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影响学术期刊主编选用机制个例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例论文,学术期刊论文,机制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刊主编是实现期刊宗旨的主体,是期刊编辑的灵魂和核心[1-2]。主编作为期刊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期刊运作走向成功的基础要素[3]。期刊的影响力与主编的执行能力和影响力密不可分。主编的专业素质、科研洞察力和国际同行认可度是期刊发展的宝贵财富。主编的贡献保证期刊的学术水平[4]。 随着我国经济和总体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家科研创新能力获得很大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而反映和报道科技成果的学术期刊的发展相对滞后,因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成燃眉之急。学习国际高影响期刊的成功经验,了解其人员配置和办刊模式,关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在国际高影响学术刊物担任主编的情况,探讨各学科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主编的选用程序和途径,对提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启示和参照作用。 主编任用机制在确定主编时所起的作用可能比科学家本人的学术资质更为重要。本文将主要从主编的选拔和任用程序这一角度来做个例探究。共收集和整理了2012年版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中Q1区415种期刊(占当年SCI总刊数的5%)的主编(统一定义为在刊物网页上被称为Chief Editor或Editor-in-Chief的人)任用情况与刊物的主办和出版情况。 本文使用的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分区标准,即按照ISI的173个学科小类组合划分13个学科大类,把3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名位于其所在学科大类排名的前5%的期刊定义为Q1区期刊。在此基础上,对有一定代表性的几个出版机构所办刊物的主编选用情况做更进一步的调研分析,了解国际高影响学术期刊主编的选拔和任用流程,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别说明,本文“高影响刊物”即指“高影响因子”刊物。 1 主编选用与刊物的主办和出版模式 调研发现,国际高影响学术期刊主编的任命和选用与刊物的主办及出版模式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415种期刊的主办和出版模式分为2种:一是独立出版模式,即主办方与出版方为一体,如美国化学会(ACS)主办并自己负责出版发行的6种高影响因子(IF)刊物,再如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高影响因子刊物[5-6];二是合作出版模式,即主办方与出版方分离,如某些刊物由专业学会主办,但委托Elsevier、Springer等专业出版商进行出版发行。 数据表明:415种刊物中93.5%的刊物采用独立出版模式,合作出版模式的刊物较少(占6.5%)。在独立出版模式中,由专业出版商如Elsevier等独立主办和出版的刊物占到2/3,而由专业学会、大学或研究机构独立主办和出版的刊物只占近1/3。调查数据显示,专业出版商如Elsevier、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Annual Reviews、Wiley等已经招揽了全世界高影响学术期刊2/3的出版业务。 调研数据显示,各大专业出版商主办和出版的高影响学术期刊的份额有所不同。Elsevier(含Cell/Elsevier)是全球最大的高影响学术期刊出版商,在277种出版商独立出版的高影响期刊中占44%,其次是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占16%,接下来是Annual Reviews出版集团,占11%(Annual Reviews出版集团主办43种刊物,进入Q1区的高影响期刊达到31种)。 将所有可搜集到的主编选用信息与刊物的主办和出版单位信息进行关联研究发现,独立出版模式和合作出版模式的刊物在主编产生的途径、政策及导向方面有所不同,并且独立出版模式中的营利性出版商主办刊物的主编选用与非营利性专业学会、大学或研究机构主办刊物的主编选用也有所不同。下面对不同办刊模式下几种可获得相关数据的高影响刊物的主编选用机制进行个例分析,以期找出更具体的差别。 2 高影响刊物的主编选用机制个例调研 由于在刊物网页上公开的有关主编和主编换届及聘用方面的信息十分有限,我们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找出不同办刊模式下主编任用的不同之处,并更深入地了解目前国际高影响学术期刊的主编任用趋势。 2.1 营利性组织独立主办和出版刊物的主编选用机制举例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NRMCB)是Nature Reviews系列16种期刊[7]之一,3年平均IF为39.99,在生物学领域排名第一,是NPG的旗舰刊物。本调研进行期间,该刊的主编是Alison Schuldt博士。她于1999年在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做完1年博士后研究之后就加盟NPG。该刊另2位资深编辑和2位副编辑均为女性,其中3位是毕业不久的博士。在网页调查中我们发现:像NPG、Cell/Elsevier这样的商业出版公司,其高影响刊物的主编并非都由传统意义上的资深科学家担任;这些公司大胆雇佣了高学历、有研究经历的年轻人出任刊物主编,承担全职主编工作。在主编职位设置上,有些期刊甚至出现多编辑(执行编辑)、无主编的现象,由出版公司的上层管理统一介入主编角色,并进行集约化的后期制作和出版发行。编辑的角色进行了细化,科学编辑和出版编辑的职能截然分离,同时还细化出校对编辑、网站编辑、公关编辑等多种编辑角色和职位。在专业出版商这种独立出版运作模式下,期刊主编的公司属性非常突出。主编完全隶属于商业出版集团,其身份标签上不再出现某个大学或研究所,联系邮箱统一为公司企业邮箱,甚至不公布主编邮箱,在刊物网站设置网页邮件,通过网页直接输入邮件内容,进行主编和作者及读者间的交流。根据网页信息,自2000年第一本Review刊面世以来,Nature Reviews系列的16种期刊目前全部启用了专职主编,而且全部都是由博士后毕业不久的年轻科学家来担任专职主编[8]。 NPG的商业运作也体现在对主编的招聘上。2013年9月19日,我们在naturejobs.com网页上发现这个生物学领域排名第一的刊物NRMCB在招聘主编。招聘广告上对主编的工作性质定义如下:领导团队、应对变化,约稿、编稿、组织同行评议,制订刊物政策,出差、建立关系网;对主编的专业素质要求如下:具备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广博知识,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强,有杰出的领导能力,有商业头脑、很强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编辑经验,对刊物发展有创新理念,具有活力,擅长人际交流和国际会议交流。显然,NPG一流学术期刊的全职主编招聘已向富有活力的年轻博士或博士后敞开了大门,而不再仅仅是资深和权威的学术界泰斗的兼职头衔。 总之,国际大出版集团(如NPG、Cell/Elsevier)主办刊物的主编选用出现一种趋势,即多主编、专职化、年轻化,程序公开,市场竞争;但须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知名出版集团都采用了这样的新的主编任用制,像Annual Reviews仍然坚持采用由知名科学家担任“长任期”主编的传统主编选用机制。 2.2 非营利性组织独立主办和出版刊物的主编选用机制举例非营利性组织独立出版的高影响学术期刊大多集中在美国的各专业学会。下面,我们以美国医学会和美国计算机学会为例,分析这2个学会主办的高影响学术期刊主编的产生机制。 2.2.1 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美国医学会共主办10种学术期刊,其中包括其会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JAMA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号称世界4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Bauchner博士是JAMA和AMA其他9种期刊的现任主编[9]。前任主编Catharine D.DeAngelis博士在主编岗位任职11年。网页调查发现,很多学会、研究机构或大学主办和出版的刊物的主编任职时间很长,这同我国部分学术刊物情况相似。这类主编通常年龄比较大,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他们通常是兼职担任学术刊物的主编。 任命Bauchner博士为JAMA主编是其主编招聘委员会的决定。这个招聘委员会由AMA期刊监管委员会、JAMA编委会、AMA董事会和AMA高级管理人员及一个猎头公司联合成立,通过招聘程序进行聘用审议,最终确定主编人选[9]。 2.2.2 美国计算机学会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ACM)是一个世界性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专业组织,成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性及教育性计算机学会。ACM每年出版大量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期刊,有47种专业学术刊物。ACM有2种学术期刊(ACM Computing Surveys和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进入工程技术领域Q1区。调研发现,ACM多种刊物的主编采用自荐和他荐竞聘的方式上岗。 ACM对学术期刊出版非常重视,制定了一整套[10](27个在网上公开的文件)非常详细的出版政策,其中包括《主编聘用规定》[11]和《主编业绩考核标准》[12]。 《主编聘用规定》于2000年制定,2002、2009和2010年进行3次修订,主要内容包括:聘用新刊的新主编流程;聘用老刊的新主编流程;续聘现任主编流程。主编任期通常是3年,最多2届,到期前1年开始招聘。聘用过程由出版委员会(Publication Board)负责实施,组成3~5人的招聘小组。出版委员会可就资格和资质联系应聘者所在的专业委员会。对招聘小组的成员组成也有详细规定(如现任主编不可以进入招聘小组)。招聘小组须在ACM网页上公布主编招聘消息并征求公众提名候选人,在4个月内将候选人材料报送出版委员会,由后者最终裁定。新任主编和现任主编将有6个月的工作交接期。主编续聘情况下,由现任主编提出申请,并提交期刊发展报告、取得成就和未来计划。这些材料先由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审,然后提交出版委员会做是否留任的决定。 《主编业绩考核标准》在编辑组稿(学术质量、前沿跟踪、审稿原则等),刊物运作(审稿时间、印数、刊物网站更新等),刊物与作者、审稿人及专业委员会的关系,刊物创新发展(专刊、数字出版、刊物服务水平等)4个方面对主编均有要求。我国学者也对“主编业绩考核”有过研究[13],但在实际中应用的还鲜有报道。 我们认为,ACM的主编选用机制是完整、公正、严密和有效的,值得我国有关方面借鉴。 2.3 合作出版模式刊物的主编选用机制举例虽然实施合作出版模式的高影响期刊在Q1区全部415种刊物中仅占6.5%,但是,众多专业学会、大学或研究机构主办的刊物与专业出版商主办的刊物相比,存在诸如宣传推广不够、技术平台相对落后、出版力量分散等问题。此外,专业出版商不断扩大地盘[6],抢占学术制高点,他们必须依赖学会、大学或研究机构以增强刊物的学术权威性,提高刊物的凝聚力。在知识经济和全球数字出版商业大发展的形势下,可以预见,将会有更多的专业学会主办刊物与专业出版商进行合作。因此,对合作出版模式下刊物主编的产生和选用机制进行一些了解是必要的。 根据期刊主办方和出版方合作的密切程度和刊物发展阶段,合作出版模式又分为战略合作模式和商业合作模式2种[14]:前者侧重在刊物的顶层设计如功能定位、选题策划、栏目设置、读者覆盖面和出版形式等方面进行合作,多用于新刊创办时期;后者侧重在科学传播、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多用于成熟期刊的进一步推动发展阶段。一种以合作模式出版的刊物,可能先经历战略合作模式,之后经历商业合作模式,也可能是这2种合作模式并存。在不同合作模式下,期刊主编的选用理念和机制也会有所不同。根据已有研究[14]对合作阶段的定义以及合作双方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变化特点,我们推测:期刊主办方在主编选用上的话语权在战略合作阶段可能相对较大,而在商业合作阶段,特别是市场和社会媒介导向过多介入刊物运作时,专业出版商对主编选用可能更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知道,Springer出版集团与我国100余家英文期刊进行了合作出版,其性质属于商业合作模式。在我国学术期刊尚未转企改制之前,这种商业合作是松散的,主编选用仍完全由主办方决定;但随着Springer公司代表逐渐融入专业领域,扩大与顶级学术专家的联系,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一旦我国期刊完成转企改制进入商业运作,且集群化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可以预见Springer作为出版商对于主编选用将起更大的作用。 此外,我们了解到NPG主要通过2种方式创办新刊[14-15]:一是独自创办新刊;二是与相关机构合作办刊,如2006年NPG与上海生物科学研究院合作出版《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新刊的创办一方面提升了NPG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帮助集团迅速扩张,并利用规模优势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截至2014年1月,NPG已与中国地区合作出版8种科技期刊[16],其中《新发病原体与感染》(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EMI)为新创办刊物,由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和德国马尔堡病毒研究所Hans-Dieter Klenk教授共同担任主编[17]。其他7种刊物的主编也多顺袭了中国科研院所主办方的主编选用机制,只是部分增加了海外主编和国际编委[18]。NPG与我国合作出版的8种刊物的主编选用,因为处于合作出版模式的初级阶段,未能体现NPG独立出版刊物主编选用的特点,而更多体现了主办方的意愿。 3 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2012年版JCR影响因子在Q1区的几种代表性刊物(营利性机构独立主办刊物、非营利性机构独立主办刊物、以上二者合作主办的刊物)的主编选用情况进行个例调研,了解了国际高影响学术期刊主编的选拔和任用流程,分析、比较了非营利和营利性组织主办和出版的刊物在主编选用机制上的异同。基于本次调研获得的数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专业出版商(如NPG、Cell/Elsevier)独立主办和出版的高影响国际学术期刊在主编选用上表现出一个态势,即多主编,主编专职化、年轻化,主编职位纳入市场竞争,公开招聘。学术权威和研究资历不再是主编任职的首要条件。 2)专业学会、大学或研究机构独立主办和出版的高影响国际学术期刊更多沿用传统机制选定、任命或续聘主编,即由这些组织的出版委员会负责主编的学术资质认定,结合期刊的历史沿革和编委会的人员交替,实行对外招聘或直接内部审定主编人选。主编由知名科学家兼职担任,任期无严格规定。 3)合作出版模式下刊物主编的产生和选用机制与期刊主办方和出版方合作的密切程度及刊物发展阶段有关。存在战略合作模式和商业合作模式2种情况。主办方在主编选用上的话语权在战略合作阶段可能相对较大,而在商业合作阶段,特别是市场和社会媒介导向过多介入刊物运作时,专业出版商对主编选用可能更有决定性作用。 不难看出,国际高影响刊物在不同主办和出版模式下对主编的要求有所不同。在新的出版形势下,对高影响刊物主编的学术资质要求似乎有所降低,通过市场化的选用机制,高学历和有一定专业领域科研背景的年轻学者也可以胜任国际高影响学术刊物的主编;但是这种刊物主编配置成功的前提是刊物的品牌已经建立。而刊物品牌的建立,在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依靠国际知名出版集团的助力。 在我国目前的学术期刊出版体制下,对主编的选用和任命及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借鉴上述国际高影响刊物主编的选用程序。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科技期刊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学术期刊的主编队伍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站在更高的学术高度和期刊发展高度,推动我国高影响学术期刊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走向国际化。 北京印刷学院宿欣帮助收集网上数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和国际合作部领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指导。在此,一并感谢。 2015-04-07 收稿;2015-08-04 修回国际高影响力学术期刊总编辑选拔机制的个案研究_npg论文
国际高影响力学术期刊总编辑选拔机制的个案研究_npg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