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黄学谦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黄学谦

杭州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310005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从微观(建筑构件、建筑装饰、建筑色彩等),中观(空间布局、屋顶造型、立面造型等),宏观(旧建筑群改造、旧街区等)三个层次分析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在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中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设计应用,构件装饰,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统指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结构、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是中国民族特色建筑最精彩、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来源于中国古建筑的精华部分,主要包括有形的构件符号和无形的空间。许多传统建筑不论在空间布局,立面造型、还是细部处理上,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许多新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坡伏曲折的屋顶,找到用彩色琉璃檐饰,发现富丽典雅的天花藻井。在当下,旧城、旧街区改造也占着相当大的规模,这些改造多是用现代手法让他们重新焕发传统的精神。在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微观层次应用

所谓微观层次应用是指现代设计中借用传统建筑的各种构件、装饰、色彩等最基本的建筑构成元素进行创作。

1、1 建筑构件

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包括斗拱、基座、柱子、墙体、门窗等组成建筑整体的各个部件。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建筑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上述传统建筑构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可以说是一座用传统元素堆砌起来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的主题。它的“斗冠”造型灵感来源于古建筑的特色构件斗拱,层层向外挑出,秩序井然。如果俯瞰中国馆,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纬分明的网格架构的灵感来自于“九宫格”结构,与历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宫形成呼应。中国馆融合了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化表达的最好诠释。中国美术学院的许多大型教室的门窗则是对传统大扇木门窗进行了直接的现代化应用,使古朴的大木门窗与粗犷的素混凝土的梁板结构很好的融合。清早,当同学们踏着朝阳去上课,些许费力的推开厚重的大扇木门时,伴随着“吱嘎”一声久违的木头转动声,高大的门缝中透出一束充满希望的阳光,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动力。这种质朴悠长的空间体验让人感受到弥久愈浓的历史厚重感,久久不能忘怀。

1、2 建筑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重点体现室内,主要包括家具、灯具、天花藻井等。对传统陈设的应用不是简单地选择几件进行堆砌,而是以现代的审美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室内环境。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装饰就时时处处充满了江南韵味的影子,设计师对室内采光、天花、灯具、楼梯、坐具、洁具等方面进行了现代性设计,展示了传统元素的创新性魅力。杭州黄龙饭店则是对江南传统地域风格的重新呈现,整个外观从屋顶到基座造型是古朴大方的,饰以素雅的高级墙砖,给人以简约高贵的感觉。

1、3 建筑色彩

传统建筑色彩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的色彩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现代设计在体现民族特色时,可以把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建立自己的色彩体系。例如北京香山饭店,在色彩配置上采用白色抹灰墙面、灰砖线脚,以灰、白为基本色调,而室内则是以木、竹等材料装饰,灰白色与竹木原色的组合,既突出民族性色彩,又富有新意。现代建筑的色彩设计就是这样将传统色彩打乱再重新组合,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效果。

2、中观层次应用

所谓中观层次应用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应用空间布局、屋顶造型、立面造型等局部性传统建筑元素。

2、1 空间布局

在建筑群或大型建筑中布置若干庭院自古便是中国人理想的建筑模式,庭院与现代建筑结合,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融合,才能使建筑不再像冰冷的机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传统庭院式布局得到重构与发展,是现代建筑设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一。

苏州博物馆采用分散式布局,由六个大小不一的庭院内外串联,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主庭院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就像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一体。

杭州黄龙饭店则摆脱一般大中型宾馆的设计模式,采用在庭院群中点缀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单元间的“留白”,让自然景色“穿透”其中,使宾馆与周围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当人们的视线穿过塔楼间的空间看到细雨中的宝石山色时,感染人们心境的是传统水墨画的韵致,青瓦白墙与锃亮刀叉之间既有意境的融洽也有文化的交织。采取“留白”手法,讲究空间的穿透,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体现了一种超越建筑本身,重综合、重整体的建筑观,很好的达到了传统意境与现代理念的结合。

2、2 屋顶造型

从总体上讲,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最有特色的一部分,现代建筑为了求得民族风格,往往对屋顶部分进行重新提炼或者直接模仿。中国美术学院某学院楼的屋顶对江南坡屋顶进行了提炼,创造出既简练生动又富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式坡屋顶,获得了震撼的艺术效果。杭州黄龙饭店仅在屋顶及腰檐处采用暗蓝色琉璃坡屋顶,渗透出一种民族传统精神。而苏州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造型--飞檐翘角,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2、3 立面造型

中国美术学院某学院楼的立面造型采用“环山蜀道”模式,不寻常的采用悬斜的连廊与各楼层相连,高低起伏,构图别具一格。它不仅梳理了整个交通体系,而本身也成了建筑展品。苏州留园世家小区的入口立面设计灵感则源于当地马头墙造型和古亭形状。设计者在一榀马头墙中扣出亭子轮廓的门洞,构成了主入口立面,简约却富有新意。

3、宏观层次应用

所谓宏观层次应用是指某些片区,建筑群从空间布局、色彩、立面造型到细部处理,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手法进行处理。例如一些旧城改造为了保存传统特色,空间布局基本维持原样,对大量的建筑外立面按原有建筑风貌作恰当的整修。近年来,随着特色步行街旅游的发展,各地兴建了一批商业街,这些商业街为了吸引顾客,发挥地方特色,多采用民族的或者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其中著名的有上海的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杭州也已把多处保留较完整的老城区改造成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商业街。

杭州最著名的历史商业街当属南宋御街,它是以中山路为主,以王家巷、观音庵巷为辅的旧街道群进行改造的街区,建筑的布局延续现存传统建筑的形式,按照“应保尽保”原则,重点修缮整治御街两侧的传统民居院落和街区内传统街巷空间环境。南宋御街中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尽量符合历史风貌要求,采用实木门窗传统式样,色彩控制为黑、白、灰三色,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改造中保留了南宋御街传统的商业景观轴,加强了传统居民区的景观规划和洗马池路的绿化造景,形成南北向景观渗透,构筑了历史街区的开放空间系统和标志景观系统。

此外,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改造也成功延续传统江南水乡特色,展示了集商住、居住、休闲功能为一体的运河航运文化。改造中开辟了整体外迁过渡、部分回迁的模式,建筑采用“旧包新”的修缮办法,采用一河两街,上店下宅的自然式布局,尽量保持浙派民居的古旧风貌。保留原来的历史街道宽度,使街巷格局空间层次丰富,尺度亲切宜人。保留雕花木柱、花格窗、木楼梯等清末民初的建筑元素,为居民营造了古色古香的生活环境。

无论当下的文化精神和建筑形态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传统建筑元素总是能激发今人的审美情感,让人产生温暖的共鸣,进入一种似曾相识的美好状态。这不仅是因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更体现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中。在中国美术学院和苏州博物馆等实例分析中,我们看到这种传承与创新也绝不是对某些元素形式地生硬照搬,而是在处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上找到了他们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创新的、具有时代性又兼顾历史性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何镜堂.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建筑设计管理,2011(8)

[2]缪朴.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建筑师,1989.36(12).1990.40(3)

[3]徐可.中国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7)26(zl)

论文作者:黄学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黄学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