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施工当中道路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当中的基础,需要通过设备、材料和技术等投入来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从而不断提升道路施工质量。通过对不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路基、路面和整体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不断提升道路施工技术含量,从而实现道路施工细节控制,并在路面施工基础上进行操作,对施工重点进行掌握,提升道路施工质量。随着道路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施工质量当中的问题也是逐渐暴露出来,对于道路工程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不断提升道路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道路施工当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相应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不断促进道路施工整体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问题;措施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公共交通系统、道路系统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重要问题。道路工程是城市市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市政道路工程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来看,这一工程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市政道路施工中所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除了会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以外,也会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2道路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
2.1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施工技术是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而随着当前道路工程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水平和新的施工工艺也被逐渐应用到道路施工当中,传统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道路施工需求,因而使得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不匹配的情况出现,影响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而且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施工技术和施工要求不匹配的情况,使得后期道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影响道路施工进程。
2.2施工作业面比较复杂
道路工程当中有些由于施工现场比较特殊,使得施工作业面比较复杂,比如市政道路当中经常与其他供热、供水等管线相互影响,尤其是在旧城区当中,管线会直接影响道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管线被挖断,那么会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妊娠安全,还会对道路工程施工进程造成阻碍,影响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3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道路施工材料要达到质量要求
在道路施工材料方面,相关道路部门应该制定出严格检验施工材料的制度,并要将这些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在道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查出有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应该立即对其进行处理,一定要避免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在进行检测的时候,要着重检测水泥和钢筋,坚决不能使用没有出厂合格证的水泥和钢筋,只有施工材料通过了重重检测之后,那些合格的、符合施工材料标准规范的施工材料才能够被使用,并将不合格的、不符合施工材料标准规范的施工材料进行妥善处理。
3.2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合作
道路建设施工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单靠某个部门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各部门的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许多冲突、意见分歧等,为保证工程进度,需有效解决所发生的问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如果很难找到合适的工程技术手段,来表达设计理念,则需设计部门进行沟通,以有效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合理的修改图纸。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部门缺乏成本意识,造成原材料出现大量的浪费,从而使成本造价大幅上升,工程部门需对工作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道路工程施工防治措施
3.3.1沟槽回填防治措施
首先是领导重视,施工人员(从施工人员到班组工人)严格把关,不准带水还土,沥青块不准填入沟槽内,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撼沙方法处理。另外分层夯实,这一点必须坚持,不论填干黏土或其他材料,都必须夯实。目前人工夯实已很少采用,而又无其他措施,大多采用将填沟材料填到土基表面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好像已是唯一的方案。这种方法使道路表面密实很好,其实不然,因为即使采用了振动压路机也受到实深度的限制,有的也受宽度的约束,根本振实不了,应对于深沟槽仍采取分层的夯实,最好不要采用木夯,我们应采用轻巧方便的机械夯实工具,以解决沟槽填土夯实问题。
3.3.2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防治措施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回填质量的欠缺,想要避免这个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回填措施。据过往经验来看,当缝隙宽度 >50 mm 时,这属于中等井背缝隙,这样的情况下适宜采取灰泥填充,每层回填的厚度应当不大于100 mm,并且最好能够分层捣实。当缝隙宽度 < 50 mm 时,这属于小的井背缝隙,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砌筑砂浆进行填充,每层回填厚度也应当不大于 100 mm,并且也要分层捣实。
3.3.3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防治措施
由于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等而产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危害可以很大。首先,当所铺的层厚内的松土无法达到标准的密实度时,如果是道路很可能会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的沉陷,如果是管道,会使得其胸腔部位的土压力无法承载管顶压力及地面负荷,最终会导致管体上部产生破裂的现象。其次,当填土中夹杂块状物时,这不仅会使得土颗粒间由于相互挤紧而无法达到整体的密实效果,当块状物成为支垫碾轮时更是容易出现叠砌状况,这会使得在块状物周围留下一些空隙,很可能会造成日后的沉陷状况。
3.4增强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施工人员应该牢牢记住道路施工的理念就是质量是第一,道路施工的相关政府单位人员也应该将道路施工质量第一牢记在心中,道路施工的相关企业更应该将质量第一作为企业的文化,从各个方面狠抓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要想使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障,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道路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高,道路施工的质量也会相对较高一些。因为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是由施工人员操作完成的,操作可能是间接操作也可能是直接操作,所以城市道路建设的相关政府单位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道路建设质量第一问题,着重于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得施工人员在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要叮嘱施工人员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要有序地进行道路施工,坚决避免出现施工混乱的情况。
4结束语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道路施工当中的基础,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和管理制度等多个角度上入手,强化对道路施工的管理力度,从源头上对道路质量问题进行解决,增强道路施工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着重解决道路施工的效率问题,在短时间内完成道路施工,不断促进道路施工质量的提升,促进道路施工工程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鹏.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02-202.
[2]尹升.有关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6):217-217.
论文作者:邓伟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道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夯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