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本着“合作、交流”的教学思想,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在课改实验深化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新的学习方法,成为提高小学数学这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策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使得他们认识到数学的真正魅力,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1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
自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之时,至今小组合作模式已经走入了越来越多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几乎已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得小学生完成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目的,同时在这个培养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一改以往那种对立的状态向合作化开始进行转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他们需要仔细分析与阅读学习资料,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时,部分年轻教师容易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实质,从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实质性,学生过分强调小组合作形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这个过程中的真实目的;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被削弱,在原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本来应该是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将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以后,教师这种主导性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小组成员出现冲突和矛盾时,教师很难第一时间出面进行解决,则不利于矛盾的化解。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2.1以生为本,合理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考察每位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基础上来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在分组之前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按照同组异质原则进行小组的合理组建,将其分成四至六人的小组。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题来检验或者应用题来了解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从而获得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然后根据取长补短原则进行合理的小组组合,使得小组学习发挥带头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并根据不同学年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小组分组,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2.2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确定教学策略
不同的学年段其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在同一学年段,不同班级的数学层次也是不同的,而同一班级中学生之间也是存在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数学最近的发展区确定学生的数学能力生长点,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具体制定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课堂学习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可以通过设置学问卡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然后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恰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把掌握的数学知识写到学问卡上,同时将不会的数学知识也记录其上,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学生应该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使得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探讨和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在合作学习中仍旧没有掌握的数学知识点,教师要加强引导和教学,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2.3教会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学会与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学生开始不能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与他人沟通、维持人际关系的技能;个人责任感不强,大部分学生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内缺乏讨论和交流的意识与技能,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养。首先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动脑筋,而是大家一块儿想办法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往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讨论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每个成员表达想法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指导或再讨论,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次,教会学生相互信任、团结互助。每个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是有好处的。
2.4理论联系实践,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得学生实现数学新旧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感悟能力,加强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5注意教学引导工作的质量
教师的引导工作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的工作重心,因为分组合作探究主要是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强,要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正确了解知识点的同时,其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大的拓展和更好的锻炼,另外对学生进行正确有耐心的讲解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其综合素质,保证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真正作用能够得以实现。
2.6帮学生建立合作探究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学生建立合作探究的环。首先,在人文环境的构建中,教师要关注到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讨论环境,使学生能够乐于、勇于在课堂中表达自我。然后是课堂环境,对于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处理,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带入到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思考讨论,为数学知识赋予实践意义; 对于提供给学生的练习题目,要分层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层次性,循序渐进,使每位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能够参与其中。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为课堂教学增色。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积极合理的指导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能够快速的养成数学观察能力,通过比较、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实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映云. 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5)
[2] 苟庆东.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 报刊荟萃. 2017(08)
[3] 曹淑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 新课程(上). 2017(08)
[4] 秦廷祥,张涛.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恰当选择[J].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7(01)
论文作者:高荣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