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曹衡论文_曹衡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曹衡论文_曹衡

曹衡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 712000

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够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提升,真正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筑施工项目数量逐年上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型水泥材料的开发,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一技术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需要施工人员在作业时注意多方面的问题,防止工程质量问题出现。例如,在施工前首先要考察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其他客观环境因素,注意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等.施工问题主要出现在混凝土的配置、浇筑、养护方面不按照相关规范操作,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首先是水泥热化反应问题,主要表现为配置水泥不合适、不恰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强烈的热化反应,呈现内外部较大的温差,在其结构上产生裂缝。其次是温度因素,若是施工场地内外呈现较大的温差,如在夏季、冬季进行作业,则有可能因为过于强烈、反差的温度,而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再次是混凝土自缩问题,主要是在其养护期间,始终让混凝土处于恒温状态,在无法与外界充分交换水分的情况下,会相应减小该结构体积,从而出现裂缝.最后是在浇筑过程,采用锈蚀的钢筋,或在作业过程中不注意使钢筋锈蚀,导致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骨架作用,为施工安全以及建成使用安全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拌合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拌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不能够科学的掌握拌合操作,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拌合操作前,必须要对其进行试验,从而准确的掌握混凝土拌合配合比,然后才能够对混凝土原料进行科学的选择,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性能达到各项要求。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质量如何与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基于此,优化浇筑技术、提高建筑质量是施工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前期准备是浇筑的基础,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并认真清理施工现场,运用清水进行浇筑,使其表面符合湿润要求,为后续施工做好必要的准备。严格模板的尺寸,通过反复核对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规范作业,为后续的安装工作做好准备。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妥善处理,减少隐患。合理设置后浇带,确保混凝土结构和后浇带的断面形式的一致性,断面形式因板和墙的厚度来确定,如果厚度超过60cm,就可以将企口缝给应用过来,当厚度低于30cm,则运用平直缝,30~60cm之间,则采取阶梯缝。值得注意的是因平直缝的承受力能力较弱,很容易使混凝土结构变形,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尽量少用平直缝。通过对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选用受力最小的混凝土构件来设置浇筑带位置。通常把浇筑带位置选择在梁板建筑的反弯点处,剪力墙的中间位置不可以作为后浇带。

2.3混凝土振捣

1)运用插入式振捣的时候,普遍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要小于振捣半径1.5倍;轻骨料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要小于振捣半径;振捣器和模板之间距离,不能超过振捣半径0.5倍,不能和钢筋、模板进行碰撞;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深度要超过5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运用表面振捣器的时候,移动间距要使振动器覆盖已经振捣部位的边缘。

3)运用附着式振捣器,间距要根据试验做好设定,并连接模板。

4)对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可以使用加压振动方式。

5)振捣过程中,要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观察,确定没有变形,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确保浇筑构件质量,符合相应设计要求。

6)振捣器作业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混凝土不下沉,并对振动作业时间进行控制,避免超出振动需要的时间,破坏混凝土均匀性,使混凝土出现离析、泛浆。因此要严格控制好振动时间。

2.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整体质量,并且养护手段的科学合理性也能有效增强混凝土使用性能。据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使用到的混凝土膨胀剂大多都是ZY膨胀剂,需严格按照国家提出的混凝土养护规范执行,在混凝土铺砌工作结束后立即在表面铺设一层草席或是麻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量洒水便于实现最佳养护效果。同时土木工程的混凝土表面养护工作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通常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8d;第二,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相对较差,必须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做好喷雾养护工作,但若是混凝土材料具备良好可塑性则要在混凝土浇筑后的6-16个小时内进行洒水工作;第三,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始终保持连续养护状态,中间不能停止,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较湿润,否则将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成效带来不利影响。

3混凝土结构施工优化建议

3.1选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先进的原材料已经运用于施工建设中。混凝土也不例外。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以其强度大、配比方便、对周围环境污染小、防水性能好、持久耐用等优势,成为建筑业中的首选绿色混凝土材料。对绿色环保、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过程中,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基本出发点,适当添加一些矿物质,可以节约材料中水泥的用量,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外加剂的适当添加,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3.2重视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质量和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混凝土施工包括材料的选择、配比、浇筑、后期养护等多个环节,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应把质量和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始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规避因和设计不符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整体施工竣工前不得随意拆除模板,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合理控制水泥等原材料的用量,科学配比,重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工作,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通过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通过量化考核和绩效分配,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施工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长期的应用与探索,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的成熟与完善,从而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不断的提高,对土木工程质量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晓鹏,秦善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6):246.

[2]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94-198.

[3]韩旭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200-203.

[4]王敏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06):17-18.

论文作者:曹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曹衡论文_曹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