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_中西部地区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_中西部地区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新思路论文,新机制论文,新办法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国后西部开发的历史进程

(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西部开发:以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国防生产科研基地为重点

在50年代,“一五”计划的156 项援建项目和国内配套项目中有相当数量是配置在西部的,奠定了西部地区起步工业化的基础。在60和70年代,国家在西部许多省区进行了“大三线”建设,进一步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

1953年,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进行了以苏联援助的“156项”,以及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共计694项限额以上的重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项目布局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其中西北地区占项目总数的22%,仅次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居榜首,占37.3%),西南地区占项目总数的7.3%,整个西部地区占项目总数近三分之一。 这些项目建设初步奠定了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基础。“一五”时期的项目设置上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兴建的项目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部分重型加工工业项目,使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就带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点。

“三五”时期,鉴于当时国际环境和我国周边形势的变化,国家作出了按一、二、三线进行战略整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战略大后方的决定,从而形成我国经济布局的一次战略性大转移。“三五”时期,三线地区占全国投资比重高达52.7%,重点是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五省和山西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等地区,其中四川占全国的投资比重高达13.6%。而“大三线”以外地区,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在整个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三线地区投资20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400多亿元,占当时全国固定资产总额的1/3;形成了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科研生产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进一步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

纵观80年代以前,西部开发经历了两次投资高潮,建成了一批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但是,80年代以前的西部开发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集中投资和直接配置资源进行的,没有着力于培育地区经济增长机制和发展功能,经济效率低下,市场发育缓慢。虽然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建设,在西部建成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但因其与当地的工业基础脱节,技术和产品配套主要与区外进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方经济和广大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

(二)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西部开发: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帮扶农村脱贫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进入80年代后,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1993年中央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摆脱贫困给予倾斜。1993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从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着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同时,鼓励东部地区通过横向经济联合和对口支援,帮助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8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六五”计划开始,国家投资重点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同时在沿海地区起步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六五”时期,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47.7%,比“五五”时期(42.2%)上升了5.5 个百分点(见表1)。“七五”时期,国家按东、中、 西部的序列安排投资重点,投资的地区配置进一步向东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比重达到51.7%,比“六五”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中部、 西部比重继续下降。“八五”时期,东部地区投资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54.2%,比“七五”时期又上升了2.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对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实行优惠政策,使沿海地区的投资边际收益明显提高,吸引了内地生产要素大量东流,使东部地区受益程度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时期,国家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

表1 各五年计划时期东、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比重*

53-57

58-62

63-65

66-70

71-7576-80

"一五" "二五" "调整" "三五"

"四五"

"五五"

东部 36.938.434.926.9 35.5 42.2

中部 28.834.032.729.8 29.9 30.1

西部 18.022.025.634.0 24.5 19.9

81-85

86-90

91-95 96-98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前三年

东部

47.7

51.7 54.2

52.5

中部

29.3

24.4 23.5

23.2

西部

17.2

15.8 14.7

15.6

资料来源:1950—199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东、中、西部的数字总计不等于100.0,因为有些固定资产投资未划入地区内,如统一购置的运输工具等。

1.在西部地区继续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同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六五”和“七五”时期,主要在陕北进行煤炭—电力项目建设;在黄河上游、乌江干流和澜沧江等水能资源富集地区,建设一批水电站;在甘肃、云南等地开辟新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在云南、贵州建设磷矿工程。按照“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对西部三线企业进行了搬迁和技术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三线企业选址不当的问题。“八五”和“九五”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如南昆铁路工程、兰新复线工程、成昆铁路电气化工程、西安至成都光缆工程、西兰乌光缆工程、二滩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山西、内蒙古、陕西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等,特别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更是一项投资规模巨大的跨世纪工程。这些项目建设,初步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为大规模开发西部奠定了基础。

2.推进西部地区沿江、沿边和省会城市对外开放,初步改变西部地区封闭状况。进入90年代后,国家实施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开放战略。1992年6月、7月, 国务院决定开放重庆等长江沿岸6 个城市, 1995年初又决定对三峡库区实施特殊优惠政策,推动长江上游地区对外开放。1992年3月起,先后开放13个边境口岸城市。 沿边地区对外开放,使西部沿边地区从远离国内外市场变成联结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中介桥梁,促进了沿边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繁荣。1992年中期,国务院还批准开放西部省会(首府)城市,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窗口和辐射功能。这些措施为改变西部地区的封闭状况,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创造了条件。

3.对贫困地区和落后地区实行扶持政策,加快农村脱贫步伐。从“六五”起,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先后设立了“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三西地区(甘肃的定西、河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专项建设基金”,从1985年起,国家银行每年发放专项贷款、低息贷款和贴息贷款,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1984年开始实施“以工代赈”计划,扶持贫困地区建设水、电、路和农业基础设施。80年代后期,国家扶贫战略从单纯4L贴贫困地区财政、救济贫困人口的外部输入型转向以区域经济开发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八五”时期,大幅度增加了扶贫资金、政策性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国家共安排以工代赈资金249亿元,包括江河治理100亿元,贫困农场专项5亿元, 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款144亿元。1993 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从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着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 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从1996年起,国家建立了扶贫专项资金。同时,国家还组织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如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云南、宁夏,全国支援西藏,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鼓励东部省市与西部省区开展横向联合和技术协作,对口帮扶落后地区。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横向经济合作,鼓励东部地区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国家有关部门还实施了旨在促进东西部联合的计划,如农业部组织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中国轻工总会组织的“东西携手工程”、全国工商联组织的“光彩事业计划”;组织中央各部门、社会各界、发达省市对落后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等。

总体上说,80年代以后国家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建设基础设施,帮扶农村脱贫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较快增长。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显著加快,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扩大,东部GDP 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50.1%提高到1990年的52.4%、1995年的57.7 %和1998年58.3%;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 年的15.6 %提高到1990年的15.9%,90年代后则持续下降,1995年为14.0%,1998年下降到13.9%。人均GDP,东部与西部相比,由1978年的1∶0.52(以东部地区为1)扩大到1995年的1∶0.43和1998年的1∶0.42。(见表2)

表2 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和人均GDP

19781990

GDP占全国

人均GDPGDP 占全国 人均GDP

(亿元)(%) (元) (亿元) (%) (元)

全国3624100.00 376 17681 100.001564

东部1816 50.11 486 9264 52.391979

中部1243 34.30 339 5609 31.721388

西部 565 15.59 254 2808 15.881087

19951998

GDP占全国

人均GDPGDP 占全国 人均GDP

(亿元)(%) (元) (亿元) (%) (元)

全国58260

100.004810 82933 100.00

6645

东部3361557.706777 48314

58.25

9522

中部1649528.313762 23126

27.89

5252

西部 814913.992945 11493

13.86

403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三)9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部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九五”和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高到具有全局意义的高度,这在历次五年计划中还是第一次。在“九五”计划中,国家调整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九五”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包括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

1997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批准重庆设立直辖市, 这一举措对三峡库区的开发建设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进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开始显现,针对事态的变化,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增发1000亿元国债,配套增加1000亿元银行贷款,专项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乡电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央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项目的投资占全部下达计划投资的62%左右。特别是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增长31.2%,比东部地区快14.9个百分点,对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九五”前三年,西部与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差距有所缩小,1997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增长率之差已经缩小到1个百分点。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特点、新思路、新机制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把西部大开发作为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与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统筹起来考虑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十个省区市,国土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6 %;人口2.8亿,占全国的23%。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无一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仅对于现阶段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会影响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把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经过建国50年的建设,特别是近20年的改革开放,西部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大部分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加快开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近两年,在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中,较多地增加了西部地区的投资,对改变这一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总体上说,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潜在市场转换为现实市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不仅能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释放出来,还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

(二)在开发体制上,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改变以国家为单一开发主体的体制,广泛动员和引导各类经济主体参与西部开发

在新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要有新体制、新办法、新机制。从我国前几次对西部开发的情况看,基本上是以国家为单一开发主体,主要通过国家投资兴办工业和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西部。这种开发体制对于基础差、底子薄的西部地区,是必要的。今后的开发也需要国家继续给予支持。但是,应该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开发方式赖以存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复存在。在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下,政府占有的投资比重大幅度下降,已无力在地区开发中大包大揽。如果仅有政府单一投资主体的积极性,缺乏多种经济主体的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局面就难以形成。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来看,要发展得快一些,必须有广泛的经济主体参与。

西部大开发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的作用,改变以往单一依靠政府投入的做法。政府主要是搞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在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对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健性意义的工程。开发西部地区,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定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政策,充分调动西部地区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和筹措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新的地区开发体制。西部大开发还要适应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动员和引导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特别要在吸引内资和沿海发达地区投资上开辟新渠道,开创新局面。

(三) 在开发战略上,要由传统的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转换,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加注重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下,资源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国内由于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继续依靠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已经越来越难走下去了。西部大开发必须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和粗放型开发矿产资源的做法,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战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开发方向,培育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由传统的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转换,也是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在大部分领域出现买方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因素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而是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靠大量消耗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大开发还必须改变盲目扩大生产能力的做法,着眼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开发效益,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

(四)在开发模式上,要由传统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向可持续开发模式转换,更加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呈加剧趋势,不仅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传统的不计成本、不顾生态环境地粗放型开发模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潮流,必须转向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硬约束的可持续开发模式。

实行可持续开发模式,就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位置,严禁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保护长江、黄河源头和上游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不仅造福于西部,也造福于全国。只有实行可持续开发模式,才能得到下游地区的支持,才能得到全国的支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抓住目前我国粮食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采取以粮食换森林和以粮代赈的做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再造西部的秀美山川。

(五)在开发时序上,要分阶段推进,近期主要是搞好规划,打好基础,扩大特色农业、旅游业,以及优势矿产业和工农业产品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抓紧研究方案、步骤和政策措施,又要作好长期奋斗的充分思想准备。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实施。

近期主要是搞好规划,打好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人力资源、旅游等领域的开发建设,扩大特色农业、旅游业,以及优势矿产业和工农业产品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就业岗位。中长期则要着眼于提高自我开发能力和建立良性开发机制,明显提高各方面投入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倔起和社会进步,经济总量比重趋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走向富裕。总之,要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下世纪的艰苦奋斗,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

(六)在开发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地区,根据各种类型区的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开发战略和对策

西部地域广大,各地差异性较大,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突出,西南地区可利用土地短缺;各省区又各有特点,云南生物资源丰富,四川加工工业相对发达,陕西高技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新疆“一黑一白”已初步形成优势等等,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开发中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开发战略和对策。

就现阶段而言,可针对几种主要类型区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中心城市地区,要发挥其经济实力较强、投资环境较好、人力资源比较集中的优势,培育其辐射和扩散功能,使这些城市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依托和支撑点,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基地和策源地。对于老工业基地,要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对于资源富集地区,要合理开发市场前景较好的资源,与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提高开发效益。对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增大扶贫开发强度,继续采取以工代赈、以粮代赈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贫困地区的基本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建设,加强生态治理,退耕还林还草。

三、西部大开发要充分认识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一)与改革开放20年东部地区快速发展阶段相比,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80年代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时,正处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国际市场扩张阶段,东部地区可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幼稚产业受到国内市场尚不开放的自然保护,以及国家给予东部地区优惠待遇的政策保护。以亚洲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大调整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势趋缓,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尽管现在亚洲国家已基本从危机中摆脱出来,但初步判断,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慢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同时,西部大开发在起步阶段就可能面对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提高,西部地区在发展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幼稚产业时,将直接面对更加开放环境下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加入WTO进程的推进,也使得国家继续实行各种优惠政策的空间不断缩小。

(二)我国工业化水平扩张模式存在的条件基本消失,西部大开发将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挑战

东部地区工业化主要是通过大规模发展消费品工业和加工工业总量扩张推进的。这种水平扩张模式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消费品市场的供不应求,以及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不足。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通过扩大投资,多上项目,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买方市场的出现,这种水平扩张模式赖以存在的条件基本消失。西部大开发将面对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产业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这正是西部地区的薄弱环节。西部地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而离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去强调较高的增长速度,又会加剧生产过剩和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如何处理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要面对的一个突出矛盾。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西部大开发依靠改革释放动力的难度加大

在改革初期,体制和机制调整主要是围绕增强经济活力,形成激励机制为主;而改革进入攻坚期后,在继续保持激励机制的同时,重点是形成风险责任约束机制和新的资源配置机制,例如企业的淘汰机制、发展创新机制和市场配置资源机制。这些改革将涉及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职能、宏观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等一系列领域的深层次问题,西部大开发依靠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难度比改革初期明显加大。

(四)西部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推进工业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

作为欠发达地区,西部需要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但是西部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长期以来实施的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已经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恶化态势,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如何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西部大开发面对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五)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但是各方面对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成效的期望很高

西部大开发作为跨世纪工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战略实施的效果只能逐步显现出来。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摆脱落后局面的心情非常迫切,希望建设一批项目,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尽快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各界也都希望通过战略的实施,在短期内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因此,如何处理好循序渐进的开发与争取跳跃式发展关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矛盾。

四、西部大开发要三方面形成合力

(一)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在政策和投入上积极扶持

西部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欠佳、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近期需要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进行大力扶持,而且扶持力度应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交通、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信、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建设,适当超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要加快打通西部地区与中部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以及通江达海、连接周边国家的运输通道。近期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机场、管道,以及通信、广播电视、电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要增加投资额度、贷款规模并提高政策性贷款比重。要研究制定支持性投融资政策,如建立西部大开发专项基金,发行长期债券或其他方式融资,在政策性金融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关系西部大开发的全局。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要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开发长江、黄河上游,以及塔里木河、疏勒河、柴达木河、黑河等流域的水资源,加强地下水的勘探和科学开采,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设施。

2.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呈加剧趋势,不下决心改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就难以改善,西部地区开发就难以推进。

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要做好植树造林、绿化荒漠、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等工作。要加大长江、黄河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坚决禁止砍伐天然林。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决禁止新的毁林毁草开荒。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要加快恢复植被。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换草。国家要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把退耕还林(草)目标具体化,抓好试点示范工作,并逐步推广。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关系到培育西部地区新的经济优势。国家要鼓励西部地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提高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要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着力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有市场、有优势的企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4.加快教育普及和科技进步,把发展教育科技作为开发的战略重点。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从长远看,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金和项目,而是缺乏人才和知识。因此,发展教育科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要适当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西部地区群众享有的基础教育,逐步接近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也要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增加投入,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各类人才。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并积极吸引外部人才参与西部开发和建设。

5.实行更灵活的开放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西部开发。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规模都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省份相比也有较太差距。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必须创新开放模式,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到西部投资。要放宽吸引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条件,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投资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同时要鼓励沿海地区企业到西部投资办企业,或承包经营管理企业。

6.以三沿地区(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地区)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不能齐头并进,同时起步,而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突破,选择一部分地区重点开发建设,进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开发。从现阶段看,西部大开发要以三沿地区(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地区)为先行起步区,优先开发。可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发展出口导向的产业和产品。在沿江、沿铁路干线城市和内陆航空港有选择地增设口岸,促进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开发旅游资源,允许重要的旅游设施引进外资,加快开发建设进度。

(二)西部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西部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断增强自我开发和发展能力。

1.实施市场导向型开发战略,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安排重点发展领域,转变一讲开发,就要上大项目,搞重化工业的传统做法。实现这一转变,要求西部地区企业能够发现市场、创新技术、开发产品、培育品牌,能够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西部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是通过开发和加工无法确立市场优势的,就要放弃对这类资源的的开发和项目建设。那种不管开发效益如何,有水快流的开发思路也要转变。

2.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以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西部各省区之间资源条件、工业基础、技术水平差距很大,就某一个省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一般不如东部省区,但在某些资源、某些领域还是有比较优势的,只要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就能取得较好效益,促进资本积累,为经济起飞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的。西部有不少省区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关键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选好突破口,形成良性发展机制。西部各省区在制定“十五”计划和至2015年规划时,要根据本地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好一至几个重点产业,这些产业要真正能够占领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成为地方资本积累的来源,或者能够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素质,要避免面面俱到,扶持重点过多,或资金投入的分散化,改变“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景气,什么都不成气候”的现状。

3.积极开辟“第二战场”,培育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各类经济主体。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战场”,大力鼓励和支持包括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及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内的各类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的经济主体,发挥其经营机制灵活,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强的优势,活跃和发展地区经济。要从政策待遇和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给予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平等待遇,以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投入西部开发的积极性。

4.加强联合协作,把各省区的某些或单个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整体优势。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西部各省区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联合协作,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共同建设对外通道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开发合力。西部地区,就某个省区而言,要与沿海发达省区竞争,力量都显弱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强化整体优势,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鼓励和引导东部、中部地区和社会各界支援西部地区大开发

东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已大大增强,特别是中央对沿海开放地区实施多种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得益较多。东部地区有能力、有责任支援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在新的经济体制条件下,支援与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主体形式是“互利互惠”式的,而且应该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总原则下,更多地提倡和鼓励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联合协作。西部大开发近期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设备和技术也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能够生产和开发的,这就为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增加生产,缓解设备闲置,提高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东部和中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1.进一步发展东部、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联合协作。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发展以技术转让、人员培训、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开发等形式多样的联合协作。

2.西部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配套服务。在投资立项、企业所得税征管、投资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优惠。

3.继续组织发达省市对西部落后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

标签:;  ;  ;  ;  ;  ;  ;  ;  ;  ;  ;  ;  ;  ;  ;  

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