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本文阐述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构建、课堂教学、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037-0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更需要和谐。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作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物理课堂,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起点,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终点。俗语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你,就会对你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就会将他们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创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
1.用爱生之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灵魂。情感和热爱是培育人才的“源头活水”,“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2.用平等之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用平等之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自然会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教心交心”,“亦师亦友”教师要从权威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端庄的形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风、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实验的能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等能激发学生蕴含的热情与潜能。直接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融洽的生生关系
构建和谐课堂,仅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还不够,还要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会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
学生间的和谐是合作与竞争的和谐,课堂中有了学生间的合作,才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有了竞争才可促使学生刻苦努力、奋力拼搏,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但要防止不良竞争意识,提倡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与情绪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而影响学习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因此物理教学中捕捉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向他们介绍大自然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小知识。例如在探究物体惯性时在盛水的玻璃杯压一纸条,并使之处于讲台边缘。问:“迅速抽动纸条玻璃杯会怎样呢”?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当他们看到纸条迅速被抽出,但玻璃杯没有落地摔碎时,产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再如讲授“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在这个实验不慎把电流表和伏特表的位置换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这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引发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四、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建立新的教学观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然而,旧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有的教师把自己看作花匠,学生是盆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裁剪。这样就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育对象的是人,而不是标准件,人是有思想的、情感的,再加上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生活阅历和经验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差异是存在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面对个体差异就要全面认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学生的不同“学情”确定的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用不同容量,不同难度,不同深度,不同的学法指导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有表现自我的“舞台”。
总之,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物理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和谐,就必须协调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马艳荣.学生管理中的教师情[N].中国教育报.
[2]邱海林.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J].新课程教学案例.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M].科学技术出版社.
[5]吴锡改.课堂心理气氛的优化与调控[J].中小学管理
论文作者:赵培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和谐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构建和谐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