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劳动就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因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就成为重要的 经济问题。就业者不仅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财富,而且还要创造未就业人口、社 会及公共需要的财富,又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就业的劳动适龄人口在总人 口中占大多数(中国目前占60%以上),也成为重要的人口问题。劳动就业涉 及多方面内容,并有历史的背景。本文对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劳动就业问题作 一论述。

从总体看,传统就业体制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让农村劳动力在农业资源主要是土地上自我就 业。所谓“农转非”,其实是“农转工”、“乡转城”指标有限,参军、考大学 也只是极少数人。

其次,城镇职工就业靠实际工资的收缩,就业量取决于工资成本。工资等于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这是市场经济的工资决定原则。可是,在传统体制下,由于 以劳动力供给为出发点,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基础总额增长既定的条件下,劳动 供给量的多少及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既定的工资总额吸 收的劳动力多,实际工资就上升。虽然货币工资不能下降,只能上升,但劳动力 供给大,实际工资下降才能吸收劳动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 的资料,从1957—1978年的20年里,全部职工的货币工资下降2个百 分点,然而实际工资下降17.6个百分点。同期,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水平仍然 有提高。这种不正常现象并不难理解,这种提高主要是靠扩大家庭就业人数来实 现的。

第三,片面追求高速度,单纯追求产出(总产量、总产值)最大化目标,加 大资源消耗,提高产品成本,以实现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致使多年来城乡经济 单位中滞存着大量的冗员劳动力。现在,农村约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城镇公有 制企业、事业单位有几千万富余劳动力。这是传统经济体制与就业体制留下的难 题。

第四,经济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产权效应不力,不承担指令性计划和统 包统配就业所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在传统经济体制中,经济主体(企业)没有主 动性,产品价格由国家规定,而国家定价不过是企业与国家多次讨价还价的结果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产品多样化,国家很难对千万种产品加以管理,价格形成 实际上是分散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就业规模、成本、产量的变动制约着价格 ,可是,国家控制着价格,价格不变或变动的承受能力都不可能由企业内部自身 消化。因此,企业就业规模、成本、产量进而价格水平都与国家拨款投资、财政 补贴捆在一起,企业不承担风险,乞求财政补贴成为企业对传统体制控制的还手 武器。那些接收就业人员多、成本高、规模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的企业,很难 出现停产、破产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很难通过产权商品化实现资产价值化的转 移,达到资源优化配置。而那些成本低、规模经济效益好、盈利高的企业,大部 分利润被国家财政拿走。总之,实际工资的收缩性,追求高成本、高产出和经济 主体无风险的约束,是传统经济体制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 强化,形成了铁饭碗的就业体制。

传统就业体制的根本弊病在于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供求双方都没有选择的 自主和自由,形成了宠大的潜在失业人口,加重了传统经济体制和就业体制向市 场体制转换的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80年代的奋斗,特别是“八五”期间的努力,中国的 劳动就业在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1、改革就业方针,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1980年制订了新的就业方针 ,即实行在国家统筹统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 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简称“三结合”就业方针)。这一改革适应了国家发 展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改变了 单纯依靠国家安排就业的状况。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消极待业向 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寻找机会就业的方向转变。现在只有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 员转业军人等由国家统一分配。1994年城镇就业人员到国有单位的占41% ,其余大部分(59%)到集体单位、其他单位就业和从事个体劳动就业。

2、调整了经济结构,改善了就业结构。首先是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 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 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各种所有 制经济可以平等地参与吸收劳动力。1994年城镇就业人员中国有经济单位占 66.69%,集体经济单位占19.53%,其他经济单位占13.78%。 其次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了消费品工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了更多的劳 动力就业。1994年同1980年相比,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已由68.7% 下降到54.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由18.3%上升到22.7%,第三产 业从业人员由13.0%上升到23.0%。第三是城乡就业结构改善,198 0年全国城乡从业人员中,城镇占24.85%;乡村占75.15%。199 4年全国从业人员,城镇占27.36%;乡村占72.64%。

3、逐步实行了“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加强了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 。实践证明,对大批失业或待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制度,有利于缓 和就业矛盾,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再就业能力,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合 格的劳动力,并为实现就业创造条件。据统计,全国技工学校1984年有34 65所,培训规模达130万人,1994年已达到4430所,培训规模近2 50万人。教育部门办的职业中学1980—1994年累积培养867.8万 人。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职业学校和培术中心的培训能力更大。此外,群众团 体、民主党派和私人办学也有相当规模。

4、创办和发展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开放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据统计,1994年全国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合计有24560所,劳动部门所 属有的19657所,非劳动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产业部门)所属的 有4903所。劳动部门所属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8095所。目前,全国许多 大中城市和一些地区相继开放了人才市场,为劳动力和人才供求双方相互选择提 供服务,开展交流活动,引导劳动力、人才合理流动。

十多年来的就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突破,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增加 就业渠道之后,“统包统配”劳动力的范围仍占相当大的部分;在缓解就业压力 的同时,加剧了资源消耗,粗放经营没有缩小,劳动效率提高不够快;与劳动就 业体制改革相应的配套改革还跟不上;由于过去人口增长高峰的影响,再加上城 乡潜在失业逐渐显性化,当前劳动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首先,未来15年劳动力供给急剧增长,其首要来源是新生劳动力的自然增 长,可称为“新生型”劳动力供给。以15年为人口出生——劳动力成长周期, 1980—1995年间出生的人口,将成为1995—2021年的新生劳动 力。按总人口出生率计算(暂不计年龄别死亡率),新成长的劳动力1995年 有1797.42万人(1980年总人口98705万×出生率1.821% ,以下按顺序求得)。“九五”有10618.58万,平均2123.72万 人。2001—2010年共有23109.17万,年均2310.92万人 。[①a]

其次,“转移型”劳动力供给压力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改革的 直接效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显性化。从农业中剩余出来的 劳动力约为1.3亿左右,他们需要转移到其他岗位就业。乡镇企业1978— 1983年吸纳人数年均增加82万人,1984—1988年吸纳人数年均增 加1260万人。此后年均不到260万人。除了中西部地区以外,乡镇企业再 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的容量不太大。农业现代化、社会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农村人口增长仍然很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性就业压力将成为世纪之交的重 要课题。

第三,“集约型”劳动力过剩对社会和家庭的震动大。城镇包括所有国有企 业和集体企业在内的公有制企业改革的主线是对现有资本和劳动力进行重组,必 然要求将富余劳动力分离出来,变隐蔽失业为公开失业。目前我国公有制职工有 1.5亿多人,有的学者提出,如果取0.1为职工裁减系数,在扣除提前退体 人数后,未来15年要为因企业改革失去工作的大约1200万人安排再就业, 平均每年要安排80万人。如果再扩大裁减系数,企业改革后的再就业压力很大。

第四,人口、劳动力分布不平衡引起的“结构型”劳动力供给问题。人力资 源分布在历史上就已形成了东密西疏的格局,15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之再度 强化。1994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全国为22.7%,低于这个水平的 有内蒙古(22%)、安徽(17.5%)、江西(18.2%)、河南(18 .8%)、湖北(21.5%)、湖南(16%)、广西(11.5%)、海南 (11.9%)、四川(15.8%)、贵州(17.9%)、云南(9.8% )、西藏(4.3%)、陕西(18.8%)、甘肃(17.7%)、青海(1 7.9%)、宁夏(19.2%)、新疆(18.8%)共17个省、自治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全国为23%,低于这一水平的有河北(20.9%)、 安徽(20.9%)、山东(19.9%)、河南(19%)、湖南(21.2 %)、广西(20.5%)、四川(19.6%)、贵州(15.3%)、云南 (13.7%)、西藏(17.6%)、陕西(20.5%)、青海(22.1 %)、宁夏(20.9%)共13个省、自治区。[①b]

可见,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低的主要是西南、西北地区。改革开放以 来,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加速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尤其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劳动力 不断向东部城镇移动。1993年城镇单位使用农村从业人员占全部职工比重高 的有北京(14.5%)、河北(14.9%)、山西(10.5%)、江苏( 12.6%)、浙江(18.2%)、福建(11.6%)、山东(14.1% )、广东(15%),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②b]这种流动会通过收入转移 使流出地区收入提高并加速资本形成,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流入地尤其是 东南部地区会出现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劳动力需求取决于积累及其投资,积累取决于国民收入增长。同时,劳动者 失业与通货膨胀有着很强的反相关关系。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国积累率一直 很高,国民收入增长快但也有周期性,现在已不能再维持更高积累。当前物价上 涨与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增长,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就业并不利。所以,劳动力 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将保持相当长的时期。但这并不是说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 基本平衡是做不到的。

在1980—1985年的6年间,就业人员增长率年均为3.31%,国 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9.43%,积累率平均为30.8%,消费价格总指数平 均为104.33%,即每年上涨4.33%。这样,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每提高 1%,就业人数可增长0.35%(3.31÷9.43=0.35)。这时期 积累率保持在新中国历史上最好年份,消费物价上涨很慢。然而,1986—1 994年间,就业人员增长率年均为2.35%,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9.5 3%,积累率平均为34.48%,消费物价平均指数为111.3%,即每年 平均上涨11.37%。可见,80年代中期以来,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平均还略 高于80年代前期,积累率大大高于前期,物价涨幅很大,可是就业增长率却大 大低于前期,国民收入每增长1%,只有0.25%的就业增长率。也就是说,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

“九五”及以后二十年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根据有关专家预 测,整个90年代要净增劳动力9000万人,90年代头5年已经过去,就业 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所加剧。2001—2010年要净增劳动力3000 万人,2011—2020年还会继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8.5亿人, 以后才会减少。对未来15年到25年劳动力增长和就业形势,决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精神,结合1 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联系当前劳动就业实际,我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 尽快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就业体制;二是狠抓劳动就业难点转化工 作。

首先就劳动就业难点来看,80年代后期,我国局部地区劳动就业问题就开 始由难点进而发展为矛盾激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什么是就业难点?现有 观点认为,是指城镇失业率超过临界点(3.5%),失业人员长期积压以及他 们家庭人均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的地区或部门。其实,还有一些就业难的群体 ,如青年失业群、妇女失业群、流动人口中的失业群、大批下岗待业人员等。我 们以城镇失业率超过3.5%的地区或部门作为主要标志来看,1993年全国 有10个省、自治区,95个城市失业率超过3.5%临界点,有的城市失业率 超过7%甚至10%。

做好就业难点工作,全国各级劳动部门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当前需要强调的 是,要认清“九五”和下个世纪前10年劳动就业的新变化是什么,怎样更好地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劳动就业相结合,怎样建立和完善国家指导下的市场就 业体制,从而在解决就业难点的同时全面推动和促进整个就业工作制度化。

未来10多年里,劳动就业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是从强调服务于稳定, 转向正确处理稳定、改革、发展的关系;二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向集约型的转变;三是从主要解决劳动力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突出矛盾,转向解决 总量和结构性不平衡双重矛盾,特别是要转向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 四是从行政、计划调节为主,转到以市场调节为主,建立和完善国家指导下的市 场就业体制。当前面对促进就业难点转化和整个劳动就业有现实意义的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保护和发展城乡中小私人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仍然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作为前提,当然也可以互为前提。 我国目前仅强调劳动力走向市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外国资本吸收劳动力的 作用可继续发挥,但农民和城镇居民手中的货币,却大量用于非生产性消费,转 为大量银行储蓄的货币(1994年城乡储蓄存款金额为21518.8亿元) 没有发挥积极的投资作用。可是,农业资本积累、城镇吸收就业人员的资本严重 不足。没有一个保护和发展城乡私人资本的长期性政策预期环境,农民怕当地主 、农业资本家,市民怕当工商资本家,谁也不愿意投资开店、办工厂。为了创造 条件转化就业难点,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今后可通过法律保护和实现货币到资本 的转化,消除城乡中小私人资本发展障碍,通过扩大私人资本,增加就业门路, 并把这种发展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更多地、有选择地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缓解就业难点突出的矛盾 ,繁荣市场经济。实施的最基本方面仍然是加快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成长。加 快轻纺工业虽然强调多年,但实际上仍有很大发展潜力。从重、轻工业职工人数 增长对比情况看,重工业职工人数从1990年3726万人增加到1994年 的3947万人,是逐年增加的。而轻工业职工人数从1990年的2652万 人到1994的2633万人,反而减少19万人。1994年轻工业职工人数 比重工业少1314万人,1990年只少74万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 994年达到23%,其中:商业饮食业为5.7%(韩国为25.1%,新加 坡为22.9%);运输仓储及通信业2.8%(印度为11.7%,新加坡为 10.5%);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为0.6%(加拿大为11.8%,印度为 5.2%);社会服务及个人服务业包括文卫科技和社会福利,我国职工人数占 3.9%(印度为39.7%,泰国为10.4%)。[①c]可见,为生产和 生活消费服务的第三产业均可加快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当然,这并不 说明农业就无开发潜力,譬如经济作物的种植就需要很多劳动力,同时又能支持 大量人口的生活,还可以大批出口换汇。

(三)建立一大批农民城镇。进入90年代以来,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 纷涌入大中城市,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这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责任制 、乡镇企业之后又一大创举。它对于改变农村长期落后、就业不充分面貌并从根 本上解放农民有深远意义。然而城市容纳有限,基础设施准备不够,交通运输紧 张,社会治安容易出问题,所以必须纳入有序流动,但又不能堵截,必须想办法 ,建立一大批农民城镇。在城乡结合点、城郊、交通枢纽地区以及有条件的地方 ,由农民集资为主,城市有资产者投资,政府指导帮助,建立起各种特色的农民 城,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可以缓解临近城镇的就业难点问题。

(四)发展劳务输出和就业外贸。我国过剩劳动力主要依靠国内就业,人们 往往忽视对外劳务输出和发展以就业为目标的出口贸易。改革开放以前,这些方 面几乎是空白,最近16年发展较快。对外承包工程的合同数已由1979年的 6份,增长到1994年的1702份;合同金额由1979年的0.02亿美 元,增长到1994年的60.28亿美元。同期对外劳务合作的合同数由1份 增长到15789份,合同金额由0.18亿美元增长到19.60亿美元,完 成营业额10.95亿美元,这方面潜力和容量还很大。外贸就业战略有很大作 用,因为选择以制造品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要比实行以资源品、初级品出口为 主的进口替代战略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外商其他投资 近几年有所下降,总金额1984年为1.61亿美元,1985年为2.98 亿美元,1988年为5.45亿美元,1994年已下降为1.79亿美元。 当然,制造品出口结构要向提供就业机会多的小工业品、传统农产品加工及服务 成果等方面倾斜。此外,在进口替代过程中也要减少过份节约劳动力而实际使用 效率很低的制造品进口。

(五)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进程。缓解就业难点,解决就业问题, 从根本看,还应尽快地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就业体制。1993年 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第13条 提出,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改革劳动制度,逐步 形成劳动力市场。我国劳动力充裕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就业的压力 ,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广开就业门 路,更多地吸纳城镇劳动力就业。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 移及地区间有序流动。发展多种就业形式,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形成用 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据有关专家估计,当前我国 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在25%左右,城镇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在40%左右。

以上海市为例,劳动市场发育简历是,首先突破统包统配制,缩小国家统包 统配的范围和对象;第二步是在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双向选择开始起步 ;第三步是以搞活固定工为中心,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第四步是在推动企业富 余人员下岗转岗的同时,建立和发展失业保障制度。这样,劳动力市场也现了新 的局面,产业、部门间劳动力流动开始形成,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加快,竞争机制 发挥作用,劳动力素质开始提高,职业技术训练有针对性并收到实效。当前上海 市劳动力市场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还不能实现平等 原则,劳动者没有代表自身合法利益的组织,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外来劳动力只 能是短期行为,城镇劳动力享有某些特权和地区保护;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其他市 场发育还不匹配,譬如货币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信息市场不灵敏;还有劳动力市 场发展与劳动保护及劳动道德、劳动纪律等精神文明建设还不能同步;劳动力市 场法规也很不健全,需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法》。

劳动力市场发育完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新体制的关键 。今后若干年内,就业难点转化和整个劳动就业进程都将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就业 新体制的运行与操作。

注释:

①a 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4、1995年数字计算。

①b 资料来源:《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

②b 资料来源:《1994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①c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第764页。

标签:;  ;  ;  ;  ;  

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