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保险业生存发展的诚信之基论文

筑牢保险业生存发展的诚信之基

陈玉龙

【摘要】 保险是基于最大诚信的制度安排,诚信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保险业经营要突出社会责任,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加大对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制定明确惩戒措施,增加失信成本,筑牢保险业生存发展的诚信之基。

【关键词】 保险业 诚信建设 金融体系

新时代金融体制改革重心已经转向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三个层面。这就要求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更加注重内源式的高质量增长,而不仅仅是外延式的规模式增长。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机构,在从事金融业务的时候,不能脱离资本的约束,在规模发展、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能脱离对风险的关注。

保险业经营要突出社会责任

在我国金融监管政策指向稳中偏紧的态势下,面对新时代,保险行业应秉承“回归保险本源,服务国计民生”的理念,坚守合规经营底线,不断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努力践行“速度、价值、科技”发展之路,力争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由学生事先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并进行课堂展示,它打破了教师权威,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第一,保险机构的金融行为必须服务于脱虚向实的大主题,服务于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决战阶段的目标,服务于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这也是金融体制脱虚向实的一个长远立足点。

第二,保险机构必须要追求资本充实与风险平衡的内源高质发展之路。保险公司如果想跑得快,就必须要有风险管控能力,必须要有内源性的资本积累能力,如果不能兼顾资本和风险,就不能加油猛跑。

第三,保险机构要和中国经济一样,必须从注重速度转为注重质量,从高速转向高质。未来,金融机构拼规模、拼混业,拼渠道共享、拼交叉销售等可能就比较困难了。保险公司更多地要注重增长质量,尤其是内生性的可持续增长。

“2003年时,湖区的养殖面积一度达到36万亩。2010年国家加强养殖权制度建设以来,高宝邵伯湖按照省政府批准的养殖规划实行严格的限制措施,尽管如此,2016年初湖区仍有养殖面积30.5万亩,占湖泊总面积的21.2%。其中,养殖发证面积23.4万亩,持证养殖渔民2244户;无证养殖面积7.1万亩,无证养殖渔民约600户。”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副主任索维国介绍道。

扬州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安排有《民族服饰采风》课程,每年都安排大三学生到西南地区采风,其中广西就是主要的采风地点。为了实现各门课程的协调融合,针对学生的“学术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应答,笔者利用讲座或“微课程”等形式带领学生研读该书“服用门”部分,推进研究性学习在学生中的实践工作。

“破”——大力破除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破除依靠中短存续期产品发家壮大模式,从战略、产品、渠道等方面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价值转型。

古语有云:言不信者行不果。莎士比亚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目前保险行业较银行业在核心竞争力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尚未能在金融市场中发出“令人印象深刻、特色鲜明”的最强音,这也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市场、客户日益增长和清晰的需求之间矛盾的典型体现。

围绕近期市场的热门话题,诸如P2P平台“爆雷潮”蔓延、明星“阴阳合同”偷税漏税、高铁“霸座”列入失信禁乘名单等,社会舆论热议诚信缺失的道德无力感。在保险行业,同样存在着保险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的道德缺失感。

汕头海岸电台发信台现位于汕头保税区,主要设备有3台1Kw中/高频发射机,承担海岸电台中/高频电报和电话的发射任务,用电功率较大。汕头保税区远离中心城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保税区内市电供应不稳,停电时有发生,并且电压波动较大。发型台目前主要由市电供电,同时辅以一台30kW柴油发电机组以及低压配电柜1台,当应急发电机检测市电断电时,立即启动发电,通过稳压器进行送电。由于汕头由于应急发电机属于内燃机发电,一旦市电断电而发电机突发故障无法及时启动,会导致发信机无法工作,使整个汕头搜救区的DSC报警系统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推动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在“破”“立”“耕”上下功夫。

第四,服务实体经济和守住风险底线成为重心。创新可能会带来风险,而如果创新带来的风险比较多,甚至直接挑战系统性风险底线,这种创新就会难以接受。所以创新还会存在,但创新和风险必须得到有效的平衡。

“立”——大力培育新动能,前线由趸交推动转向价值期缴拉动;由理财型为主转向以养老、健康产品为主;中台强化科技创新,保险科技是保险公司价值成长的巨大驱动力,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将称为公司估值的关键影响因素;后台重视风控审计体系无障碍运转,确保守住合规经营底线。

“耕”——大力深耕所处区域,不贪大求快,不急于铺开全国市场,服务一定目标群体,用心研发产品,提升精算能力、服务能力,不仅仅关注保费,更关注保险发挥的作用,关注客户体验。

行业诚信乱象源于失信成本过低

随着“生态文明”被写入政府报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提出,地下水环境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一步应继续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随着《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保险营销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定和办法的实施与完善,保险业信用建设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保险经营行为不断规范,较以往而言,行业形象和社会信誉已明显好转。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期待相比,保险业信用现状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保险公司销售误导、惜赔拖赔、弄虚作假、勾结舞弊、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虚构业务套取费用等失信行为,给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五,强调系统性风险底线思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这些表述是非常严厉的。风险防范形成了没有死角的全覆盖。守住系统性风险这个底线是国家整体的战略思维,在微观层面,保险公司在自身的生存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时刻关注风险、防范风险、处置好风险。

导致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失信的成本过低。以“罚款之城”著称的新加坡为例,罚款条文数量之多,管辖之广,处罚之严,在世界上也相当罕见。正是这些世界闻名的严刑峻法,让新加坡从一个简朴、落后的弹丸之地成为一个整洁、有序的文明城市,并通过运用儒家伦理治国,先以法治人,后用礼乐教化,使得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众的诚信意识也不断提升。与之相对比,我国目前在诚信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明确。

踏入上海印刷集团,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堂两侧墙壁上的展品,左侧展示着被称为世界第一本书的唐代木刻复印本《金刚经》,而右侧则是各种版本的《辞海》,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而办公室的布置亦是浓浓的古墨香气,不禁让人感慨能在此工作也是种精神享受,或许这与上海印刷集团悠久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上海印刷集团拥有中华、商务、美术等十余家印刷企业,经历整合重组,建立了“中华”“商务新华”“尚映文化”等核心品牌。这些品牌在上海印刷集团的统一管理下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也使集团成为上海地区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综合印刷业务供应商和文化产业服务商。

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

保险是基于最大诚信的制度安排,诚信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为促进我国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阶段研究如何解决人民对保险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保险诚信为本的行业形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才是关键。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讲到,“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保险业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这是推动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减少或规避保险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促进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保险从业者,从自身出发,保险公司应当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加大对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典型案件、重大案件予以曝光,对违规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实行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惩戒措施,增加失信成本。建立机构“黑名单”制度,在产品准入、费用政策、销售政策、行政审批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建立人员失信行为“黑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将从业人员诚信记录与考核、定薪和职务晋升挂钩,完善企业内部诚信约束机制。推动行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自觉行为,将诚信贯穿于保险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培育诚信理念和诚信道德观贡献力量。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线。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和信用的特殊行业,具有专业性、负债性和长期性,因而比其他行业更看重诚信,更强调契约精神。没有诚信,保险业就会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诚信并非一日之功,如同一场马拉松,贵在坚定的信念与坚持的决心。随着社会和行业诚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保险业终将形成一个让守信者得实惠,失信者砸饭碗的信用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中图分类号】 F842.6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单位: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责编/谷漩 美编/宋扬

标签:;  ;  ;  ;  

筑牢保险业生存发展的诚信之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