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分析论文_杨蓉

阅读与悦读——《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分析论文_杨蓉

杨蓉 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9900 

摘 要:本文以案例为载体,阐释了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总结了真正的阅读是全身心投入,调动口、眼、手、心等所有感官全情参与,让学生有所收获,获得阅读的愉悦。让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实现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 悦读

前段时间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堂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韵文,读来朗朗上口。韵文讲的是下雪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雪地里走过,留下了各不相同的脚印,仿佛一幅美丽的图画。青蛙之所以没参加是因为他正在洞里睡大觉。韵文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观察、思考、了解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下面呈现出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再附上本人的思考与大家共勉。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孩子们,冬天来了,瞧(出示雪景图):“下雪啦,下雪啦!”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生: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师:那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生:非常快乐、开心、高兴。师:(出示堆雪人等图片)是啊!下雪的时候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滑雪,多开心啊!有一群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题。)(评析:情境教学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条件。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利用课件播放雪景图,引领孩子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孩子沉浸于下雪的氛围,把激励与情感带入课堂,做到课伊始,趣即生。)

二、学习课文

1.引入课文第3句。(1)教师范读,学生找找是哪几种小动物。师:现在听老师读一遍课文,你们在课文中找出是哪些小动物来了?生: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来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图片。)(2)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那它们分别画的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找出答案,用笔画出来。(有了前面老师的范读和看了老师贴出的小动物图片,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大家读得很投入。)(3)教师指着图片,学生读文。(这次学生读得更投入,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起来。)(4)图文结合,朗读感知。师:为什么它们画出的画不一样?生:因为它们的脚不一样。师:对!它们的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来,我们仔细观察(相机出示四幅动物图)。引导学生读课文。(5)多种形式的读。①老师问学生答。②男女生交叉读。③男女生赛读。④学生闭着眼睛读。⑤阅读拓展。师:孩子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可能还会有哪些动物会来?他们来了,会画什么?生:小猫的脚印像梅花,牛的脚印像桃心,猴子的脚印像小孩的脚丫,猪的脚印像剪刀,鹅的脚印像雨伞,梅花鹿的脚印像树叶。师:孩子们,瞧!这儿又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呢?(出示图片指名回答)生:大象画烧饼,小羊画剪刀,老虎画梅花,小牛画桃心。师小结: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动物也是小画家,这需要孩子们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评析: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老师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文本,再从文本走向生活,让语文教学紧紧联系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2.学习第4句。师:孩子们,我们要是画画得用颜料、用笔,小动物们需要吗?它们是怎样画的?生:它们不用,它们是用脚踩。师:它们可真能干!我们来夸夸它们吧!(师指着句子,学生读。)

3.学习第5、6句。(1)引出青蛙。师:是啊!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还有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生:是青蛙。(2)出示多媒体课件,齐读第5句。(3)老师指导读出疑问语气。(学生读的语气上扬,问得很好。)(4)了解冬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那小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呢?它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生:它在洞里睡着啦!师:咱们来分角色读写青蛙的那两句好吗?生:好。师:老师问,你们答。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它在洞里睡着啦。师:交换一下,你们问,老师答。生: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师:它在洞里睡着啦。小青蛙真奇怪,大家都在画画,它居然睡懒觉,我们快去叫醒它,好吗?生:不行,它在冬眠。师:你知道什么叫冬眠吗?生:冬眠就是在冬天睡大觉。冬眠就是在冬天躲起来不吃不喝。师:对,冬眠就是有些动物为了在冬天躲避寒冷,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进食和运动,有的甚至不吃也不动。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生:有熊、蛇、刺猬、蜗牛、松鼠。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看来课下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课外书,都是爱读书的孩子。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奥秘,需要孩子们慢慢去探索哦!(评析: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出示画面,学生根据情景背诵课文。(学生们背诵得正确、流利,还有感情。)

2.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加上音乐表演。(孩子们很有表演天赋,动作优美而且能表现出不同动物的特点,整个过程大家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评析:背诵、复述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此环节赋予朗读以情趣和意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四、总结全文

1.说一说:孩子们,学得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填空帮助孩子说。)

2.今天回家去画一画小动物们的脚印吧!(评析:简单的小结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孩子们揣着好奇走进文本,最后又带着思考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五、总评

阅读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快乐。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全身心投入,调动口、眼、手、心等所有感官全情参与,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才能让读者获得阅读的愉悦。阅读也就不再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也就成了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本堂课,老师的阅读教学做得很好。

1.重视范读。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可以让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更加直接地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随着教师精彩的范读,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都会像清泉流淌于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低年级孩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很差,课文朗读时要读正确和流利很容易,但是要读得有感情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老师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老师让孩子们边读边勾画,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明白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良好的读书好习惯。

3.重视朗读。课堂上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既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又培养了朗读能力。

4.注重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先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在此过程中收获阅读的快乐。

总之,老师采用多种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以读为乐,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这种“悦读”让教学活动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唐英 加强阅读教学 创设鲜活课堂[J].科学咨询(育科研),2017,(09)。

[2]谢孟瑶 徜徉阅读,闪烁思想火花——从哲学角度研究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J].智库时代,2017,(08)。

[3]卢艳玲 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5,(23)。

注: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重点课题“生命课堂视域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主体性发展策略研究”专项成果。

论文作者:杨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阅读与悦读——《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分析论文_杨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