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教育治理体制建设推进学习型社会稳步发展
赵凤坤,刘晓楠
(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摘要 :社区教育其宗旨在于服务群众,把社区教育资源与居民需求密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效应最大化和居民学习便捷化,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区服务。加格达奇区为了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事业,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全区社区教育工作;建立了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社区教育重大事项,部署社区教育工作。各街道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具体负责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以“高起点规划、高层次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标准,围绕机制保障、师资队伍、资金投入、课程研发、学习培训、民生服务、品牌特色等方面,抓落实、提质量、求突破,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全面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在摸索、探究、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线双轨”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1+2”队伍建设机制。
关键词 :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线双轨”;队伍建设;“1+2”用人机制
社区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持社会安定,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方向,在社区文化发展和社区建设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社区教育的重点之一在于整合社区资源,目标在于服务群众,如何把社区教育资源与群众需求密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效应最大化和群众学习便捷化,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关键所在。
(3){cM,cs,cd,cl}={5 000,95,50,10},{cAn_A,cAf_A,cAn_M,cAf_M,cAr_A,cAr_M}={12,15,24,30,300,600},{cBn_A,cBf_A,cBn_M,cBf_M,cBr_A,cBr_M}={17,20,29,35,340,640}。
社区教育从“借壳生蛋”状态下走出来,建立自己的阵地,健全自己的网络,积累自己的能量,为社区教育的乡土化打好基础。
那么,社区教育如何搞,是我们社区教育工作者应思考、探索的问题。
为了促进加格达奇区教育由基础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大力推进全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经过地区教育局领导积极运作,在加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加区教育局精密安排,地区社区教育学习考察团一行10人赴上海徐汇区对社区教育进行考察学习,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考察学习。上海徐汇区社区教育学院十分重视,在学院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在孙志宝老师积极协调和全程陪同下,我们就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学习,随着考察学习的不断深入,真切地感受到上海徐汇区社区教育管理科学、工作敬业、方法创新、学习氛围浓厚。此次考察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上海的社区教育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之高,学习氛围之浓,给我们学习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社区教育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体两翼”的管理模式和“1+4” 队伍建设机制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上海徐汇区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探讨才逐步形成的。目前,上海徐汇区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管理模式。一体(顶层设计)是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区长为委员会的主任),区教育局设委员会办公室(教育局局长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两翼(实际操作层面)分别指教育局设有学习办,负责行政条线的管理,具体管理社区学校。社区学院设社区教育部,发挥业务指导功能。社区学院设有远程教育、服务协调、策划培训、发展研究等四个工作中心,分别负责区域内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活动策划、科研工作等项目的业务指导。社区学校基本配置1+4,一个校长加四个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选派的,具体负责社区学校日常的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活动组织、日常教学、任课教师、学员等管理,学校的授课教师是志愿者或是聘任的。以课程为先导,来提高整个区域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准。社区是主体、民生是主题、队伍是主线,提升内涵、提升品质是主攻方向。
社区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快速发展,创新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为创新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和教材研发,提供了保障和动力。在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局的领导下,社区教育学院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利用本系统人力资源的优势,借助教育局系统平台,发挥专兼职教师和志愿者的聪明才智,深入挖掘了自己的课题资源,建设了区域内社区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开发了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家政服务等9大类149本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教材。其中有67本教材、33个专题、11个活动纪实、5个教学模式、18项管理制度等社区教育成果在大兴安岭地区广泛推广和使用。
借鉴徐汇区“1+4” 队伍建设机制,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从区域大教育观出发,调整全区教育整体思路,形成了具有加格达奇区特色的“1+2”队伍建设机制。“1”:区教育局从区内各中小学在职教师中选派8名骨干教师,分别担任社区学校专职副校长,组成社区教育管理队伍;“2”是两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即区教育局选派两名教师作为专职教师,与专职副校长一起组成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区教育局从各中小学选派优秀兼职教师,组成志愿者教师队伍,从社会各阶层招募兼职教师,组成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为激发专职教师从事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考核标准,对选派的专职教师,在评优和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倾斜,每年匹配评优名额2名、职称评定名额1名。社区教育学院组织专职副校长赴上海市徐汇区、大连市金州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社区教育经验,提高他们的理论、业务、管理、协调、组织能力。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专职教师的工作管理,学院采用周例会布置近期工作,听取各社区学校工作汇报,其余时间专职教师全部充实到社区学校中进行工作。社区教育学院每个月两次深入社区学校进行检查、督导业务工作,实行社区学校工作周报制,适时监控管理各社区学校的社区教育工作。同时,制定了各种制度、专职教师考核标准、社区学校检查评比制度,对专职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各街道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进行年终考核、日常工作管理;专职教师同时兼职社区其他工作。为了鼓励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局在他们的年度考核、评模评优上,给予政策倾斜和物质鼓励。加区现有社区教育管理人员28人、专职教师24人,聘请65位教育界专家和33名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招募和转化了3 600多名社区教育志愿者,建立了一支由专职、兼职教师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为规范社区教育工作,加强社区教育业务日常管理,社区教育学院实施“三簿两册一随笔”,即社区教育课程记录簿、双进活动记录簿、会议及落实情况记录簿;社区教育基本情况登记册、社区教育工作手册;社区教育工作随笔(“321”模式),由社区学校专职副校长及时、认真填写,记录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学院负责各社区学校的业务管理工作,实行社区学校工作周报制,以月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管理监督各社区学校的工作,并制定了各种制度、专职教师考核标准、社区学校检查评比制度,对专职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各街道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进行年终考核、日常工作管理;专职教师同时兼职社区其他工作。
前任国际科学史学会秘书长的阿路教授说:“这的确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此乃理解科学的唯一之路.”
借鉴上海徐汇区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我们根据自己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加格达奇区建立了社区教育机制,教育体系到位,建立联席会议和工作会议制度,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载体、以学校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综合网络格局,形成了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校—居委会(村)学习点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教育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使社区教育达到全覆盖。创新了具有加格达奇区特点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线双轨”管理模式,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一线”是: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社区教育工作(顶层设计),共抓社区教育;“双轨”是:区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负责行政管理和人事安排;社区教育学院负责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和各社区学校业务管理)。区教育局从区内各中小学在职教师中选派8名骨干教师,分别担任红旗、卫东、东山、曙光、光明、长虹六个社区和加北、白桦两乡的社区学校专职副校长,具体负责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各街道书记任社区学校校长,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具体管理指导本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实行双轨管理,教育局统一管理人事,人事关系在原单位,待遇不变,社区教育学院负责各社区学校的业务管理。在区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社区学院、各街道共抓一条线——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专职副校长负责加强、完善社区教育制度建设,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组织各种培训、讲座等社区教育活动;对学员进行管理,组织管理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并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不同的是:徐汇区的“双翼”是区教育局设有学习办,负责行政条线的管理,具体管理社区学校。社区学院设社区教育部,发挥业务指导功能,社区教育学习办和社区学院没有实质的工作联系;加格达奇区的“双轨”是: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负责行政管理和人事安排;社区教育学院负责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和各社区学校业务管理,教育局对社区有指导、管理职能,与社区教育学院一起开展社区教育。
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工作起步于2012年,按照“先一步,高一层”的发展理念,以高起点规划、高层次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标准,围绕机制保障、师资队伍、资金投入、课程研发、学习培训、民生服务、品牌特色等方面,抓落实、提质量、求突破,在大兴安岭地区率先起步、率先发展社区教育工作。2012年4月,加格达奇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全区社区教育工作;各街道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具体负责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依托加格达奇区成人教育中心成立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具体开展和指导各社区学校社区教育活动。形成了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校—居委会(村)学习点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加格达奇区建立联席会议和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加格达奇区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加格达奇区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实施的意见》《加格达奇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意见》《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政策性和保障性文件7个,为社区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为规范社区教育工作,还相继出台了《加格达奇区社区学校工作制度》《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志愿者工作制度》等11项工作制度,规范了社区教育工作行为,使社区教育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通过这件事,我对她的印象好多了,且不管她说话算不算数,学习总是应该的。从那以后,我们都不再荒废时间了。我虽不相信她能真来,但倘若将来见面了,总不能让她看低了。
品牌创建。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队伍建设机制的大胆创新和不断完善,为社区教育品牌创建带来了可靠的保障和巨大的优势。以社区教育“双进”活动为切入点,加格达奇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突出社区教育对青少年尤其是单亲子女和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教育,创建了社区教育“放学来吧”特色品牌。随着“放学来吧”社区教育品牌的推进,“放学来吧”由单一为单亲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帮扶和教育,拓展为全区公益性社区教育活动,延伸到全区每个家庭,全区各中小学学生放学后或寒暑假,均可到6个人社区学校“放学来吧”参加活动,课程也由原来单一的课业辅导,扩展到德育教育类、社会实践类、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等20个别具特色的课程。每年5—10月,“放学来吧”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半准时向全区小学生开放。社区学校专职副校长和选派的志愿者教师四点半之前,安排好当天“放学来吧”课程,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参加“放学来吧”活动,解决了放学后孩子们无人看管、闲散游荡的社会问题,为家长解决了实际困难,初步形成了“四点半”模式。为解决“放学来吧”师资问题,区教育局在“1+2”队伍建设机制的保障下,在区内中小学200多名志愿者教师中择优选用授课教师,并登记造册,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局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和考核标准,对选派的志愿者教师,在评优和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倾斜。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兼职教师,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支由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组成的适应“放学来吧”社区教育活动的师资队伍,从而保障“放学来吧”社区教育品牌的有效树立。
随着“一线双轨”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1+2”队伍建设机制的不断完善,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在考察学习、探索实践、创新发展过程中,创新机制、研发课程、总结经验、创建品牌,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从机制创新、队伍建设、课程研发、品牌创建到开展学习型林区建设过程中,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都得益于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的完善。2012年至今,加格达奇社区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社区教育雏形发展到黑龙江省社区教育示范区,现在正大踏步地向全国社区教育先进行列迈进,在此机制的助力下,加格达奇社区教育创立了自己的社区教育活动品牌—“放学来吧”“一区一品”和“‘托起明天的太阳’家庭教育驿站”,社区教育品牌以它独特的魅力,绽放在龙江大地,相信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Governanc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a Learning Society
ZHAO Feng-kun, LIU Xiao-nan
(Education College in the Community of Jiagedaqi, Jiagedaqi 165000,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s to serve the public, closely connect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with the needs of residents, maximize the resource effect and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residen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ommunity. In order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aus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Jiagedaqi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working leading group with the district head as the group leader and heads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as members. The district education bureau set up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working leading group office to coordinate and lead the work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district,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joint meeting system, held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work leading group joint meeting regularly, studied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deployed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work. Each street set up a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ittee, specifically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ut community education work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arty committee leadership,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 charge, coopera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community independent activities, and broad participation of the masses”. With “high starting point planning, high-level design, high standard construction, and high level management” as the standard, focusing on the mechanism guarantee, the teachers team, capital invest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earning and train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ervice, brand features, etc, we stress the implement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eek breakthrough,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community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residents’ overall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one-line dual-track” community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1+2” team building mechanism has formed.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one-line dual-track”; team construction; “1+2” employment mechanism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9.04.048
收稿日期 :2018-12-24
作者简介 :赵凤坤(1964—),男,吉林白城人,院长,黑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从事社区教育研究;刘晓楠(1967—),男,山东威海人,中学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9)04-0151-03
(责任编辑 :蒋 琰)
标签:社区教育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一线双轨”论文; 队伍建设论文; “1+2”用人机制论文; 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