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论文_李瑞

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论文_李瑞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防汛办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我国土地资源辽阔,是世界闻名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的带动下,为国家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而农业经济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影响农业产量的主要因素就是水灾和旱灾。本文中笔者从当下的汛灾、旱灾发生现状出发,指出了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关键词:防汛抗旱;安全保障;减灾体系

前言: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多次较为严重的汛灾、旱灾,这为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虽然近些年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国家对于防汛抗旱减灾也越发重视,但从近些年的社会报道中会发现,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因此今后能够不断的强化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十分必要。

1 汛灾、旱灾发生原因及危害

汛灾、旱灾发生原因有很多,首先在洪涝灾害方面,在我国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如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汛灾发生几率就比较大,而西北内陆地区汛灾的发生几率就比较小。在季风气候来临时,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就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同时近些年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大量的砍伐植被、过渡的开垦农田,维湖造田、占用河道等,也成为引发汛灾的重要原因[1]。其次旱灾在我国从空间角度来看,各地均有发生可能,但是黄淮海地区发生最为严重,然后依次是华南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不同地区发生旱灾的时间有很大差异,如东北地区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而华南地区旱灾则最易出现在秋冬。当然旱灾的产生除与自然因素有关外,与人类的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也有很大的关系。而汛灾、旱灾作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危害性自然是很大的,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导致粮食减产或者绝收,从而引发饥荒。还会对房屋、交通设施造成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今后能够不断的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当下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缺陷不足

汛灾、旱灾的发生会带来较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就显得至为重要,但是很显然在本次笔者调查研究中发现,现下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2]。首先防汛抗旱减灾观念落后,缺乏超前意识,单纯的将农田保护和人民转移作为工作要点,无法从源头上更好的分析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问题。其次预警、报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的水旱灾害报警、预警范围还不够全面,尤其是一些较小流域和山村地区,监测预报十分困难,影响了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工作的全面性,致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财产伤亡。最后是灾害防治工程建设不到位,很多工程建设年代久远,已经发挥不出应有的防寒蓄洪功能,这都是今后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做出改进的地方。

3 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3.1更新防汛抗旱减灾观念

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防汛抗旱减灾观念也应该做出新的变化,若是还按照灾害来了再做出防治的观念,那么造成损失和伤亡是难以估计的。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抗旱减灾观念应该从规范的立场出发,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洪、旱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源头减少灾害的发生,才能真正的提升防汛抗旱减灾的保障水平。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宣传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深入各省市、县乡,开展全面的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宣传。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发展传播迅速,因此还可以借助媒体信息工具,扩大宣传范围,从而让更多的人民意识到汛灾、旱灾所产生的危害及自身在汛灾、旱灾发生所扮演的角色,而相信随着人民群众防汛抗旱减灾观念的改变与提升,我国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完善。

3.2建立汛旱灾害预警机制

在对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做出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县、乡及行政村缺乏有效的灾害预警手段,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笔者认为今后建立完善的汛旱灾害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如可以通过试点建立的方式,逐步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灾害预警机制,争取可以进一步的覆盖到各地的县、乡地区,真正的做到“预警到乡”“预警到村”“预警到人”,从而在完善的灾害预警机制下,提前做好面对灾害的准备。这样在汛灾、旱灾发生时,才能做出统一的部署指挥,人民群众才能反应迅速、快速转移,有效避险,从而全面的提升汛灾、旱灾抵抗能力[3]。而这是党和政府为地方百姓负责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时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3.3加强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是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虽然近些年很多地区已经完成了完成了一级山洪防治工程建设,并建立了当地了雨水情报监测系统,但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之中,还是存在着灾害防治工程建设不全的问题,为此在完善对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加强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对此笔者认为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加大资金力量投入,才能建立出更多质量安全可靠的灾害防治工程,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资金申请,从而建设更多的水库、自动雨量监测站、中继站、中心站等[4]。此外对于一些已经被破坏或者建设年代久远的灾害防治工程,应该及时派专人进行检查,做好保险加固工作,确保这些灾害防治工程功能效益可以得到正常发挥,这也是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体现。

总结: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背景下,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提体系,这对农业经济的提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之中笔者对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自身的浅见拙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上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凯.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低碳世界,2018(04):55-56.

[2]郭培生.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分析[J].居舍,2018(11):158+21.

[3]刘卓也.辽宁省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对策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8,28(03):45-47+67.

[4]李海成.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  ;  ;  ;  ;  ;  ;  ;  

防汛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论文_李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