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唯物史观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关系
冯千泰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现代史学发展表明,唯物史观是中国现代史研究走向科学、客观之路的灯塔,对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存在与前途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股虚无主义思潮,他们以中国文化领域的包容开放为“契机”,鼓吹西方史学方法论,全力否认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研究发展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坚持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指导地位、尊重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是新时期历史学者的首要任务与共同使命。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国现代史 新时期 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
20世纪初期,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阐释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中国史学家把唯物史观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使复杂丰富的中国史学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唯物史观已经改变了中国史学的面貌,并日益显现出它的魅力与生命力。
1.4.1 比较不同浓度大豆卵磷脂替代卵黄作为稀释液中的防冷保护剂,在低温保存不同天数精子活率情况。试验共分6个组:(A1, 1. 25%; A2, 2. 5%; A3, 5%; A4, 7. 5%; A5, 10%)大豆卵磷脂组与TRIS专利卵黄稀释液(C)组将绵羊新鲜精液稀释分装并低温保存,在第0 d、1 d、3 d、6 d、9 d、12 d对精子活率与顶体完整率进行测定,选出大豆卵磷脂组中效果最优组。
一、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1.社会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物质因素是决定因素
与所有繁芜丛杂的历史观不同,马克思认为,人们在从事政治文化活动之前,必须先保证活动主体的吃、穿、用、住等生存基本要素。也就是说,人们首先要依靠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才能完成这些历史活动。人类一切的历史活动都根植于物质基础,一切有关这些活动的问题也要由这一基础来解释。所以,学者研究探讨历史问题时,必须从这一基础出发,即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唯物史观的影响日益扩大,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将唯物史观庸俗地理解为经济决定论。针对这种情况,恩格斯把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作出了明确区分,深入地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动因,提出了著名的合力论,即在认同物质因素决定性的前提下,认为历史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许多个错综复杂的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产生出一个具有共同方向的力量,从而把握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恩格斯合力论的观点纠正了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也进一步丰富与发扬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2.承认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由于承认生产力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原因和终极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因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唯物史观认为,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变革上。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英雄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基础。英雄的角色植根于人民,受人民的影响。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因此抹杀英雄人物的正面作用。由于某种历史机缘与英雄人物的个人努力,的确会存在着一股力量会推动历史按照规律往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当然,当涉及历史上的具体事件时,情况可能会错综复杂。但不变的是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重要作用。唯物史观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也同时肯定了对历史有着进步作用的正面英雄人物的价值。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提升油气产量计划获得阿联酋最高石油委员会(SPC)的批准。该计划未来5年将累计投入1323.3亿美元,2020年前将原油生产能力提升至400万桶/日,2030年提升至500万桶/日。阿联酋正在扩充原油产能,预计今年底达到350万桶/日。同时,ADNOC将继续提升LNG产能,目前天然气产量约为98亿立方英尺/日,随着Hail、Ghasha等海上天然气项目的投产,预计日产量额外增加15亿立方英尺。
二、唯物史观指导地位遭遇挑战
传统的媒体行业发展选择方式相对单一,而且管理方式大多是涉及消息传播的途径等方面,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与移动网络的出现,这种信息传播成本低、覆盖面积广、信息传送快等是传统媒体所比不了的,因此,使用传统的媒体管理制度已经是非常不合适了,也很难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求。
三、巩固唯物史观
不同的历史观和不同的指导思想,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果史观和指导思想不正确,那么得出的结果也一定是不正确的。因此,开展中国现代史研究,需要运用科学的史观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1.用全面视角评价历史
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发展进程。依据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运动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政治方针、文化、法律等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尤其在生产力较为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反映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因此,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评价历史事件。此外,研究历史往往是先通过史书典籍、文献资料来全面地掌握历史事件,然后作出客观的叙述。但是历史事实的叙述只停留在整理文献资料的层面上,难以区别偶然事件与必然事件、无关大局的个别事件与对历史走向有着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事件。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对文献的“复制”,那么我们就难以选择出哪些材料对我们的研究内容是关键的、有代表作用的。如何将这些历史事件再“加工”,使之上升为既全面又客观、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那就要用总体的眼观来评价历史。善于总结相似的历史事件,不夸大某些偶然事件对历史发展方向的作用。既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又“跳出”当时的历史事件本身,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历史。
中国现代史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历史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具有鲜明现实性。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中国历史学家存在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他们意在否定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大部分都接受了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史学方法,甚至还试图否定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的指导地位。这种思潮对史学界乃至社会都产生了负面作用,甚至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整个史学界良好的研究氛围。展开史学研究,先是要解决好指导思想的问题。[1]
2.用辩证的思维评价历史
辩证地评价历史,尤其是在当今视角下对过去的失误与错误的评价。评价历史不能因为某一阶段出现了失误与错误就将这一时期全盘否定,而是要将失误与错误连同这个时期所取得成就结合来看。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既要合理地指出工作上的不足与失误,更要充分肯定几十年来的建设成就,恰当地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把握主流与支流,分清主观与客观原因。既不能粉饰错误,更不能一味地揪着某个问题不放。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错误进行判辨,区分当时能够人为避免的错误和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错误。这样才能对中国现代史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辩证地评价历史。
3.用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
用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可以使历史本身更加连贯。如果将某一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分析,那么无疑对事件本身的解读会更加具有科学性。相反,如果将某一时期孤立起来看,那么就很有可能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正如有少数人以偏概全,错误地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两个历史阶段孤立、对立起来,完全抛开了当时的国内外背景;没有将这两个时期连贯地看作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所以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史要重视不同事件、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把握历史发展方向,从而用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史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既要将这一观点运用到史学研究中,同时也要对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批判。这既是新时期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提出的疑问的回答,更是对唯物史观科学性的再次申述。在新的时期,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的价值会越发凸显,会不断推动中国史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珺.国史学理论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式研究,2008(2).
中图分类号: K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20—0235—02
[作者简介] 冯千泰,湖南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政。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