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存在容易给施工工作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和威胁,针对这种软土地基的处理也就显得极为必要,结合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表现,了解其存在的不利于施工建设的因素,进而选择恰当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优化,最终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施工可靠性效果,因此,本文就重点针对市政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及论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是其重点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是市政施工中的难点部分,下面本文就针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而对相应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探索,为市政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帮助。
1、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特点分析
软弱地基一般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在这样的地基上,其工程的稳固、质量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因其对整个工程稳固影响较大,施工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否则,会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为后续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软弱地基的具体特点就是软,对之处理的目的就是区分情况,采用换垫层、预压、强夯、灌浆等方法对其进行硬化处理,已提高其承载力。软弱地基由于形成原因不同,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1)软弱地基一般土粒分散,内部空隙较大,凝聚效果较差。建设施工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一遇较明显的外部压力作用,必然导致地基结构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严重者还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市政工程效能的发挥。(2)软弱地基土质结构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含水量高,这在淤泥、淤泥质类土质地基中表现尤其比较突出。较高的含水量的地基具有较为明显的流动性。由于土壤间的摩擦力偏低,土质稳定性的较差,极易导致自身结构变形,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稳定性及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3)承载力不足。软弱地基自身不可克服的“软”的特征,大幅度降低了其土质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这种地基上进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极易导致因其承载力不足而降低市政工程质量,影响其使用寿命。尤其是对教育、医疗卫生、少儿活动中心、影剧院的人流密集,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软弱地基的威胁更为突出。因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如果遇软弱地基结构,必须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方法进行加固处理,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切实提高地基承载力。以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效果,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稳定性、牢固性和安全性。
2、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在市政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应用
2.1强夯法
针对软土地基内孔隙很大的情况,相关的强夯法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该种施工技术的使用重点是针对相关的软土地基采取持续夯击的手段来处理,通常是选取一些机械设备和重锤来施工,把重锤吊起到一定高度,再促使其自由下落,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必要的冲击力,针对软土地基得到一定的夯实效果。在目前的软土地基实际施工过程,较为常用的重锤重量保证在10~40t范围以内,对应的起吊高程在10~40m以内,具体的施工数值能够按照软土地基的相关特征及表现来进行科学设置,促使其可以得到很好的夯实效果。对于该种强夯法的具体使用来说,其操作非常方便,不用进行太过复杂的施工操作,施工难度非常小,且在那些砂性土和杂填土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应用,夯实效果也非常理想。在使用强夯法的时候,要求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展开重点检控,从夯实的频次上进行有效协调,确保其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施工价值。基于这种软土地基施工方法的使用来说,其在施工建设中要求紧密关注对噪声情况的管控,特别是针对一些周边人群非常密集的市政施工项目,更加需要全面做好噪声防控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置换法
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科学处理,还能够使用置换法来操作,该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原本的一些不满足市政工程建设要求的土壤实行置换处理,防止其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从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上来说,其操作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可以有效提高原本地基框架的承载水平,但就具体操作环节来说,其具有的施工作业量是很大的,尽管操作比较便捷,但要求很多的作业量来执行,特别是针对那些施工现场周边不存在有效置换土壤的市政项目,这种施工技术的使用必定会导致作业量大幅度增多。针对置换法的施工操作上来看,还要求紧密关注有关置换土壤的质量检测与管理,保证置换后的土层具有较好的承载水平,防止置换土壤依旧存在非常明显的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针对置换后的土层构造,也要求采取合适的机械设备来压实操作,这样方可更好提高其施工价值及后期施工质量。
2.3注浆法处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地基的总体质量,工程人员采取注浆的处理方法,在地基中开凿多个空洞,并将已调配好的浆液注入到地基中,浆液在土壤中凝固,可以有效的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例如,现代施工工程通常会选用水泥浆与硅酸钠两种材料作为灌注材料,两种材料形成的混合浆液能够有效的改善地基存在的问题,提升地基强度。但由于不同的地基条件需要的注浆数量与位置都有所不同,因此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地基处理进行科学的设计,使注浆法的处理效果能够发挥到最大。
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质量控制
3.1设立专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其涉及到的施工内容很多,并且具有复杂性,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容易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对后期地基的良好使用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对其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比如,建设立专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来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督,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从而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3.2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操作进行规范控制
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使用需要涉及到大量的设备使用,而这些设备使用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了施工的质量,因此,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对相关设备的规范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设备操作进行规范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别从相关设备的实际使用操作以及设备的使用检查和维护,对于其设备的操作主要从相关操作人员方面进行管理,提高操作规范性,对于设备的使用检查和维护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后情况的分析以及故障的维护进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软土地基的实际特点,其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采用相应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软土地基的结构性能,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索,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来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对市政工程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钢.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0):48-49.
[2]赵东峰.市政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5,22(08):98+100.
[3]朱灿杰.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179.
论文作者:高赵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