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综合素质教育断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断想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综合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一般说来,人们对素质概念有四个方面的理解:1.素质是人们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2.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为如何做人,表现为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等等。3.素质具有多样性,如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科学、文化的素质等。4.文化素质是基础。可见,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都有责任和义务,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但是,由于文化素质是联结其它素质教育的纽带,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所以学校担负着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人们一谈素质教育自然首先就想到学校。确实,文化素质教育与其它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合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共同提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复合型的综合,因而人的素质需要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业务知识、实践能力、社交水平、身体状况等方面的素质都非常重要。高水平的人就是综合素质高者,是在做事、做人等多方面能力比较健全的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向着协调全面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来临,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时代向教育提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迫切要求。

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是否是综合素质教育?

人类自有教育以来就追求“综合素质”提高,企求人成“完人”。但是,在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实际素质总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即人类社会的需要而发现有所不足。又根据社会现实需要而有所选择地片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不足和偏差,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自然法则,再在教育方向和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校正,使教育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总之,每个时代都在强调“综合素质”教育,而事实上,真正的“综合”和“全面”只是追求的目标和渐进的过程,完全的绝对的“综合”“全面”是不存在的。人类教育的发展,就是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是在不断向着“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的。我们今天进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这种探索的一个重要阶段。探讨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今天教育处在什么阶段,对于自觉进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素质教育是“人文”和“科学”交替发展过程

社会需要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教育如何反映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上看,可概括为不断完善,曲折发展,呈现出“人文”“科学”交替强调,竞相提高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人文”和“科学”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且从来没有完全“缺一”过。可是绝对的全面和平衡是不存在的。随着人类的进步,只能是不断地向着相对“综合”的方向发展,不断地趋于全面。“‘人文’‘科学’交替强调”是一个自然历史现象,是由社会需要的不平衡所决定的。

以我国为例,我国古代具有重人文社会科学,轻自然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先秦文化。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先秦文化的重点是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服务的,是以对社会的致治之术的探求为目的的,因而,社会科学比较发达,而自然科学则很不发达。秦汉以后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官僚政治和以儒家学说为正统的、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重政治伦理轻自然科学、重实用轻理论、重历史经验轻逻辑推理、重整体综合轻结构分析的文化传统,并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当西方发生两次产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被迅速抛在后面。落后、挨打,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中国才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一场通过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高潮。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中国落后的根本问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急迫任务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追求人民的政治解放问题。所以,思想解放、人文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旋律。以孙中山、鲁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弃医从文”、“弃技从政”是社会需要的召唤和时代潮流的体现。全国解放以后,我党曾经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全面发展人才。但是,由于后来“左”的错误影响教育,再次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分强调自然科学研究,尤其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不仅当教育的“后勤部长”,而且英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在培养教育方面急于求成,企图一下子补回过去的损失,造成一度出现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成了自然科学知识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弱的“瘸腿”人才。可见,我国现在的教育仍然是有缺陷的,突出表现是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自然科学,轻人文教育。我们正在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改变这种状况,弥补这些缺陷的努力。

西方同样存在着“人文”和“科学”交替强调的现象。西方与东方教育不同在于首先从强调科学起,公认的西方科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自然哲学家,它抛弃了造物主,假定宇宙是自然的。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波斯战争使文化中心由古希腊转移到雅典,经过残酷战争的人对自然界的探讨已兴趣索然,由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他们更关心社会和人的伦理道德,教育由此转向人文社会科学。其实这个阶段也有曲折,苏格拉底研究论辩证明方法;亚里士多德则热衷于研究逻辑和科学,开始把实验方法运用于科学细节的研究;柏拉图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思想脉络,看不到实验科学的重要性,非难实验科学是渎神,是下流的机械技术。从此希腊学者的兴趣已从自然转向伦理学。中世纪是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本身的“淡化”和否定,整个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基督教。由于自然通常被看作上帝的创造物,因而没有形成严格的科学。但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是一大贡献,其职能是培养教师,主要课程是哲学和神学。起源于意大利发生在1500年前后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集中表现是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人们的思想从古代的停泊处解开缆绳,在广阔的探索求知的海洋上启航前进”的出发点。(弗·卡约里:《物理学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页)到了近代才产生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由此引发了两次产业革命。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弊病的暴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掀起了高潮,马克思主义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研究成为主流。……

由此可见,在教育发展史上,存在着“人文”和“科学”交替强调的现象。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每个时代甚至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需要,实践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缺什么补什么是教育发展的自然法则。人类的素质教育就是这样“波浪式”前进的。人类在进步过程中,不断校正着教育重点和教育方向,不断完善着培养计划,使人文和科学向着综合协调的方向发展。

今天的人类已经大大进步了,自觉培养综合素质的意识和能力已大大加强。现在,我们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这种自觉性的表现。

三.当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外许多科学大师都是“人文+科学”型的。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成果,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合一,是内化到人言行举止中的德性。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灵魂,灵魂主导人的一生。人文素质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认识的原则是主客二分,内容是人认识外物。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则是主客合一,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简单地说,自然科学教人认识外物,人文知识教人认识自我。人既要认识外物,又要认识自身,所以,二者缺一不可。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自我是更困难也是更重要的。现在我们强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一是因为今天的大学生缺“文”现象严重,二是因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任务,不是权宜之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人类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必将越来越重要。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培养。学习人文知识是得“智”,获得人文精神是有“德”。所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旨在从人文知识教育入手,达到人文精神的塑造。落脚点是提高人文精神,实现途径是进行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之间存在从量变到质变、从知到行的飞跃关系。没有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可能有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提高人文精神,必须学习人文知识。

人文文化的积淀是提高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基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基础之上的。如何才能建立高品位的文化底蕴?必须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知识面很广,包括文史哲等各方面的知识。它是间接了解整个人类社会,指导人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文知识中的许多东西要我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所以有人说“迷则为凡,悟则为圣”。如何才能悟出真谛来?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当前强调学生要多学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因为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只有比较才能鉴别。一个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其爱国主义情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文知识是很多学生所缺乏的。尽快补上这一课,对于一生的成长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国各类学校普遍采取了措施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学习人文知识可以使人明理,转化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修炼过程,一旦转化为人文精神,必能启示科学、人生的方向。必能不断地内化为人文精神,落实为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提高,提高,再提高”。经过在学习中咀嚼、在实践中消化的反复过程,才能发生“感悟”,把所学的人文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和文化生命中。逐渐内化于我,实现知行合一。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过程。

人文知识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作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能净化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文知识可以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其精彩的东西能直接给人以启迪。

学习人文知识是产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二者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是,从“知”(即理论)到“行”(即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升华过程,树立高当的人文精神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总起来说,有“知”未必能“行”,不“知”则肯定不能“行”。树立高尚的人文精神,必须学习人文知识,但仅学人文知识是不够的,要求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按进步的要求去行动。传统美德、进步思想、共产主义精神要学习,更要实践。关键是知行合一。

标签:;  ;  ;  ;  ;  ;  ;  

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