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雅
西安一四一医院 710089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人群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到2017年在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疗的5万个病人,将其平均分为几组,每组各人数相等,排除冠心病患者,构建随访队列,对他们进行随机回访,并进行选择健康人群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影响因素。结果:该队列中一共有5万例,随机回放的时间1到3年,平均2.5年,随机回访中一共有8050例出现缺血性异常心电图,发病密度高达87.57每千人每年,影响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原因主要是年龄偏高、性别偏女性等等。结论:本文主要分析了健康管理人群缺血性异常性心电图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人们有效的预防疾病。
关键词:健康管理;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研究分析
在现代的医疗设施中,心电图室一种比较常见的医疗设备,心电图的用途是用来检查心脏疾病,比较廉价。分析健康人群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影响因素,探究为什么会导致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发生,不仅仅能够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而且还能够让人们深深地了解影响缺血性心电图的因素。因此心电图广泛各大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这方面用的最多。其中的一项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队列曾经说过,在无症状人群中,MA可以独立地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我国大型队列研究中缺乏缺血异常心电图(ecg),较少基于心电图信息来预测缺血大人群队列研究中的异常心电图(ecg)。客观评价,因此,对中国人民而言,缺血异常心电图的主要危险因素,心电图信息更难清除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预测价值的异常心电图(ecg)。因此,本研究基于山东多中心纵向观察人群健康管理,构建基于缺血性心电图异常后续缺血异常心电图(ecg)队列,为了澄清异常心电图(ecg)在缺血性风险因素,从而说明异常心电图(ecg)非缺血性缺血性心电图异常的重要预测价值,基于心电图信息建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模型和实现个性化的干预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随机选取。选取在我院2014年到2017年健康管理中心治疗的至少有不止一次心电图检查结果的人数5万例,构造一个是本次所要研究的大样本人群,构建本次研究的样本人群,男的约占2万7千例,年龄在19岁到62岁之间,女的约占2万3千例,年龄在15岁到58岁之间,排除一些其他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者,心肌梗死者等等。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以及随机回访
1.2.2调查内容
我们所要研究分析的人群的基本信息,如年龄、身高、体重、血压、是否有过患重大疾病的经历、有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等等,将这些人群通过心电图检测进一步分为正常心电图和缺血性不正常心电图,结合我们随机回访的结局,看看研究对象是否发生缺血性不正常,如果有这个缺血性异常我则可以把随访结局定性为阳性,反之则是阴性[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运用一些有关统计学的知识进行处理
采用SAS9.4软件,用ja+或S描述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计算缺血异常心电图的入射密度,用k-m方法绘制累积入射曲线。统计推断:比较了阳性和阴性结果的基线信息;用f检验和分类变量的数值变量与z2检验相比较。采用对数秩检验比较各组异常结果的发生率曲线。(3)采用Cox回归模型选择以统计相关因子结束,作为变量筛选检验水平,构建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并随访结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机回访时间为1年到3年,在这几年间一共随机回访5万人,平均回访时间为2.5年,观察7656例缺血异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35195例,缺血性心电图为10351例,分别随访75245人年、23450人年,其中5965例正常人群出现异常心电图,缺血性非缺血异常1691例出现在人群中。不会发生缺血性心电图异常异常心电图)组和缺血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产品、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Alt、总胆红素、尿酸、白蛋白和球蛋白变量相比差异显著P<0[2]。除年龄外,大多数变量组间的平均差很小,如表1所示。异常心电图组女性的缺血比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高于正常心电图组,缺血性和超重的比例小于异常心电图组,无缺血状况。Cox回归分析结果表3所示,年龄偏高,女,非缺血性心电图R波异常高压一个3(MC)、高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血糖高、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心电图在缺血性风险因素。
3讨论
目前,研究人群缺血性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更多的局限于西方人民和样本量相对较小的老领导,缺乏大样本的人群在中国大型队列研究的异常心电图缺血性风险因素,也难以澄清的主要风险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电图。本研究根据正常异常心电图组、缺血组和非缺血异常心电图的结果,经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缺血异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与缺血性心电图有相关性,两者的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3、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高血糖、白细胞计数是缺血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危险因素。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R波高压左心室肥大的标志,可以找到更多的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的压力负荷增加,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ⅱ和刺激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使左心室除了产生电力的增加,这可能导致提高R波电压。R波高电压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信号,此类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是缺血异常心电生理基础的发病机制。年龄也是缺血性心电图的危险因素,与流行病学和实验结果一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减弱,重塑和刚度增加。此外,细胞内脂质也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明显的聚集而增加,更多的泡沫细胞形成,导致平滑肌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迁移,这些会影响血管腔的大小,导致心肌缺血的改变[3]。本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也是缺血异常心电图的危险因素,与缺血的炎症机制有关。炎症在动脉血栓形成的各个阶段,是斑块的形成和破裂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在斑块形成的早期,由内皮细胞介导的白细胞聚集通常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血栓形成的局部和全身炎症表现。因此,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能是缺血性异常心电图的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中,该队列基于健康体检人群,其代表性不足,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在社区人群验证中更广泛的外部团体,进一步明确导致异常心电图在各种危险因素中,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07):245-246
[2]邓伟.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358-359
[3]杨丽.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01):28-29
论文作者:李雪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心电图论文; 缺血性论文; 异常论文; 因素论文; 人群论文; 队列论文; 年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