完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减少建材的消耗,提高建材的使用效率。此外,在购进建材时,尽量选购绿色、质量高的建材,避免一些污染性较高或者含危害化学物质建材的使用,并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建材选购。而且要对现场施工建材使用要加以管理和限制,有效的对购进建材进行分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建材的节约是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所节约的建材是浪费的部分,而不能单纯为了节材而偷工减料。
2.节水技术
首先,对施工用过的废水要严格排放,不能随意的排放到水源或者土地中,避免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在一个建筑项目施工开展之前,要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质量检查,确定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筑施工结束后,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检查,并与之前的水质数据进行对比,若是出现污染现象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在对水资源的节约工作中,尤其要在注意的是避免水污染,要对排放水进行严格质检,满足排放要求后再排放。其次,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将日常生活污水进行再清理后进行再利用,设置一个废水收集池,将可循环使用的水资源进行收集。而且,要帮助施工人员建立节水意识和循环使用水资源的意识。最后,可以在居民生活区域设置雨水收集池进行雨水收集,建立建筑施工雨水利用系统,多余的可以用来灌溉花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节能技术
制订施工能耗指标,优先使用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优先考虑耗用电能较少的施工工艺。
(1)建立施工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完善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设备进行低负载施工,浪费资源。
(3)合理安排工序,尽可能的使各种设备满载负荷,避免空载等待工序。
(4)合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5)各种临时性设施尽可能才能节能材料,如宿舍,减少空调、取暖的使用。
4.节约施工用地
应熟悉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以及管线的分布情况,保护场地内现有的地方文物古迹与特色资源。若需设置临时施工用地,需要遵守最小化用地面积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平面布局规划得合理、紧凑,改善用地的利用效率。在施工现场道路铺设时,应采取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方式,也需要采取环形通路的铺设方案,争取道路的占地面积减少。
5.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单指建筑施工技术,新型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研发都是绿色施工技术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绿色施工技术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一种覆盖式的改革和创新。此外,虽然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得到极大发展,但是,相较于当前建筑市场的需求而言,建筑新型节能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质量仍无法满足要求,这是当前建筑节能体系未来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和探索的方面。除此之外,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若想走的更高更远,那就必须重视绿色施工技术、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材料的创新和提高。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开展技术创新工作:首先,可以积极吸取外国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购进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和推广。其次,就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节能技术创新能力。这可以通过设置节能技术创新奖励制度来激励技术部门人员。要注意的是,必须确保新技术的安全科学后再将其投入实际施工中,否则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提高来提高建材的利用效率,这样既发展了建筑施工工艺,又降低了施工中建材资源的浪费。
增加对可循环资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其中,太阳能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再生无污染能源之一,其作为循环能源的应用极大的缓解了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消耗问题。太阳能能源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满足居民使用方面,还在建筑行业以及化学行业得到了极高的好评。建筑行业在利用太阳能中主要是采用太阳能板在屋顶进行收集和采光,这一技术简单而有效。而且,这一技术的应用还提高了屋面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人类对太阳能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和发展性,也让人们看到了可再生能源的优势,而此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则更是一种技术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体现,是现代建筑工艺与现代创新科技结合的体现。
6.控制污水排放
污水源有生活用水、冲厕用水、施工用水等。场地门口洗车排下的水,搅拌砂浆的多余水,基坑开挖时抽取的水都有很多泥砂,这些水经过抽水管道或排水沟送至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再排进市政管道。卫生间、食堂的用水送至化粪池处理后再向外排放。设置集、排水沟在建筑物四周、道路边,使雨水可以进入沉淀池过滤后再外排。
结语
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保证建筑企业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污染,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而获得更多的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可以提升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金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如何落实好绿色施工[J].内江科技.2013(01):156~158.
[2]陈海平.浅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5,(5):77-78.
[3]钱军.分析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6,(5):98.
论文作者:韩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材论文; 资源论文; 的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