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扩 李海梅(通讯作者) 郭梅 杨海军
(河南安阳市肿瘤医院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分析123例GIST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123例GIST中,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岁。肿瘤发生于胃78例、小肠32例、食管3例、食管胃交界处4例、肠系膜6例。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危险GIST分别为2例、8例、46例、57例。免疫组化:106例CD117(+),82例CD34(+),26例SMA灶(+),2例desmin(+),6例S-100(+),71例DOG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DOG1、CD117和CD34联合检测可提高GIST 的诊断率,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58-02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现收集123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至2014年间在我院手术并经病理明确的123例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性68例,女性55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岁。肿瘤位于胃78例、小肠32例、食管3例、食管胃交界处4例、肠系膜6例。从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为1天~18月不等。主要以腹痛腹胀、黑便、贫血、腹部肿块、呕吐等为临床表现。
1.2 方法
免疫组化抗体分别为CD117、DOG-1、CD34、SMA、S-100、Desmin。试剂为福州迈新生物制剂有限公司工作试剂。所有标本均经甲醛固定,常规取材,石蜡包埋;徕卡切片机连续切片。CD117和DOG1以细胞质和或细胞膜着色为(+),CD34、Desmin、SMA以细胞质着色为(+),S-100 细胞质和细胞核着色为(+)。
胃肠间质瘤分类参考NIH原发GIST切除后的风险分级(2008版),即将肿瘤危险度以肿瘤大小、核分裂/50HPF及肿瘤原发部位分为极低、低、中等和高四个等级。
2.结果
2.1 大体形态
肿瘤最长径范围为1~29cm,其中>5cm者66例(53.7%),>10cm者32例(26.1%)。按危险度分级分类:极低度危险GIST 2例,瘤体直径均小于2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切面灰白,质硬边界清楚;高度危险性57例,直径超过5cm,切面灰白灰红色,实性可伴有出血或囊性变;部分肿瘤与周边组织粘连或有浸润,瘤组织边界不清。
2.2 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上GIST主要可见有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三种细胞形态。本组病例中75例(61.1%)为梭形细胞为主型,梭形细胞可呈短梭形,排列呈编织状、栅栏状、流水状。上皮样细胞为主型38例(31.1%),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胞浆淡染。核周带可出现透亮区。瘤细胞主要呈弥漫片状排列。混合型10例(8.1%) 肿瘤细胞具有梭形及上皮样型分化。
2.3 免疫组化
123例病例中,106例CD117弥漫阳性(86.1%),DOG-1阳性(89.9%),82例CD34弥漫阳性(62.9%),6例S-100弱阳性(4.9%),26例SMA灶状或弥漫阳性(21.1%),2例Desmin弱阳性(1.6%)。
3.讨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普遍认为GIST起源于Cajal细胞。GIST发病年龄为中老年,青年人可发病,男性略高于女性。60%~70% GIST发生于胃,20%~30%发生于小肠,<10%发生于食管、结肠和直肠,但GIST也可发生于肠外(如肠系膜及腹膜后)。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不适和腹部包块。
GIST大体形态表现为单个结节或多发肿物,肿物无真正包膜,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肿物与周围界限不清,呈浸润生长。按照Emory等[2]观点,间质瘤分为良性、恶性与潜在恶性。Fleteher等[3]提出将GIST分为4个风险等级,用风险等级分类更加清楚说明肿瘤的复发风险及预后评估。风险等级分类适用于原发性间质瘤,对于明确转移的,直接诊断为恶性GIST。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资料显示: CD117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约95%,DOG-1阳性率98%,CD34阳性率70%,SMA阳性率40%,S-100蛋白阳性率5%,以及Desmin阳性率2%[4]。本组资料123例病例中,106例CD117弥漫阳性(86.1%)。CD117及DOG-1阳性率均略低于大多文献报道,SMA、S-100、CD34、Desmin阳性率与大多数资料报道较符合,所以必须与CD117、DOG1和CD34联合检测,才能提高GIST的诊断率。
GIST的发病机制多认为是由于kit或PDGFRA基因突变所引起的。kit与PDGEFRA基因编码Ⅲ 型酪氨酸激酶家族的跨膜受体,可以激活kit或PDGFRA的底物,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凋亡。伊马替尼通过抑制Kit酪氨酸激酶活性来阻止肿瘤复发。对于形态考虑间质瘤但免疫组化DOG1和CD117标记阴性的,可通过继续检测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帮助诊断。
大于2.0cm的胃原发局限性GIST,外科手术为首选,小于2.0 cm的胃GIST可选择随访观察,对于非胃的可切除性GIST也建议手术切除。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以降低术后GIST的复发风险,此外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减少耐药发生。
【参考文献】
[1]付娟娟,宋新兰,贺家勇.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2):155-157.
[2] Jin SS,Jeong HS, Noh HJ, et 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solitary distant recurrence in the left brachialis muscle. World J Gastroenterol[J].2015,May 28;21(20):6404-8.
[3] Fleteher CD, Berman JJ,Corless C,et al.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consensus opproach [J].In J Surg Pathol,2002,10(2):81-89.
[4]甄丽影,李岩,徐灿.DOGI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9):585-587.
论文作者:李军扩,李海梅(通讯作者),郭梅,杨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肿瘤论文; 间质论文; 免疫论文; 细胞论文; 胃肠论文; 食管论文; 病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