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村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及转移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劳动力过剩,1994年全国人均占有耕地1.2亩,农 民户均耕地面积只有6亩,土地经营规模是超小型的。我们可以认为,农村劳动 力是否过剩应该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边际产品价值是否小于农村劳动力的机 会成本,凡边际产品价值小于其机会成本的农村劳动力都可能成为剩余劳动力, 都会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但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目前是个很难精确统计 、测算的问题。
经济发展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区分布不同。大体说来 ,自改革开放以后,东部经济发展比较快,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从农村吸 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乡镇企 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农村剩余劳动力净转移不多,农业从业人员仍占社会总 劳动力的较大比重。我们可以用各地区农业劳动者人数表大致反映出各地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分布和规模,因为一般来说,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 重越大,可以近似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
表1 各地区农业劳动力分布情况(1994年底) 单位:万人
注:根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推算,括号内数字为农、林、牧、渔 业从业人员占合计数的百分比。
从表1可以看出,皖、赣、鲁、豫、湘、桂、川、贵、云、陕10个省、区 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比例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除了江西、山东外都 在60%以上。我们可以大致断定,这些省、区正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集中分布 区。当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分布也在不断变动中,人口的增减及年龄结构 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都可以成为变动原因。例如山东省改革开放 以来经济发展比较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快,净剩余正呈逐渐下降趋势。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行极大削弱了农民对土地的 依附性,农民有了流动的自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诱导着落后地区农业劳动力涌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城市,农业比较利益的低 下驱动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在客观上优化了全国劳动力资源配 置,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转移也在中国得到了验 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再加上东部固有的人文 、自然资源优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这 一地区,而且主要是从农业流向农村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城市产业。
1994年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务工经商的人数约为4140万人(《中国农 村经济》1995.4),每年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在2000万以上。流出 地主要集中在表1所列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0个省、区 ,其中陕西、云南因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转移规模稍小一些。流入地主要集中 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等经济较先进的地区。这些流入地区正是表 1中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几个省、市,江苏、广 东、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得很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大, 但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也最快、最多,其他如河南、河北、山西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较快的地区也吸纳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东北三省改革开放以前工业和城市化 比重就比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很多,而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较为迟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吸纳不如关内引人注目。山东经济发展虽比较快,但本省 农业剩余劳动力比较多,转移任务重,因而吸纳跨省流动的农业人口并不显著。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对流入地的影响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补充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尽管城市中 也存在着大量过剩劳动力,但是城市劳动力往往不愿在一些特殊领域就业,进城 民工恰好填补了这些空缺。传统的城市就业制度形成的“三铁”一方面造成城市 职工工作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等局面,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人浮于事 ,隐性失业严重。企业为了提高效率,不得不雇用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民工,尤其 是让他们补充脏、累、差岗位。
第二,农民进城还起了抬遗补缺的作用,在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 领域中,农民工已成为主力队员,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方便、舒适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高了城市劳动生产率。农 民工的出现对城市企业原有的劳动用工制度带来有力冲击。以前国有企业严格实 行计划用工制度,“三铁”盛行,农民工的出现增加了企业劳动用工的选择余地 。农民工吃苦耐劳,守纪律,工资成本低,具有很大竞争优势,直接提高了企业 的劳动生产率,对在职职工构成竞争压力,也间接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降低了城市劳动力成本。国有企业不仅要按 国家计划规定的工资水平支付给城市职工报酬,而且负责向其提供住房、子女教 育、养老保险、生活服务等一系列福利条件,劳动力真实成本很高。但是,使用 农民工则仅需支付一般低于城市职工工资水平的报酬,其他一概不管,至多提供 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
劳动力成本降低对城市经济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总 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 农民工进城增加了城市职工的流动性,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对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本身就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 作用。
(二)对流出地的影响
第一,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非农产业还是城市都挣 得了更高的收入。1994年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务工经商全年货币总收入为15 11亿元,在城镇及路途花费为679亿元,带回或寄回农村的货币收入约83 2亿元(《中国农村经济》1995.4)。收入的返回给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 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效应。
收入的返回为农民改善生活,巩固温饱,并为向小康过渡打基础都具有重要 意义。农民用返回的收入购置实物资产不断增长,直接提高了生活质量。住房建 设是农民生活中的大事,农村居住条件这几年有很大改善,收入返回无疑支持了 这一巨大的支出项目。
农民收入提高也意味着对工业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这可以带动民工流出地消 费品工业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经济有着重要的乘数效应。
收入返回增加了农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农民赚到钱后,有的以此作为学费 学到了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回乡干起了专业户,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 力。农民到城市打工开了眼界,对外面的世界有亲身感受,更加重视子女教育, 从而有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收入返回对农业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 环境下,农业是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自身经济效率低,务农收益也低。农业 发展急需注入资金,而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其他经济比较效益高的领域竞争下逐 年递减,从改革前占财政支出11%以上下降到1994年的1.7%,同时农 用物资价格飞涨,大大抵消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可能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农民负 担很重,农村各项事业支出逐年增加,很难挤出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收入的 返回在一定程度上解了这个燃眉之急,农民的预算约束相对宽松,可以增加对农 业的投入,维持农业不滑坡,并在条件具备时有所发展。
收入返回还是农村非农产业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是 我国农村的根本出路。但因农业自身处境已经很艰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后聚拢农产户的零散资金十分不易,不可能主要依靠农业自身提供发展非农产业 所需的巨额资金。返回收入中只要有一部分转化为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原始 积累,其数额和作用就十分可观。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民工潮”回流现象, 有些在外打工集攒了一笔资金并学得一技之长的农民已经开始携资回乡创业,为 当地非农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预见,他们将成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 生力军。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既增加了收入,又促 进了城乡信息交流,是城市现代文明向广大农村产生辐射和示范效应的重要渠道 。农村传统的小生产造成信息闭塞、思想保守,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民 亲身感受现代文明的气息和城市先进经济、社会生活的薰陶,生活方式、思维习 惯都发生变化,有的甚至直接融入现代城市文明中,当他们返回家乡时,城市现 代文明也就随之植入农村。农民在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打工,当地先进的 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经验、做法也对他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农村经 济发展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经济信息,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尤其如此。农民工直接 参与流入地经济活动,可以方便地获取经济信息,并带回家乡,信息的获取与传 播并不需要多少额外支出。
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直接为流出地免费培训了大批市 场经济型人才和劳动力,先进的技术、管理及经济发展经验、做法在打工中得以 掌握并随着农民返乡而在当地扩散开。这种“干中学”的扩散效应对农村发展意 义很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较快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为农村经济 起飞提供合格劳动力和人才,还使农村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熟悉和适应市场经济 运行程序、规则,成为他们返乡创业的优势。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民工潮”成为我国的一个世纪末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八十年代以来市 场经济体制的重构和经济的大发展。没有这两个条件,虽然农村存在大量过剩劳 动力也未必会发展成为当今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建国后三十年的历史就是 明证。同样,要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存在的弊病,我们不能依靠传统的行 政手段来抑制劳动力的流动,唯一可采取的办法是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各 种市场机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变为有序。
第一,由于广大农村通讯落后,信息不灵,农民对城市民工的供求情况所知 不多,造成盲目流动。农民与其花费旅费盲目长途跋涉,不如花钱就近买个可靠 信息。因此,农村劳动服务信息机构必将出现。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供给 相对于城市需求规模太大,造成供过于求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工市场 供过于求势必导致劳动力价格下跌,农民将务农与农村非农产业的报酬加以比较 ,逐步会形成一个多元就业的稳定结构。第三,城市臃肿,人口膨胀加速,要治 愈这种城市病,市场经济也是一帖良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过分臃肿最直 接的表现形式是地价上涨,房租上涨,推动工资的上升,使劳动力成本增加。除 建筑行业外,大城市中需要大量使用民工的企业就会不堪重负,最后只好把生产 部门转移到郊区,甚至中小城市。随着中小城市企业的增多,人口也随之增长, 同样会出现地价、工资上涨的趋势,经济效率处于最差边际地位的企业就会向农 村小城镇转移。因此,解决“民工潮”无序的最好办法是在市场的作用下做到双 向流动,推动城市资源流入农村。第四,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城乡大流动给交通 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铁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民工潮”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使本来就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雪上加霜。随着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交通运输的结构性矛盾将逐步缓解。雇佣民工所在地市场能够提 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居住条件,过年回乡就会变得不那么迫切,千百年来所形成的 回老家过年的传统观念会慢慢淡化,春节大流动终将呈减弱趋势。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大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 在的无序性和其他问题终将通过市场机制而逐步得到解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加上中国特有的人口包袱以及农村落后的劳 动力素质等问题,没有经济政策的相应推动,有些农村地区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将更为严重。因此,我们在坚持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 ,也要强调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强调城市资源适当流向农村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最常见的城乡资源流动是乡村资源流向城市,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向城市最为引人注目,除了城乡间商品贸易外,城市资源向乡村转移还没有成 为普遍现象。随着农村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统一 大市场会逐渐趋于成型,资源流动的城乡界限将被打破。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资源已经开始悄悄地流向农村了,如乡镇企业从城市聘请了许多工程、技术 和管理人员。城乡资源流动是双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双向趋势将更为明显 和重要。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资源流向农村和经济发展较迟缓地区的梯度转 移不但可以挽救濒临危局的城市边际企业、夕阳产业,优化移出地产业、企业结 构,而且可以促进移入地的经济发展。这种转移及其产生的扩散效应给移入地带 来了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信息以及资本投入,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到中小城镇就业,从而推动移入地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流出地可以制订优 惠政策鼓励边际企业、夕阳产业向下一级城市和乡镇转移,做好原有职工安置工 作。移入地应给予支持,增加吸引力,除了改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外来人员合 法利益外,还要做好规划,力争使外来投资与当地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另 外,要注意开发利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鼓励其回乡办企业,做个体户、专业户 ,发挥他们在外面学到的一技之长。
其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城市化。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主力,但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正在递减,相应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反 梯度转移。中西部乡镇企业起步较晚,质量、档次较低,发展潜力很大,吸纳剩 余劳动力的余地很大,应该加快发展和规模扩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随着乡镇企 业上质量、上档次而适当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东部地区乡镇企业 发展较成熟地区应该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弥补 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同时促进乡镇企业上质量、上档次,增加 其发展后劲。实际上,这些地区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不失时机 大力推动。有条件的县城或县级市可以向中等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小城镇建设, 增加小城镇吸引力,适当集中乡镇企业于小城镇。
最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良农村人力资本。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如 卢卡斯、舒尔茨等人已经证明,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极为重要。改造 传统农业最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根源也可以说是人力资本的差异造成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无论私 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都很高,普遍超过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其中初等教育 投资收益率最高。各级政府应该高瞻远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 及率。严格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增强法律的严肃性。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 的投资,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动用一部分国家扶贫资金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的人力 资本注入。我们常说要把扶贫资金由向贫困地区“输血”变为帮助贫困地区“造 血”,但是,注意力一般集中在生产性项目的物质资本投资上,却基本上忽视了 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投资。这可能是中国扶贫资金运用效果有待改善的最重要原因 。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投资,努力改善人力资本是国家扶贫资金挖掘潜 力、扶贫工程取得最后成功的根本途径。通过文化教育投资,改良人力资本,为 接收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企业作准备,同时开创农村多种生产,加快农村城市 化。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与从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企业对劳动力素质 的要求差别很大,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高于传统农业。人力资本 投资将促成从传统农业的农民到乡镇企业职工或个体户、专业户的转变,从传统 农民向现代化城镇居民的转变。
标签:农民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