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中国宏观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4)02-0026-03
在追求最佳空间结构和寻求最佳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必然要遇到空间平等与总体经济效率这个带有普遍性的矛盾。而判定一种空间组织是不是区域发展必然出现的,是不是可以导致区域的最佳发展,标准是是否使区域发展中的人流、物流和能量流最为经济,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支出最小化,城乡居民点的关联达到一体化,区域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等。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先后实施了经济平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种模式。
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
(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原因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观点是,区域经济开发是通过调整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的配置,重点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抑制先进地区的发展,以此来调整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由此来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的全面、持续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而困难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一方面是旧社会留下来的工业畸形发展、分布极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集中了我国当时70%的工业,而内地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落后状态,其中占国土面积40%多的西北、内蒙古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3%。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对我国进行全面经济封锁,我国只同前苏联、东欧少数社会主义国家有贸易往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开始,世界面临战争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选择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力图以本国的资源实现自给自足、自成体系的现代工业。由于我国的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国家试图利用对中西部资源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平衡发展的目标。因此,从1952年~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是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内地建设上,以此来缩小与沿海经济的差距,从而达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我国实际施工建设的150项重点项目中,内地占118项,为全部项目的79%;在国内自行设计建设、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694项重点工程中,内地占472个,为全部项目的68%。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七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要“进洞”。
(三)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评价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战略的实施,力图改变历史遗留的畸形的宏观区域生产力布局态势,加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以求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合理化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在其实践中对于内地的经济技术进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1952年~1978年近30年,内地工业产值增加了40多倍,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建国初期的28%提高到36%。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使内地一些区域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也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这种战略也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首先,这种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生产力的平衡配置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其次,这种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三线建设,更是片面地突出战备需要,把大工厂建立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料产地和市场、劳动力素质低下、技术力量薄弱的内地山区。建了不少工厂但生产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增长,有的反而成为财政负担,严重影响了新增生产力的经济效益。再次,这种战略在区域生产力布局上违背了规模经济原则,使许多新建企业不仅没有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还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因此,这种战略在促进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是较为有限的。实施这种战略,在内地、特别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所进行的生产力布局,实际上是一种“嵌入”的方式,企业之间、工业部门之间、各产业之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正常的经济联系,因而一个企业、一个产业部门的建设和发展就难以对其他产业以及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带动效应。这是三线地区新增生产力虽然大量配置,但区域的整体经济增长和经济技术水平提高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的重要原因。
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轨,人们认识到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而采取的生产力空间配置的西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或控制区域间的差距,但却压低了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档次,整体上延缓了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因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寻求更高的发展速度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占了支配性的地位。
二、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对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开始作相应的调整,从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转向重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着重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区域优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按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区域经济生产力布局,从而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根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把全国从东向西划分为三大地带,东部地带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域,中部地带是我国的经济正在成长的区域,而西部地带则是我国的经济不发达区域。以此为依据,确定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的战略思路,即“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重点优先发展东部,以东部的发展带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使生产力及区域经济布局逐步由东向西作梯度推移。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倾斜的政策措施:一是对外开放向东部倾斜。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确定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面积32万平方公里、人口1.6亿的广大沿海开放地带,这被看作是这一时期国家在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二是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国家对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如扩大当地政府利用外资的审批权限和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减免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和关税,扩大当地政府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和外汇留成比例等等。三是投资布局向东部倾斜。在全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带达到60%以上。四是体制改革向东部倾斜。国家的许多改革方案和措施,或是先在东部区域试行和实施,或是较多地考虑东部区域的情况和需要。由于东部沿海地带在对外开放上的先行及享有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国家的投资倾斜、改革倾斜,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部沿海省份获得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增长率。
(二)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评价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所实行的宏观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无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效。一方面,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就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而言,这一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东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东部区域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使东部沿海开放地带和工业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华区域。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和示范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内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各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快于改革前的增长。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突出沿海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二是在实行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范围上、力度上过分倾斜和时限上过长倾斜,在实现发展战略的效率要求的同时,实际上对公平的要求兼顾不够。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该从扩大向缩小差距过渡,战略重点应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实施西部大开发,这才能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跨世纪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
该战略认为,进行区域开发时,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应保持一种协调关系,但同时还要保留重点地区,以此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所以,既要各区域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又要选择少数重点地区,形成区域开发的核心。该战略要求不同的区域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条件,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指导,确定在全国区域分工格局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不同的区域都能发挥优势,并在区域经济联系中优势互补,进而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优化生产力宏观布局。该战略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特征
1.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区域之间协调与互补的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地带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继续发展,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开发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资金向这些地区聚集的趋势。90年代中后期,大型国际资本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出现突破性的进展。问题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当今发达国家正在调整其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利用自身劳动力优势和较好的经济技术基础,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大力开发高科技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及时跻身于国际分工行列。中西部也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承接由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一部分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只有建立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开放格局,我国才能在对外开放中取得“多方权衡,择优而取”的主动权,才能有效提高经济资源的输入强度和广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西部当务之急是增强开放意识,发挥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通过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的选择,选准主导产业,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全面提高地带的经济开发和更新改造的速度。
2.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符合社会综合效益原则的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权衡包括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防、外交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社会综合效益。我国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充分发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充分利用各地区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和优势,使各地区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全面工业化进程。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不仅东部,而且中西部原有工业基础都将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可以使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获得同东部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使聚居在西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为开发西部和保持西部地区的长治久安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总之,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在分别吸收了前30年均衡发展和近十几年非均衡发展两种战略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陷,把“发展”和“协调”统一起来。它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实现区域生产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结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它可保证各地区经济共同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区财力逐年增长,区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发展战略。
总之,像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为落后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相结合,并在不同时期实现宏观区域经济战略的重点突破,使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利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