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荣 王素美 秦军军 张海燕 唐红玲 陈芳 赵亮 尉巍
(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700)
【摘 要】 :目的:对采用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02月里收治的AML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在常规化疗药物的基础之上联合DC-CIK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常规化疗药物。经过治疗之后,比较缓解率、缓解时间,非血液学反应。结果: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发现,早期总有效率在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组的缓解时间、 非血液学反应均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AML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提高患者缓解时间、减轻非血液学反应等明显优势。
关键词:AML;DC-CIK;总有效率;缓解时间;非血液学反应
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 CIK)[1]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 它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γ-干扰素(interferon, IFN)和CD3 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 故又称为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 NK)细胞样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 DC)[1]是目前所知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 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性的抗原免疫反应, 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 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本文就DC-CIK 治疗AML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1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01月至2016年02月里我院收治的AML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6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7±5.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7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3±5.7岁)。入组标准:均为骨髓细胞学,流式检查确诊的AML患者;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肺功能基本正常;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脏及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不能配合治疗及无法评估疗效者。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
1.2.1 治疗时机 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按标准进行诱导+巩固治疗,第一周期化疗结束后无论是否缓解,研究组在第二周期化疗前开始DC-CIK治疗,采血时间为化疗前,回输操作在化疗结束48小时之后进行。连续三周期之后每三月1次持续一年,第二年进行2-3次DC-CIK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行DC-CIK细胞治疗,单独常规化疗。
1.2.2 临床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症状、体征并记录。化疗结束后第14-21天复查骨髓象,缓解后每月复查查骨髓1次乘以6次,以后每三月复查骨髓。
1.2.3 疗效评价:临床疗效评估按文献【2】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总有效率(OR)为CR和PR率之和。两组病例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2.4 随访:所以患者随访至2016年2月或患者退出研究或患者死亡。每月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10(3-23)个月。
1.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对不同组别间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理特征: 30例AML患者进入临床试验,按FAB分型:M0 2例,M1 4例,M2 6例,M4 15例,M5 3例。诱导方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阿糖胞苷),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2.2临床疗效评价
对二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见表1、2。随访24个月,两组间在早期6个月内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非血液学反应均比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AML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延长患者缓解持续时间、 减轻非血液学反应等明显优势。
3 讨论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白血病细胞因分化障碍、增殖过度、凋亡受抑等机制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并大量积聚、浸润多种组织器官,正常造血细胞减少。AM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类型。肿瘤患者体内本身免疫细胞无法对肿瘤细胞的疯狂增长进行有效的抵抗,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其受到自身免疫抑制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生物治疗手段从患者体内将一些免疫细胞抽取了出来,在体外扩增、激活等操作、从而一方面显著增加其细胞数量,另一方面极大提升抗肿瘤活性,将这一抗肿瘤效应向患者体内回输一方面对肿瘤复发及转移性进行有效抑制,另一方面又不会对患者自身的正常细胞造成伤害,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研究发现,DC 与CIK 细胞共培养使得二者表面分子发生变化,增加了其表达,可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增强CIK 细胞靶向性和杀伤活性[5-6]。
CIK细胞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并可杀伤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回输体内后可继续分裂增生而无需外源性细胞因子维持作用,回输治疗不良反应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而被认为是新一代过继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7-8]。DC是一种专业性抗原呈递细胞,通过呈递MHC限制性肿瘤相关抗原肽激活肿瘤杀伤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抗原诱导的DC较未经同一抗原诱导的DC更有助于激活体内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活性;同一个体外周血来源的CIK和DC共同培养后,CIK的增殖倍数和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均显著增加[9-10]。DC-CIK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抗自体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本文通过对15例接受化疗的AML患者输注DC-CIK细胞治疗随访观察提示,对AML患者采用DC-CIK细胞输注治疗联合常规化疗能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发挥免疫细胞杀瘤活性,有着提高患者持续缓解时间、减轻非血液学反应等明显优势,提示该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1]黄刚, 薛重重.CIK与DC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7):758-759.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1-134。
【3】李建勇 徐卫 刘鹏 孙雪梅 曹祥山 徐艳丽.血液病学临床处方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5
【4】刁定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术后化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5] 李曼, 王春, 陈宝安,等. DC 与CIK 共培养后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 2005,20(5):465-468
[6] 张阳, 张连生, 曾鹏云,等. DC-CIK 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1, 18(4):404-408
[7] Linn YC,Lau LC,Hui KM.Generation of 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s from leukaemic samples with in vitro cytotoxicityagainst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leukaemic blasts[J].Br JHaematol,2002,116(1):78-86.
[8] Büchler T,Michalek J,Kovarova L,et al.Dendritic cell-basedimmu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J].Hematology,2003,8(2):97-104.
[9] Mohty M,Olive D,Gaugler B.Leukemic dendritic cells:potential for therapy and insights towards immune escape byleukemic blasts[J].Leukemia,2002,16(11):2197-2204.
[10]Costello RT,Rey J,Fauriat C,et al.New approaches inthe immunotherapy of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Eur J Haematol,2003,70-(5):333-345.
论文作者:张玉荣 王素美 秦军军 张海燕 唐红玲 陈芳 赵亮 尉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血液学论文; 肿瘤论文; 抗原论文; 免疫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