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两人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寡人论文,之于论文,人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标]
案例一
1.研读文本,理清文脉,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
2.合作探究,涵泳体味,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的思想。
2.披文入情,反复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节奏、美感和理趣,感受语言魅力,丰富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
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用三分钟速读课文,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据此将文章自然分为三层: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分析“民不加多”之因,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
(设计意图:一线贯穿,由“多角度续写标题”切入,符合文本的对话情境,便于学生紧扣治国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更能体会孟子议论严谨、环环相扣的逻辑特色;便于深文浅教,直入正题,使全文结构自然呈现;便于背诵,每句都是一个思维结点,彰显了背诵思路。)
3.再读文本,涵泳体味。
画“三国形势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更利于学生转换角色,以天下为己任,分别从梁惠王和孟子的角度思考治国之道,从而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产生共鸣。)
(1)第一段诵读探究。
读析示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学生分组接力诵读这两句话,体味: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尽心”有何为证?(用原文回答)“尽心焉耳矣”能否置换为“尽心矣”?这句话反映出梁惠王怎样的心理?下文有何为证?
明确:前句轻读,后句重读。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尽心”是梁惠王自评的核心词语,要重读。“尽心”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若换为“尽心矣”则削弱了表达效果,“焉”“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突出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劳”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无功”表现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困惑”有“何也”为证。
仿照示例,师生对本段其余句子进行合作探究。
(2)其余段落分组合作探究。
按文本内容分为四组:“五十步笑百步”“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
诵读准备:每段从语意看可分几层?语调、语速、停顿、重音,如何处理?
诵读要求:读出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诵读方法:组内接力诵读、同一句子比较诵读。熟读成诵。
探究重点:仿照示例,自主确定。
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相机追问,进行纵深拓展,并予以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示例研读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鉴赏“言语”的路径,熟读精思,为自主探究作准备。放手让学生作为探究主体进行个性化阅读,“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一举四得。)
4.三读文本,赏析特色。
“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看“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妙处。
第五段三种措施删去“也”字或删“也”加“则”重新组句;第六段四种主张四个“矣”字读出语气,体味运用排偶音节铿锵、文如连珠的气势。
末段一揭二讽三劝勉,且照应开头,从中体会孟子铺张扬厉、雄辩缜密的文风。
5.四读文本,拓展延伸。
解读十七大报告,关键词有“民生”“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基本指导思想是“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清学生找出文本中与之契合的句子,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设计意图:儒学经典与时代最强音的交响。始终以文本为依托,着力于从“言”到“文”,力避架空分析。)
6.五读文本,熟读成诵。
[思路解说]
1.立足文本,读出“三味”。
“读书读人读生活,品词品文品人生”,读而品之,品读出文章的语言味、文学味、人文味,这是语文教学的精义所在。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设计紧扣梁惠王心理律动、辐射全篇的问题链,以反复诵读、筛选、整合、探究原文的形式进行,就为学生的感知、品味设置了适切的文言语境。再加上孟子为梁惠王作的这个道德设计,仅445字,语言生动、流转自如,十分宜于诵读。
2.突出主体性,保证主导性。
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有了必修1和必修2两册的文言积淀,对于这篇相对浅显的文言文,相信学生已经有了自觉探究的能力。但淡化预设与讲授,并不是要教师淡化出场,让课堂放任自流。第一段小切口进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设计,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正是“授之以渔”,实现了由教读到自读的过渡。七段中其余六段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诵读感悟,再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规正其探究方向,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生成和深化,使得课堂收放有序,活而不乱。
3.审美之旅,精神培育。
就教材来看,《寡人之于国也》与《劝学》相对短而浅,却列为精读篇目,其后相对较繁难的《过秦论》《师说》要求学生自读,并且第三单元定位于“古代议论性散文”,所以我将教学定位为“鉴赏”而不是“分析”。因为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鉴古也是为了知今,与古人精神相遇,应是鉴赏的落脚点。
案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部分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2.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
3.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所蕴涵的人性思考。
[教学重难点]
部分文言字句的处理以及对作者思想的探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1.导入。
2.初读正音。
3.自读翻译。
划分小组,各学习小组结合注释翻译文章,教师巡视答疑。
4.再读思考。
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
示例:“王好战,请以战喻”(介词结构后置)“兵”“走”……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解决一些实词、句式。)
(2)梁惠王为什么要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
(此处教师可补充一些历史资料。)
(3)孟子论述了使“天下之民至”的“王道”,找出它的具体内容。
明确: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学生齐读以上内容。
(4)孟子勾勒了他的王道蓝图,其中有一抹色彩不容忽视,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颁白”。朱熹集注:“颁与斑同,老人头半白黑者也。”
仁爱为怀要推己及人,这是对人的普遍尊重,是对生命现象的普遍尊重。这种对生命的普遍尊重,就是一种善待生命的崇高而博大的道德精神。“爱人者人恒爱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拓展研读。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你认为孟子的“王道”有价值吗?
此处可引入周德波《孟子一日一谈》一文,来帮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
6.小结。
孟子在乱世的阴霾中以一抹“颁白”的色彩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大音希声”,孟子的这一爱人、仁政的声音在当时崇尚武力的乱世是不被重视的。但孟子并不寂寥。王安石《孟子》诗云:“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王安石愿为“斯人”,我们呢?
7.作业。
总结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并背诵全文。
[思路解说]
1.关于诵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所以我通过初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大致了解文章内容,正音解字;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感知作者的思路;通过精读,揣摩文章中的精彩段落;通过研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关于翻译。
教师没有必要领着学生去一字一句地翻译串讲全文,那样有越俎代庖之嫌且收效甚微。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之所以采用让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每个学生轮流成为组长,组织一次讨论)共同学习的方式,是因为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合作,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及时质疑、释疑,便于培养、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这一环节结束时,教师可就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关于思考题。
设计“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这一问题,既是让学生细读文章,为梳理孟子的思想作铺垫,更是借此机会具体讲解部分实词和句式。下面举个实词讲解的例子:
走:小篆中的“走”是一个甩开两臂的“人”形,下部是一只大脚(止),在跑着。所以“走”字的本义就是“跑”,如“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由“跑”又可以引申为“奔向”,如“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史记·萧相国世家》)。古代的仆人侍奉主人是要小跑的,因此仆人可称为“牛马走”,后来也用于谦称,如“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借助汉字的形体来分析实词,会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汉字形与义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他们掌握这些实词,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一篇文章有很多文言知识点,但在一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来重点讲析。
4.关于“王道”“人性”的问题。
德国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写道:“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孟子就生在这个时间段,孟子的思想也确实给予了不少志士仁人精神的力量。文中有关王道的论述与现代社会有很多可以联系的地方。比如生态、教育、民生……我选择了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关注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新课程所强调的;而恰恰人文关怀又是当下不少学生所缺乏的。这是我将“人性的思考”作为教学难点的原因。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王道”的具体内容,引出仁政。再细读文本,抓住“颁白”一词,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引到善待生命的“仁爱”。在拓展研读中我又引入两则材料,让学生评判孟子的“王道”的价值,感受他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深入领会孟子“王道”思想的价值。
《孟子》不仅是我们语言素养而且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构成。
[点评]
让“文”和“言”和谐地舞蹈
李青峰
文言文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如何处理好“文”和“言”的教学。这里的“文”,即是指思想情感、文学、文化;这里的“言”,指的是文言知识以及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言文的学习常常是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有着丰富情感与思想的文章成了字词知识的仓库,对其内容的学习也只是做到简单地“知道”和“了解”,缺乏审美和鉴赏,缺少披文入情的细细品味。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文言文教学的这种弊端正在逐步得到纠正,文言文也被逐渐还原成真实的文章来看待。这是文言文教学的进步。
总观两个案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两位老师对文章所蕴涵的人文情感的探究。案例一以“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刘老师通过画“三国形势图”,让学生迅速走进历史,走进人物内心;通过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第一段“尽心焉而矣”和“尽心矣”的细微区别,还原出一个“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的梁惠王……案例二则把“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所蕴涵的人性思考”作为教学目标。金老师设计了“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这样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文本的细微之处走进当时的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梁惠王与孟子对话的深刻内涵,触摸人物的心理;并将“颁白”一词作为抓手,让学生敏锐地看到孟子“人本”思想的精髓。察一叶而知秋,从中不难见出教者的智慧。而案例中大量补充的课外素材,更是让课堂显得厚重而富有文化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的关系发展到另一个极端,则是无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文言”二字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到头来只能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却所得寥寥。案例一中对师生共同学习文言词语、句式的环节没有足够的显示;案例二中虽有词语正音、对“走”这个文言词的学习辨析内容,但相对于本课需要积累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在时间上和学习方式上还略显不足。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在此基础上才是品情感和悟思想。两个案例对文言文“言”的方面或多或少有些忽视,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文言文中的“文”和“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处理这一对矛盾,应该以诵读为基础,铺设由“言”到“文”的平台;以词语的理解、品析为抓手,架起由“言”悟“文”的桥梁。
首先说诵读,它是文言文教学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诵读能够培养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思想。案例一设计了多形式、多层次的诵读探究活动,包括: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再读文本,涵泳体味;三读文本,赏析特色;四读文本,拓展延伸;五读文本,熟读成诵。案例二则“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感知作者的思路;通过精读,揣摩文章中的精彩段落;通过研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能带着明确的目的反复诵读课文并力求熟读成诵,这对“文”与“言”的学习都是大有好处的。学生对文言文若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往往对文章的情感、神韵就能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文言文教学要由“言”而悟“文”。现在课堂上文言文教学中的“言”,多采取先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板块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如案例二就采取了这种办法(“初读正音”板块,学生初读课文,集中正音)。这在字词知识的处理上显得比较高效,但由于缺少一个由“言”到“文”的涵泳、探究的过程,知识的学习是死板的,缺乏生命力。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一课,对“甚矣汝之不惠”一句是这样讲解的:“师: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生:倒装的。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生:汝之不惠甚矣。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生:强调愚公不聪明。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生(齐声):君。师:那么智叟称愚公——生(齐声):汝。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师: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这里倒装句及文言实词“汝”的学习,和人物性格、情感的品析紧紧扭结在一起,“言”和“文”的关系结合得十分紧密。文言文教学中对重要语言知识的学习,最好放在语境中进行,如果把文章的结构、脉络比作一棵树,重要的文言知识就是这棵树上一个个的果子。我们攀树而上,攀到哪里就去品味哪里的鲜果,最好不要把它全摘到筐里再去欣赏。
对“文”的深刻探究,离不开时“言”的关注。如本文第一段中河内、河东之“凶”与末段的“王无罪岁”的巧妙照应,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背后所暗示的梁惠王的性格。以及孟子文中的“民”为什么常用“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等来代替,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两个案例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揭示,使用了一些课外的拓展资料,而师生共同对文本自身的挖掘显得单薄了些。由此看来,文言文由“言”悟“文”的学习路径,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