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53)
摘要:近年来,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强大支持下,配网自动化技术将现代通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配网管理运行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离线信息传输、用户信息和地理信息的有效集成,从而建立起自动化的电网运行管理系统,提高了配电工作的实际效率,减少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失误。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用化;供电系统
一、配网自动化系统
(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定义
从定义上看,配网自动化系统是指一切可以完成单一或者综合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元件或系统的总称。通常情况下,将实现配电网自动运行和管理自动化的现代信息集成系统称为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简称为配网自动化系统。从运行和管理的实际功能上看,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配网自动化运行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两大类系统中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各具特点,发挥出不同的功能。通过现代的信息集成,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运行和管理。
(2)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配电SCADA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报普、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远方控制、远方调节、计算、趋势曲线、历史数据存储和制表打印等常规SCADA功能,还具有支持无人值班变电站接口,线路动态着色、地理接线与GIS集成等功能。
②AM/FM/GIS地理信息系统:这是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础。通过GIS软件技术对电力系统基础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把DAS中实时控制和离线应用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具有空间地理环境信息和电网及用户资料基础信息的分层管理基础数据库,既能方便地进行查询和管理,又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具有地理信息的网络模型。并为DAS提供基础数据库平台,支持系统许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其他功能的实现,如调度SCADA、用户电话投诉管理TCM、用电营业管理系统、设计和施工检修管理等。
③馈线自动化FA:主要是监测配电线故障并定位、隔离故障区段,进行网络重构,自动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④高级应用软件D-PAS:它要适应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线路R/X比较大、环网接线开环进行等不同于输电网潮流的特性。它要求使用详细的元件模型,并能模拟平衡和不平衡系统,辐射型、网络型和混合型系统等。目前主要应用的有:网络拓朴、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电网安全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系统负荷预报、无功电压控制、最小网损等计算。
⑤与系统和设备的接口:在DAS系统与EMS系统之间采用两个系统的前置机进行连接;在和MIS系统、电网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接口时,采用路由器或虚拟网的网络连接,网络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DAS系统与大屏幕投影系统连接采用RGB方式接口,使大屏幕投影系统具备同步显示CRT上内容的功能。
二、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1)使全省配电网运行自动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配网像高压电网一样实现了实时监控。
(2)各项供电经济技术指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实施配网自动化范围内,IO kV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电压合格率达到99.75%,配网线损率在原来基础上又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3)实现了配网设备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共享,全面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4)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协调统一。实现了多供少损;减人增效成效显著;配网运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提高了配网设备的负载率,推迟了一次设备投资。对优质服务、彩虹工程等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同时也改善了所在地区的投资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促进配网自动化实用化的措施
(1)目前各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基本能够满足配网自动化数据处理的要求,但还需要扩大配网自动化的实现范围。配网自动化只有走出试点的状况,加大实施范围,才能体现出规模效益。主要是对数据通道的接人能力进行扩充,尤其是初期设计的配网通道。
(2)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和电力运营越来越被提升到各个电网公司的战略前沿,对末端电力用户的管理、电量的管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多的公变、专变被列人采集和监控的范围,使得配网自动化这个采集处理数据的平台逐渐丰富起来,配电变压器的采集终端的通信方式明显突出起来。
(3)目前在全省进行试点的有光纤通信、无线电台和利用公网GPRS和CDMA等,需要进一步验证各种通信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此外,需要进一步做好一次设备选型,提高配网一次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完善高级应用功能。尤其要重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及时修改和完善,重视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培训,保证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诉,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要先规划后实施:通过规划的编制,使城网改造为配网自动化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改造。
(3)搞好一次网架建设改造是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前提条件。我们把配网自动化的实施范围全部选在城市建设基本定型,城网中低压配电网络稳定,现有的网络结构不会被轻易打破的区域。
(4)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网自动化管理办法》,明确人员素质要求、各部门职责分工。
参考文献:
[1]熊明深.配网规划中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应用解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2,(11).
[2]刘献.试论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J].电子世界,2012,(6).
[3]武永强,张晓全,赵贺龙.二连浩特市区配电网的改造及效益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3,(11).
[4]马志强.我国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展望[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
论文作者:郭洪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功能论文; 网络论文; 设备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