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逆反心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这种心理有其独特的诱因、发生机制、心理特征,一旦产生就会极大地妨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的多样表现并探究其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克服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成因对策
一、逆反心理的含义
1.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是几乎对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均持否定、怀疑的态度,习惯性的怀疑主义。
2.违拗病、抗拒性,一种拒绝做所要求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的倾向。
此处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归结为心理状态,又归结为行为。国内多数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
二、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1.突出自我。逆反其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心理学界将逆反心理称为“心理上的阻抗”,指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方面的自由被剥夺时而自发地激发出来的一种抗拒心理。一般情况下,逆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人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保护自我或突出自我,并在内心筑起一道“防感染层”。
2.情感逆反。就心理构成而言,逆反心理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态度范畴,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对信息的情绪体验是逆反心理的内驱力。所以说,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构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3.行为逆反。部分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和鼓励的内容不以为然甚至有时故意反其道而为之,具体表现为对学校所提倡的偏不践行,而对学校所不提倡、不允许的东西却偏偏去“尝试”和“对着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
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因素。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与否。从目前来看,一方面,有相当多的教师难以做到“晓之以理”。他们本身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的透彻理解,知识结构不完善,讲授过程中不能发挥真理的力量,这种情况使部分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教师人格力量削弱,难以树立威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的教师经不起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同时处理问题不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缺乏平等意识。
2.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的缺陷。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机制都是通过统一考试,依据分数来判断学生的政治及道德水平。虽然这种外在的强制性机制是促进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单纯强调外部机制的强制性反而会对学生主观的学习动机产生损害。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拿高分,与自身素质的提升关系不大,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思想政治课漠不关心,产生厌烦情绪。
3.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因素。高中生的社会地位是比较特殊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出现异时性,处于向成人过渡的不稳定状态。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强心理、好奇心理和对抗心理,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渴望通过自己的自主选择确立与自己相适应的价值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性很强,往往对教育对象施加统一的标准。因此,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利受到威胁、触动时,就可能产生对抗甚至逆反心理。
四、逆反心理的教育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重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培养,忽视了个性品质、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检讨自己的行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真正做到“学为师范,行为世范”。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逻辑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3.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1)方法上,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互动转变。(2)方式上,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4.提升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逆反心理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要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必然途径。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我,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不足,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其深刻体会到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管理对其成长带来的帮助,消除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抵触与对立。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引与教导,做到“教而不训”、“引而不发”,在不触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完成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树林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根源、作用和对策[J].中小学教育, 1994,(6)。
[2]李艳波 对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内蒙古教育,2009年,第7期。
论文作者:刘昕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逆反心理论文; 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自我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