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行业特色,发展地方化与国际化——--部属高校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部属论文,化与论文,特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部属高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在保持行业特色的同时,发展地方化和国际化,将促使学校上规模上水平、出人才出成果,办成国内一流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或著名大学,或在若干学科、专业上达到国际水平。
以行业特色为第一维,地方化为第二维,国际化为第三维,可以构筑一个三维坐标系,为部属高校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保持行业特色,发展地方化和国际化,是部属高校实现现代化、走向21世纪的必由之路。
行业特色是部属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地方化是其办学方向的拓宽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国际化则有助于办学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部属高校地方化、国际化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大好的机遇;高等学校要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将为部属高校提供很大的行动自由和表演舞台。
一、保持行业特色
解放初期,我国高校进行了跨校跨地区的院系大调整,形成了少部分以文、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大部分则为单科性院校,前者多归中央教育部门主管,后者多归中央其他业务部门主管。本文称前者为“委属高校”(因为它们目前是由国家教委直属主管),后者为“部属高校”,两者合称“部委高校”,以区别于“地方高校”--即由地方政府部门主管的高校和民办高校。地方高校的一部分是由部委高校下放而来,大部分是由地方创办。根据若干资料,我们整理出下表:
年份 19541955 1958 1960 1965 1982 1993 1994
高校总数
188 227
229 1289
434
715 1065 1080*
部委高校
171 22742 183 361
370
其中委属 34 3636
部属 149 325
334
地方高校 17(代管)187 251 704
705
* 实际招生1075所高校,另外5所高校因办学条件相差甚远,当年不招生。
部属高校的名称大都能体现其行业特色。例如:矿业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学院、轻工业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医学院、药学院、钢铁学院、邮电学校、气象学院、航空学院、船舶学院、海运学院、铁道学院、公路学院、经济学院,等等。有些学校的名称甚至非常专门,体现出部门内部更细的行业分工,例如:重型机械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煤炭经济学院、粮食经济学院、针灸骨伤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陶瓷学院、丝绸工学院,等等。由于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部属高校就聚集了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办出了代表本行业生产和科技水平的专业和实验室。这种情况有利于这些专业向纵深发展,它们可以跻身于国际行列甚至体现出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同时,社会大量需要复合型人才,例如工贸复合型、农贸复合型以及其他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人才。而单科性很强的部属高校则不利于发展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许多部属高校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纷纷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发展,纷纷兴办计算机技术、经济、贸易、管理、人文等类专业及应用理科专业(应用数学、应用力学等),纷纷走向以工科(或农科、医科)为主,理、管、经、文兼有的办学路子。学校也纷纷改名为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工程大学等。这些改名,反映学校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和办学方向的拓宽。改名后的这些大学,其隶属关系不变,仍为部属高校,保留原有专业,保持行业特色。
保持行业特色,对于绝大多数部属高校来说是“性命交关”的。从客观上说,它们必须继续坚持为主管部门服务(不能松懈、不能削弱),得到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从主观上说,它们的学术水平、科技优势一般都体现在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上,放弃行业特色,就是放弃自己的优势、降低自己的水平。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当多的部属高校可能改变隶属关系(划归地方),不再依赖部门经费,但是其主观因素仍将长期发挥作用,行业特色不会很快消失。
二、部属高校地方化
在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部门经济对于地方经济脱离和封闭,部属高校对于地方建设脱离和封闭,反之亦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大为改观,双方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脱离走向结合。这种开放和结合,是十多年来部属高校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部属高校地方化的含义是:在面向主管部门、保持行业特色的同时,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高校和地方,要紧密联系、积极配合,互相结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体。其目的是推动高校发展和改革,促进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其主要内容有:
1.积极为地方培养其所需的各种专业、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部属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拓宽专业方向,增设若干专业,扩大培养数量。一般来说,地方建设对于应用型、工程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而部属高校大都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为主,这就需要调整、兼顾。要鼓励部属高校毕业生到地方工作,特别是到乡镇企业去工作。部属高校面向地方,应该在成人教育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可以开设成人教育学院或者成人教育部,也可以采取与地方办的成人教育院校挂钩、联办等办法。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对于研究生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主要是工程型、管理型、应用型的硕士生,部属高校应该满足这种需求。
2.部属高校应该带动地方高教事业的发展。很多部属高校在师资队伍、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应该支持、支援地方高校。部属高校应该为地方高校培养师资,而且一部分教师可以流动到地方高校去工作。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可以结成对子,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部属高校可能划归地方主办和主管,这些高校应该自觉自愿、高高兴兴地划转。
3.科技工作积极为地方服务。部属高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选题应该多为地方着想。要加强同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联系,“推销自己”、“招揽顾客”,承接课题,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可以组织“小分队”到企业去、到乡镇去,发现问题,建立课题。要重视行业性科技成果的移植、嫁接工作,例如“军转民”、“航转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生产力。要注意就地开花,克服舍近求远,“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可以与地方联办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成为高新技术孵化器。可以采取技术入股等办法,与地方联合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独资或合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
4.开展软科学研究和信息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地方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参与地方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
5.为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所大学对于其所在地区居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直接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要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去带动地区文化。
6.帮助地方扩大宣传,为地方的开放和开拓进取服务。部属高校与全国和国际的联系、交往较多,可以帮助地方扩大宣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利用学术交流、出国访问等机会宣传地方的优势和特色,宣传地方建设的成就和发展目标。部属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回家的机会开展宣传活动,把本地的信息带到四面八方,又把四面八方的信息带回本地。建议地方政府重视这些渠道,平时多向部属高校师生报告地方形势和供求信息,印发各种宣传资料(注意及时更新)。
7.部属高校还可以广泛地直接介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例如,积极参与科教扶贫、科教兴农、科教兴市(县)等工作。部属高校可以与市、县结成对子,开展多方面的长期合作;可以派人担任科教副职,到市、县、乡政府去,到企业去。这些介入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促进。高校教师和干部在开展服务、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将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部属高校地方化要依靠高校和地方两方的积极性。双方应把对方看成动力而不是包袱。部属高校要做到两个“面向”,获得两个“支持”:在面向主管部门、保持行业特色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获得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办学的同时,获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部属高校的改革既为高校本身、也为所在地方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双方都应紧紧抓住。
组建部属高校董事会,不但有部门和行业的代表参加,而且有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参加,这是部属高校实行两个面向、获得两个支持的重要的组织保证,应该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响应。
三、部属高校国际化
部属高校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社会经济国际化的必然反映,是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部属高校国际化的含义是:建立和扩大学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按照国际标准办学,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其目标是:使相当一批部属高校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使更多高校中的若干专业和实验室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从而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工作。
改革开放为部属高校国际化提供了机遇。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提出部属高校国际化议题,扩大改革开放也必将加速部属高校国际化进程。
部属高校国际化的主要内容有:
1.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2.校长、系主任出访,学习先进国家办学治校的经验和举措。3.互派留学生、进修教师和访问学者,开展客座研究和合作课题研究。4.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和教学手段。例如先进的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我国优秀教材也可以介绍到国外去。5.建立校园信息网,进入“中国教育与科研信息网”(CERNET),与国际联网(如INTERNET),让部属高校奔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6.建立多种校际友好合作联系,如姐妹学校、姐妹院系、姐妹实验室等。7.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间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双学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着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双重意义。一个基本的现实是:当今高等教育国际舞台上最活跃的是几个最发达国家,它们起着主导和控制舞台的作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在竞争中占据着有利位置,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莘莘学子大批跑向这些国家,学成之后很多人长期滞留不归。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要看是利多弊少还是弊多利少。总的来说,部委高校国际化有利于发展我国的高教事业,避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避免落后与倒退。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强大,将会利长弊消,回国人员将会越来越多。此外,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自觉地克服一些弊端,例如加强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抵制国外颓废文化的侵蚀。
部属高校国际化乃至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若干促进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地区一直是国际化的跳板,华侨和华裔学者是国际化的纽带,先期出国人员为后续人员建立了滩头领地,开辟了交往渠道。闸门一经打开,渠道一经畅通,潮流将会滚滚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