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国际大学联盟的产生与影响_大学论文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国际大学联盟的产生与影响_大学论文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大学国际联盟的产生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联盟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国际合作论文,新趋势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09)03-0153-0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国际联盟异军突起,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界引人瞩目的现象。大学国际联盟致力于建立大学间的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机制,促进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接触更为宽泛的学科和多元文化,如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AEARU,1996年成立),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1997年成立),21世纪大学联盟(U21,1997年成立),东亚四国校长论坛(BESETOHA,1998年成立),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IARU,2006年成立)等等。这些大学国际联盟既有全球性的大学联盟、跨洲际的大学联盟,也有区域性的大学联盟。从联盟组织的成员看,成员学校不仅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居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与传统的校际合作和国内联盟不同,当今大学国际联盟打破了国家和区域的界限,成员学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长,大学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呈现出多元机制。在合作方式上,突破“一对一”的双边合作模式,采取多边并存的网状组织模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大学联盟有效地促进各大学之间的科教合作与交流,极大地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一、全球化与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在古希腊就曾盛行“游教”和“游学”之风,这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萌芽。尽管“游学”或“游教”所发生的范围很小,但从某种程度上已显示出高等教育的世界性特征。到了中世纪,西方的大学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和范围,采取无国籍限制的招生方式,招收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学者和学生。高等教育经过漫长的摸索和发展,至二战前,出现了专门的机构组织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如1919年在美国成立的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和1934年英国议会设立的国际教育研究所。二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这表现在:一方面,大多数国家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其高等学校就必须参与全球性的人才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突破了国家疆域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相信,具备国际化的知识技能和海外学习经验,将为就业增加不少筹码。单凭保持大学传统的内部资源优势(如对国家人才培养的垄断)已很难发挥大学竞争的优势。如何以新的观念和姿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成了各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参与的契机和难题。如同前加州总校校长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在1980年出版的《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中所呼吁的: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要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全球化强调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标准化、市场化、同一化而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一种超越国家、不受任何政治因素约束的、消除各种文化差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模式。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高等教育是作为自由贸易的产物而存在的。而国际化强调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世界范围统一的模式或单极的世界,而是尊重国家的边界,尊重文化的差异,讲求质量的塑造,结构的互补,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是作为公共产品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欧美被广泛使用,而高等教育全球化概念的广泛使用则始于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这两个词汇在使用的意旨上既相区别,又有重叠。“全球化”概念的引入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方式和国际化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化的范围已超越国家与国家的框架,逐渐发展为区域范围内的交流和合作;进而超越区域性合作而趋向全球范围的合作。尤其是伴随着主权国家地位的模糊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影响范围和规模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几乎达到全球化的程度。高等学校的国际间人员交流更加频繁,规模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的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不仅发达国家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更是将课程国际化作为实现整个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①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向全球化的转向,预示着高校或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可持续的跨国、跨文化维度的整合过程的出现。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大学之间建立联盟的理念被普遍接受。大学需要更多地关注外部世界,展开多国合作与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国内大学联盟只立足于国家内部,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创新要求。尽管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仍在延续,却不得不吐故纳新,以适应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全球合作的趋势。

二、当代大学国际联盟的特征及优势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正日益减少对本国环境的依赖,不再局限于在本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寻求自身定位,而是力图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重新获得定位,力图能够在国际高校之林中有所作为。近二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院校主导型”转变。大学国际联盟的诞生,可谓是“院校主导型”国际化的具体行动。大学国际联盟是指由一所或几所大学共同发起,以增进合作、促进交流为宗旨,以服务联盟成员、服务地区或全球为使命、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地区或全球范围的重大课题而进行合作的大学联合体。大学国际联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大学国际联盟具有正式的组织性特征,其管理主体通常是成员学校校长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大学国际联盟的正常运作,定期召开例会,确立联盟的指导方针和活动程序,讨论提交的方案,评估正在执行的项目,并解决大学共同关心的问题及其他重大政策的相关事宜。大学国际联盟对成员校有严格的入会条件,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学交流、学术评价等活动,帮助其会员大学成长;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监督成员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行为。

第二,大学国际联盟具有民间性的特征,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不需要对政府负责。民间性的特征使其区别于政府体制内的组织,也区别于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更有利于学术的自由交流与合作。

第三,大学联盟具有非营利性特征。尽管也有一些跨国教育团体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但大多数大学国际联盟具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特征。大学国际联盟所筹得的资金不能分配给所有者、管理者及志愿参与的一般人员②,这使得大学国际联盟组织区别于私营企业,也使其在组织性质与功能上区别于传统的企业组织和公共行政机构。如果将大学国际联盟组织简单地视作一个经济部门,无疑会“严重忽视了它的社会道德意义,制度变革意义及其与经济产业部门之间的本质区别”。③

大学国际联盟组织由于自身的特征,而与单一的跨国大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在联盟组织中,每个成员学校在其本国范围内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和健全的机构,这有助于成员学校保持在当地已获得的知名度,并将已取得的传统教育成果资本化,进而通过已建立的伙伴学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进行运作。一般而言,各成员学校的伙伴学校基本上是同类别的学校,具有同等强大的实力和声望。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比通过各自的分支机构运作更有优势。大学国际联盟也比其他任何单一机构的运作更为有力,这是因为一方面单个学校除进行国际化运作和竞争外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化运作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体系,任何单个的学校都缺乏应对由于国际化运作而产生的一切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大学国际联盟系统化的国际合作框架中,大学国际联盟有效的质量保证,将使联盟中的各个成员学校的高等教育证书获得全球认可成为可能,在一国得到认可的高等教育证书可以由此而向全世界推广。大学国际联盟中的伙伴学校通过各种层面的交流,集思广益,改善共同面临的学术处境,并在某些特色领域建立稳固而长期的国际合作;互通有无,塑造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人员;共享最新科教成果,在有限授权的基础上分享课程,促进学生在国际间的流动。

在大学国际联盟的体系中,每所大学的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相对于其他大学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质性资源,这些异质性资源会给大学带来与其他大学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造成这种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可能是其他大学的战略缺口。任何一所大学,不管其学科门类有多么齐全,是不可能在每个学科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缔结战略性国际联盟显然有助于创造一个便于知识分享和交流的环境,通过人员交流、技术分享、联合科研等方式增强各联盟成员之间交流与合作,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这些因素促使高校必须面向世界,探求新的发展战略,寻求合作伙伴。

三、大学国际联盟对中国高校国际化的启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高校参与大学国际联盟,以及大学国际联盟在目标上的多样化和组织上的规范化,大学国际联盟日益成为各个大学之间加强交流、互相借鉴、增进合作的新平台,这极大突破了高校传统意义上以双边交流为主的形式而转向多边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席卷各大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都向跨国家、跨机构的全球性合作而努力。大学需要相互联结,以吸引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人才形成智囊团,进而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开展跨国院校合作。建立全球高校联盟成为高等教育追求教育和科技卓越的重要战略。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联合体的新形式,中国高校可以从大学国际联盟获得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中国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把握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把握国际化与民族化、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建立在自发基础上的松散国际组织,大学国际联盟能够最迅速和有效地实现跨国、跨文化交流。本土文化参与的全球化并不是世界文化来包围我们,而是本土文化要走向世界。高等学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诸多传统,负载着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对高等学校“本土化”使命的强调,不能同国际化割裂开来。在一体与多元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对中国高校而言,在高等教育国际的进程中,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大学国际联盟的成员学校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度,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教育体制和大学文化。大学国际联盟中的成员学校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教育的优势和特色互补的基础之上,对各个大学差异的认可与包容是大学国际联盟存在的前提。大学国际联盟的存在,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展开的表现,但并不等同于高等教育的同一化。任何高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都不能放弃或弱化自己在本国发展中所承担的政治和文化职能,而是应以各自文化特性作为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始终保持“本土”特性。

启示之二:中国高校应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紧迫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校应该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面向全球发展的战略规划,未雨绸缪。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必然导致政府和其他主要利益群体重新审视大学的职能,大学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大多认同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驱动和支撑全球化中的国家竞争力。人们认为高等教育在提供新知识以保护或增进全球性经济中的国家地位,以及把社会中广泛人群的技能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方面至关重要。④美国早就意识到这一点。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一份名为《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严重不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滞后,已经使美国处于危机之中。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流大学,科技实力居全球首位,但却称“国家处于危机之中”。“这种危机不是来自政治,不是来自军事,也不是来自经济,而是来自教育。”⑤美国对教育的危机感值得中国高等教育界深思。中国致力于现代化的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优良充足的人才,形成雄厚的人力资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几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公立的,它们代表的是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因此高等教育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专注于科研、以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领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担负着最为重要的使命。世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几乎毫无例外地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不少的国家领导者和企业家。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大多数政府力使大学的办学目标与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在科技研发上采取了绩效经费投入和竞争投入的模式,保证一部分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始终能专注于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为提高国家的建设能力而努力,而不是一味的以赢利为目的。为此在全球性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竞争中,政府的角色和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政府从研发经费的投入者转变为大学国际竞争的协助者,并用相关政策法规协助大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由于我国的一流大学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是有效的,因此对于国内高校来说,应该采取“合作”优先于“竞争”的发展策略。优秀的大学国际联盟往往集中了雄踞世界高等教育顶端的一流名校,它们通过成立联盟的方式实现强强合作,分享彼此的优势资源。加入大学国际联盟有助于实现我国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当然,政府也应在增进大学参与国际合作上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

启示之三:大学要不断地提高科研水平和国际声誉,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学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频仍,竞争日益激烈。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入世界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大学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校从区域局限走向广域开放,从低水平提升到高水准的全过程。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大力倡导大学国际化,就是要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其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准和管理水准的国际化。大学国际化就是要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置于整个世界的发展中,在广泛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经验和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注重对外输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培养能够在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高端人才。

启示之四:平衡长远发展与短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完善大学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大学国际联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国际联盟的产生既是大学谋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的内在要求,从更深层次说,也是建构新型世界秩序的需求。如果说前者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的话,那么后者则以鲜明的民间性特征,履行着全球治理和发展的重要职能。以大学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成为全球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追求自身价值的长远动力。大学国际联盟正参与到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正通过规范的力量和相应的制度建设,塑造非国家中心主义的世界政治。大学国际联盟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展开针对世界性问题的联合科研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之间的网络联系,促使大学在本国政治中充分发挥知识生产先锋的作用;在全球性公共问题上积极发言,帮助建构普世价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国际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启示之五:以务实的态度从事重大应用型理论问题的研究。全球化时代,安全、环境、人权、可持续发展、分配正义、人道正义干预、恐怖主义和妇女权利等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学者考虑的重点。面对这些棘手问题,许多人质疑政府治理机制,而对大学国际联盟寄予厚望。大学国际联盟因其特殊的组织形式和高度的国际参与能力,能充分调动自身科研优势和知识资源,间接或直接参与解决国际公共问题的行动,因而在诸多问题上拥有优先发言权。以务实的态度在影响世界社会经济变化的前沿领域和实际问题中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口,既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也是极大提升大学国际联盟和参与国际公共问题,促进向科研社会转化的关键。

尽管对于中国是否应该融入全球化,在理论上始终存在着不同意见,但在现实中,中国却坚定地选择了融入世界。尽管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其负效应的一面,但合理性与进步性是更为本质的东西,融入全球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只有融入全球化才能有效维护并增加国家利益,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步伐。大学是民族文化和国家智力的关键载体,是一国知识、文化保存延续的命脉之所在,也是技术创新、思维变革的源泉所在。纵观国际一流大学,无不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全球化要求高等教育超越民族国家的思维局限,加强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利用全球的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以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制高点。

收稿日期:2009-03-20

注释:

①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②马万华:《大学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新趋势——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化问题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

③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④科林·卢卡斯:《21世纪的大学》,《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⑤刘伟:《应当怎样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国际大学联盟的产生与影响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