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S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_sns论文

基于SNS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平台论文,SN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37(2011)06-0007-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1]网络时代,人与人的交际关系打破了现实约束,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跨身份交往。更注重于用户交互作用的Web2.0时代,SNS社交网站的兴起使人们的网络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由虚拟世界向现实生活迅速渗透,网络文化不再是虚拟的,而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先行者和主力军,SNS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深入了解SNS的传播特性和由此带来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交网络生活状况

(一)SNS的界定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指为了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严格地讲,我们平常所说的SNS应该称之为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近年来,SNS正逐渐成为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主要力量,使互联网从研究部门、学校、政府、商业应用平台扩展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成为人类社会交流的有效工具,实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互动、人际关系的网络化和扁平化”[2]。本文所研究的“SNS”是以“人人网”为代表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目标用户的实名制社交网络。

(二)SNS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网站在北美地区的风靡,我国本土SNS网站也纷纷涌现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2010年3月,我国SNS网站前四强分别是人人网(41.4%),开心网(25.4%),51.COM(15.3%)和豆瓣网(13.9%)[3]。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35亿,活跃用户达到1.5亿,年增长率33.7%[4];CR-Net Ratings流量监测系统显示网民在SNS社交网络访问次数和停留时间在所有类型网站中排名第二,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广大网民休闲娱乐、获取资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社交网站用户群体中,高中以上学历占68.8%,20—29岁占37.4%,学生比例占37.5%,在校大学生是社交网站的主力用户。

(三)大学生SNS网络生活现状

为了客观的描述大学生SNS网络生活现状,笔者以“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某高校四个年级8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研究。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填写,主要围绕大学生对SNS的使用情况、行为习惯、应用偏好、受影响程度等设计问题共发放800份,回收75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1份,有效率91%。参与调查中男生261名,占34.4%,女生497名,占65.6%。此外,我们还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做了谈话访问,充实了本次调查研究。经过分析,高校学生SNS社交网络生活呈现如下特点:

1.高依赖产生高影响。SNS尤其是以“人人网”为代表的以学生为主体用户的社交网站深受大学生欢迎,96.1%的受访大学生注册并访问过SNS社交网站,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使用SNS网站,积极参与话题探讨、日志撰写和内容分享,日均浏览时间长,访问深度高(网站访问深度:用户在一次浏览网站的过程中所浏览的该网站的页数,深度越大,用户体验度越好,网站的粘性也越高;2010年SNS用户平均访问深度为17.71)。高度依赖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深受SNS影响,96%的受访学生表示“SNS对现实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表1 大学生对SNS网络访问统计数据表(人均每日)

访问次数 浏览时间 发表帖数 分享资源 浏览贴数

1.8次1.1小时0.6个 3.7个 8.4个

2.真实身份产生真实言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4.6%)的学生以真实的姓名和身份进行SNS社交网站注册,并在网络生活中展示真实的思想和言论,喜欢对发生在现实身边的事情发表意见,这种“去虚拟化”也正是大学生热衷于社交网络生活的重要原因。

3.关注重点倾向于信息共享。调查显示,SNS丰富的内容中,学生最热衷的是“共享”功能(99%),然后是“发布状态”(85%)、“留言评论”(80%)和“写日志”(77%);学生对SNS所提供的Web Game游戏的关注度只有43%,相对较低。在“希望通过分享获取的信息(多选)”调查中,98.4%的学生选择“学习或生活经验”,86.5%的学生选择“新闻时事”。

图1 学生对SNS网络内容喜好度(多选)

二、SNS的影响

(一)SNS的积极作用

1.及时反映大学生舆情动态和思想状况。调查中大学生SNS网络生活的真实性和经常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正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SNS网络的RSS订阅机制,通过订阅与好友的链接在第一时间将好友的内容更新以及别人的回应显示在RSS阅读器上,建立起师生之间高效的信息交流反馈模式,第一时间对错误信息给予引导和纠正,对正确信息给予肯定和共享,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强化了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早期网络的匿名性增加了网络的不真实性,降低了用户间的信任感。SNS所倡导的实名注册使网络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扩展,社会属性的延伸要求学生注重自我约束,减少不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身份隐匿而恶意散播虚假信息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大学生了解即使是在虚拟空间也要遵守秩序,对自己的行为言论负责,培养诚信的网络道德观;长此以往,大学生会逐渐养成理性参与网络互动、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注重道德自我约束的习惯,由此逐渐扩散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

3.增加了交往对象和内容的选择性和可控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更喜欢接近与自己思想、性格、行为有共性的人。与其他网站相比,SNS用户的同质性更高,这种共性多来自于年龄和经历的相似性,“同一学校”、“同一地区”、“同一专业”或者“同一朋友”而产生的“共同语言”、“共同关注”,但又不局限于“同一层次”、“同一身份”和“同一观点”。由此,SNS为大学生提供了既有共同语言,又有身份差异的社交群体,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社交对象,吸收有用信息,满足不同的需求。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SNS超时空性的特点给大学生交往对象和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空间。

4.提高了对网络资源和信息的选择性和利用率。信息时代,大量教育资源已经实现数字化,调查中最受欢迎的“分享”功能和RSS订阅机制帮助教育信息在数量和价值上实现了几何级数增长,进一步实现了方便、快捷、海量的信息共享,节省了寻找资源的时间,很多信息甚至不必寻找就已经跃入眼帘。SNS好友之间相近的教育背景和兴趣爱好使得分享的信息经过“共性”的初步筛选,减少网络垃圾而更受欢迎。同时,大学生由对信息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和传播,理解和接受角度多元化,可以在丰富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和分析,选择有益的信息对行为进行指导。

5.畅通师生间沟通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SNS拥有的即时性、交互性特点和学生的高关注度,不但为辅导员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发布的平台,更畅通了师生间双向的沟通渠道,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

通过SNS,辅导员让学生了解、接受真实的自己,增加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提高教育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接受度。通过SNS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单向灌输,鼓励双向互动,师生双方能够不断换位思考、相互反馈,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传播心理和行为,使大学生乐于主动接受教育信息,自觉地认同和内化教育内容。同时,SNS用户的相似性为开展朋辈教育提供了平台,同学、朋友间较强的认同感可以有效减少对教育信息的抵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SNS的消极影响

1.过度沉溺于网络社交而产生现实社交障碍。SNS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将虚拟的互联网和真实人际关系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现实中,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及时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模式而过度沉溺网络社交,期待在虚拟中建立成功的关系网络以弥补现实的不足。然而,部分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和同学、朋友自由交谈和亲密互动,却不能改变现实中与人交往的障碍,甚至会更多占用现实交往的时间,长此以往,会降低现实社交能力,恶化现实人际关系,甚至产生社交障碍。

图2 SNS社区网络辅导员和学生信息传播路径

2.真实身份背后的虚假信息导致信息过滤难度增加。SNS用户的身份真实性是其受到大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由此带来的用户言论责任的增强也使大学生更乐于去相信其传播信息的真实性。然而,身份的真实并不代表信息的准确,有的用户由于受到情绪影响过分夸大,有的用户因为所处位置的局限无法给予客观的判断,有的本身并不了解却为了吸引关注而哗众取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使大学生在缺乏防备时受到虚假信息影响,产生错误判断。

3.去中心化对大学生价值判断造成困难。SNS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虚拟生活环境,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的接触到跨空间、跨文化甚至跨现实的人际网络。SNS去中心化的特点让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中心而享有平等的展现自己的机会,然而,有的用户为了受到关注而过分追求个性化的言论,有的用户将SNS作为发泄极端情绪的平台,甚至部分用户本身就是蓄意制造反动言论的工具。在如此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多元的文化碰撞和不同价值观的直接冲突,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冲击。

4.传播模式使舆论导向控制难度增加。SNS的病毒式传播特征,极大地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相比于博客和微博,SNS能更快的分享个体的微内容并且形式更加丰富。某个大学生所关注的事在高校或有关部门还未得知情况或正在调查时,此信息就会迅速传播扩散,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然而,多维、复杂的传递过程容易产生大量噪音,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SNS使传统的信息源复杂化,每一个接受信息的大学生又是发布信息的源头,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者就是教育者、信息源较为集中的状况,增加了信息过滤和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

三、依托SNS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打造高效的辅导员博客

辅导员博客的内容和受众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互动指数。目前辅导员博客大都架设在大型门户网站的博客社区,学生浏览不便,使许多辅导员博客学生读者寥寥。近来微博虽然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是由于字数等条件的限制,信息量少,手段也不丰富,将辅导员博客开设在受学生欢迎的SNS网站上,首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辅导员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工作体会真实地反映在学生面前,同时主动走入学生SNS进行情感互动,加深相互了解,减少开展工作的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二,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日常SNS网络生活中随时、方便地访问辅导员博客,极大地增加辅导员博客的受访次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第三,SNS网站特有的RSS机制和“分享”、“推荐”等功能,能够第一时间在学生的主页面显示辅导员博客的内容、对自己或他人问题的回复,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辅导员博客的内容,提高互动性,增强时效性,充分发挥辅导员博客的作用。

(二)建立舆情预警和引导机制

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对社交网络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SNS的特点使任何一个学生发布的信息都会迅速扩散到他所有的朋友及网络的每个节点,而每个节点感应到后又会相互影响,达到“滚雪球”的传播效应。这使得SNS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舆情动态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

首先,建立舆情预警机制。SNS的真实性和信息传播快捷性使得无论是学生个体的思想波动还是群体思维和舆论导向都可以预见,辅导员应积极利用这一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及时处理,消除危害高校安全稳定的隐患。此外,SNS网站的“投票”功能可以方便的征集学生的意见,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决策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反馈。

第二,建立舆论引导机制。辅导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将对学生学习、工作成长有帮助的内容通过SNS积极分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并从中受惠。重点加强网络活跃群体的引导,培养政治过硬又深受同学信赖的学生担任网络“意见领袖”,用学生教育学生,用学生引导学生,逐级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氛围。

第三,建立信息发布机制。辅导员通过实名注册,打破思政工作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对学生关注较高的内容及时进行解释,发布各类信息,进行奖惩公示,建立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解铃还须系铃人,基于SNS建立的舆情预警和引导机制,可以“润物无声”地有效缓解SNS所带来的舆论控制难度。

(三)搭建学生、企业和社会交流平台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1967年创立了“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数不会超过六个”,这也是SNS创办的理论根据。拓展人脉关系是SNS主要功能之一,学生可以跨过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轻松地通过同学的好友结识不同学校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朋友,在巩固原有朋友的同时,有选择地拓展人际圈。同时,SNS网站用户的真实身份使其发布的信息更具有可信度,学生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的进行吸收。最后,网络生活的连续性使很多学生用户在毕业后仍然继续使用SNS,这就让在校学生可以通过SNS网络从高年级学长身上汲取有益的学习、生活经验,从已毕业的学长那里了解到社会工作的内容、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加强自身修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这一平台,促进学生间、学生和毕业生间、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交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

(四)促进网络组织和现实组织的联动建设

SNS特有的群组和公共主页功能,为有着共同背景或兴趣爱好的用户提供了直观便捷的交流平台,形成了很多网络“亚文化”群体。我们应积极拓展网络阵地,将学生现实中的交往互动关系发展到网上,引导扶持一批健康向上的SNS学生网络组织,通过网络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政治理论、形势政策、党团主题活动和对学生有益的信息等提供宣传载体,使之宣传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同时,我们应积极为网上群组的虚拟关系提供现实的交流平台,将网上互动延伸为网下交流,有效解决网络生活带来的现实社交问题。同样的,群组空间将学生的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小团体内部共同性的群体需求,而且有利于增加个人对自我群体身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SNS网络上建立现实学生组织(如班级、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等)的虚拟空间,能够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归属和认同感,有效的促进组织文化的建设。将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同网下的现实组织活动相结合,在丰富教育形式的同时,达到由虚拟变现实,以虚拟促现实的效果,实现组织建设和网络建设的同步。

SNS所带来的网络社交文化的风靡,给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加强SNS网络社区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了解掌握SNS平台的特性,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标签:;  ;  ;  ;  ;  ;  ;  ;  ;  ;  

基于SNS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_sns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