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佟庆[1]2004年在《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各城市纷纷将城市竞争力提升作为基本发展战略以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浓烈氛围中,笔者对城市竞争力概念进行辨析和梳理,架构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到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比较中,并就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各城市竞争力的思路及对策。 在理论研究部分,在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从竞争和竞争力的原始定义出发挖掘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中心城市特征和职能的分析,明确了城市经济集聚的目的是为了扩散,扩散才能进一步增强集聚的能力,而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则恰恰在这一点上集中反映了城市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最后借鉴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倪鹏飞的研究模型——用总量、质量和流量叁个一级指标来涵盖城市竞争力的丰富内容,并由此架构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证研究部分,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筛选出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和乌鲁木齐等五座西北地区中心城市,针对其1990年以来的发展情况选择考察断面,借助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样本城市进行计量分析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指出城市只有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全面发展,在总量、质量、流量方面均衡协调,互相促进,才能有效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可将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分为叁类:发展较快的城市、发展中等偏慢的城市和发展较慢的城市。 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对这几座城市展开SWOT分析,分别就各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策略,促使其更好地完善自身、最大限度地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形成西部大开发次第有序的推进带动机制,全面辐射并带动西北地区的整体发展。

南宇[2]2013年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叁、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叁,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夏显力[3]2004年在《陕西关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群的竞争,单个城市的利益将更多的依赖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依赖于在区域范围内与其它城镇在空间组织、职能分工和网络等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区域范围内城镇间的整合与重组,建立协调型的城镇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发展模式和基本取向。世纪之交的中国城镇在产业结构、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东部沿海涌现出了一批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核心城市和围绕核心城市而形成的大都市区或城市带,而城镇密集区的关中由于受自然环境、区域发展条件、思想观念、开放程度及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相比仍处于滞后与低速发展状态,如何借助西部大开发与“一线两带”建设的良好机遇,根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重组的基本规律,运用城镇集聚与扩散功能,通过城镇体系的优化加快实现关中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对拥有区位、旅游资源、智力资源与政策优势的关中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城镇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关中城镇体系的历史演进入手,对关中城镇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考察国内外城镇密集区城镇体系发展实践,并与关中城镇体系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关中城镇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处阶段,进而围绕新形势下关中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与关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协调型城镇体系这一主题,按照“叁结构-网络化-协调化”的主体思路,从城镇职能定位与产业选择、城镇空间组织与构架、城镇等级结构协调、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机制与管治模式四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促进关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方略。全文由八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城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评述,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城镇体系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应该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由区域视角转向全球视角,由结构研究转向机制研究和调控研究,并最终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二章城镇体系内涵诠释及演变规律分析本章是全文分析和立论的基础。尽管城镇体系科学概念的提出和系统研究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格局正发生急剧变化,以城镇为支撑的区域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共享方式剧烈变动,随着产业的转移和资本的流动而发生此兴彼覆现象时有发生,城镇体系研究成果往往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

蔡竞[4]2002年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叁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叁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叁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赵海莉[5]2004年在《兰州市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城市变得更加重要,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普遍的发展问题,中国各城市政府迫切需要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争取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最快速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全面进步。 本论文结合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经验,以兰州市城市竞争力为主线,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描述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竞争力主题,首先对城市竞争力概念、内涵和特征的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界定,奠定了实证研究的坚实理论基础,然后采用字典排序法,建立了有关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选取了西部11个省会城市进行竞争力评价,通过对各城市间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找出兰州市城市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提出提升其城市竞争力的思路。 论文主体包括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竞争力的概念予以界定并对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 第二部分,兰州市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与评价。这部分主要给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对兰州市城市竞争力总体评价结论。 第叁部分,兰州市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对策研究。在以上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兰州市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指导思想、战略路径和对策建议。 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力争紧紧围绕城市竞争力这个主题,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对兰州市城市竞争力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并为相关城市政府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曾万平[6]2013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叁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叁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叁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叁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叁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肖盛峰[7]2010年在《区域核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已有的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大连市建设区域核心城市为背景,深入探讨区域核心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区域核心城市判别的计量模型和竞争力评价模型,提出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对策。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对区域核心城市的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在对核心城市、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从区域经济学、城市体系理论、都市圈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核心城市的理论框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内涵,界定了区域核心城市的概念和其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归纳总结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基本特征、功能和作用。其次,构建了“四维判别指数”和评价模型。从区域核心城市的概念出发,建立四维区域核心城市判别指数,建立了由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成的评价体系计量模型,确定了区域核心城市的评价标准,以全国7大区域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搜集大量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评价标准,确定全国7大区域的18个区域核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沈阳市、大连市、上海市、青岛市、杭州市、南京市、宁波市、苏州市、武汉市、郑州市、长沙市、广州市、深圳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以此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样本。再次,构建了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星系”模型并进行竞争力评价。依据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概念、内涵、特点和作用,构建了由经济力、集聚力、辐射力、创新力和环境力组成的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星系”模型,建立了竞争力评价体系,搜集了大量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8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逐项分析,得到2009年18个核心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北京市、天津市、苏州市、青岛市、重庆市、杭州市、南京市、大连市、宁波市、成都市、武汉市、西安市、沈阳市、长沙市、郑州市。最后,在竞争力分析的评价基础上,结合大连实际提出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构想与战略重点。分析了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环境与竞争力基础,提出了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与竞争力提升目标,探讨了大连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

赵小勇[8]2005年在《银川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表现为各个城市的竞争。因此,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国家和区域关注的焦点,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以及正在崛起的中国西部城市对此非常关注,而对于西部主要城市银川来讲,能否抓住机遇,提升城市竞争力尤为重要。 本文以银川为研究对象,首次对银川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估,架构了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银川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相辅相成的多种计算方法,得出了银川市因经济实力差、对外开放程度小、科技支撑能力弱所导致的综合竞争力处于低层次的结论,找出银川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目标、战略和对策措施。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城市竞争力的国内外理论及模型进行介绍,进而提出城市竞争力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叁级指标。 其次,对银川等13个城市进行竞争力比较分析。通过定量比较分析,对银川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如下:从总体上来看,银川城市竞争力居于第四层次,与第一层次的海口,第二层次的乌鲁木齐等城市差距明显。银川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上表现有一定优势外,在经济实力和城市集聚力等方面都明显落后。 再次,对影响银川城市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银川城市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1) 产业缺乏竞争力,经济实力差。体现为经济总量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等。(2) 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低。体现为要素流动水平不均衡,开放程度较低。(3) 服务功能和环境竞争力方面处于较高水平,但差距仍然存在。(4) 银川市人口综合竞争力弱,国民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偏低。体现为科技人员整体数量不足,缺乏高素质产业工人,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开发创新上缺乏竞争力,科技水平较低等。 最后,针对银川城市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主要是:一是发展产业集群,建好工业园区,增强产业竞争力;二要培育、健全银川都市圈,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叁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四是针对银川实际,大力鼓励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五要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打造更加坚实的发展平台;六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

格根[9]2010年在《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规划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方针政策,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我国北方延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和各项建设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同样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上有着巨大的成就。如何面对新时期,接受新挑战,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规划研究”,就是为了适应形势、解决问题、承担社会责任、知难而进的理论和学术举措,虽然笔者水平有限,但却挑战了自我能力的极限。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是一定地区城市经济社会要素的空间载体,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历来为各学科领域所高度重视,也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应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个案解剖与整体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规划进行了研究和判断。研究工具主要采用Excel、Swot和Tows分析等。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和认真地学习领会国际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学术文献,主要从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并借鉴其它学科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研究工具,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呼和浩特市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形态;分析了呼和浩特城乡(呼和浩特中心城区和郊区,下同)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发展目标;提出了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案;提供了进一步推动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实施的建议。值得指出的是,在不同的发展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城乡地域空间形态;不同的地域空间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社会效应。因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在理论上深层次研究和践行中有效地引导、协调好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的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点已被国内外城乡一体化过程所证实。该研究对于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长远发展、建立合理的发展框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对于国内同类型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规划研究,有一定的方法上的借鉴效用。

周玄德[10]2013年在《基于整合方案的新疆城市群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市间的协作相对较少,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弱。因此在认识新疆城市群现有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原则,分析新疆城市群的现实状况,结合发达省份城市群研究成果,为新疆城市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以城市群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城市竞争力、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叁个方面,对新疆城市群现状予以剖析,针对新疆特殊的地缘优势,对新疆城市群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城市竞争力分析中,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值为正值的仅有5个城市,其中乌鲁木齐市居首。在城市竞争力划分的四个等级中,乌鲁木齐市、克拉玛市均属于强竞争力层次。在城市竞争力时间变化特征研究中,呈现某些城市等级层级的升降级,但2007-2011年,城市均未能升级成功。在新疆城市中,乌鲁木齐市城市竞争力最强,具有较高等级的城市竞争力均聚集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附近,而与首府城市相距较远的地区,城市竞争力表现一般。(2)通过城市中心性强度的概念,对城市等级层级进行分析,发现乌鲁木齐市属于首位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其它城市分属于区域性次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城市规模首位律研究中,发现新疆城市的首位度指数值均高于理想值,说明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即首位度比较大,首位城市乌鲁木齐具有绝对的优势。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中,揭示了新疆第一位城市的规模在逐渐增大,模拟回归方程的斜率的绝对值均小于1,说明新疆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同时,从1991年到2011年回归方程的斜率的绝对值在逐渐变小,说明分散的力量大于集中的力量。(3)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分维值D趋近于1,说明新疆城市体系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比较集中与河流、交通干线等。分别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市为中心的聚集维数均小于2,得出了城市体系分布从中线向四周的密度是递减的,城市体系的地域分布属于集聚型。新疆城市的平均作用强度的模拟曲线斜率为正,而且R2=0.9795模拟效果比较好,得出新疆城市的平均作用强度在逐年增加,说明新疆城市之间的联系在逐年增强,但是各个城市在排序中没有多大变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 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 佟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

[3]. 陕西关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 夏显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4].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5]. 兰州市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 赵海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6].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7]. 区域核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研究[D]. 肖盛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8]. 银川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D]. 赵小勇. 宁夏大学. 2005

[9]. 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规划研究[D]. 格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10]. 基于整合方案的新疆城市群研究[D]. 周玄德. 新疆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