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论文_刘湘荣

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论文_刘湘荣

刘湘荣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 264200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听了吴亚萍教授“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我内心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吴教授用鲜活的课堂教学实例给我们分析了三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现状反思、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和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每个层面都给我共同的指向——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艺术在学生,教学艺术在教者心中,不可复制。

一、课前做好课堂生成的教学预设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预设,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可见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学预设。做好课前预设,朴素的观念也就是教师要备课、备学生。基于学生学情的前提下进行教材挖掘,进行课前准备,必然能恰当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学生的预设状态。

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中为了促进课堂的生成,在备实验的过程时做了几种预设:

1.实验要求玻璃板应与桌面垂直。我还预设了如果玻璃板不垂直那么又会有什么现象和结论出现。

2.玻璃板应用薄的玻璃板,如果用厚的玻璃板会有什么现象。

3.实验的环境应比较暗,如果环境比较明亮又会有什么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的课前预设,反映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种种问题的提出,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的经验反馈,问题的提出实际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的学生的正常问题,如果我们所教的学生不具备这样的发散思维,教师的课前预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见,课前进行教学预设,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艺术来源于对学生的培养。

二、关注课堂教学中预设外的生成性教学

好的预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关注所有学生,关注整个学习过程的前提下,关注部分学生的思维碰撞,他们的生成性智慧将成为新的教学资源,或者成为教学环节新的节点。

如我在上“摩擦起电”一节课时,在讲完电荷后开始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的是分组实验,用毛皮摩擦的两个橡胶棒互相接触或用丝绸摩擦的两个玻璃棒互相接触,发现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小组交流的时候绝大多数小组都能得到互相排斥的结论,但是有一组发言却得到互相吸引的结论。不但我很诧异,其他同学也很惊奇都说这个小组做错了。错误的根源在哪?我耐心地让他们重复实验的过程,一个孩子一手举起毛皮,一手举起橡胶棒反复摩擦起来,另一同学一手拿丝绸一手拿橡胶棒摩擦起来。同学们马上指出这个孩子拿错东西了,应该用毛皮而不是丝绸。我相机而动把它当成切入点提出:同学们都知道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那么丝绸摩擦的橡胶棒带何种电荷?同学们面面相觑,“带正电荷”做错实验的这个同学大声说道。我马上跟上:“你能说说原因吗?”他娓娓道来:“刚才我们组做的实验: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的橡胶棒互相吸引,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丝绸摩擦的橡胶棒带正电荷。”话音刚落,同学们鼓起掌来,掌声里有学生对自我发现问题的鼓励,也有课堂上意外收获的惊喜。同时我向学生指出,课堂上要大胆分享自己的认知,正确的要分享,错误的要质疑,没有错误,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即使是错误的,也将是我们纠错的资源,更有可能带给我们新的教学探索。

一节课如果完全按部就班地去上完,那是一堂没有生命力的课,也是一堂师生都疲惫的课。关注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并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偶然所得,进而剖析思维过程,是对学生认知的尊重,也是对课堂创造力的培养。教学的艺术来源于对课堂的尊重。

三、课后个性化学习

物理课堂的教学现象来源于生活,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激励他们课后不断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而到课堂上分享探究。甚至有的学生能做到自我发现、自主探究论证,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的统一。

每学期的研究性学习,物理教师不拘泥于“一刀切”的作业,而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主题进行探究。从探究假设、探究过程、探究报告等入手,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反复论证,达成探究的结果。最终研究性作业展示中,有了学生制作的精致的望远镜、万花筒、平面镜成像教具等等。

在课后的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分工协作,研究方式和途径风格各异,有的去实地考察,有的上网看报,有的问亲访友,有的上图书馆等等,我只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适时地提供帮助和指导,并组织学生定期交流研究情况。

至于最终的研究结论以什么方式来呈现,教师没有硬性规定,他们有的撰写小论文,有的写出研究日记,有的绘制统计图表,有的制订了研究报告。学生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中有很多孩子的物理科技小论文获奖。有孩子发明制造出水火箭,还有的孩子把物理实验仪器进行了创新和改造便于物理课堂上使用,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更有趣更有艺术感。教学的艺术来源于教者心中对学生的大爱,放手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便是大爱。

总之,物理课堂中的教学艺术,是无艺术,也是大艺术,那就是大道至简——尊重知识、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力赋予学生。

论文作者:刘湘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论文_刘湘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