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在社会还是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还是一个新事物,在整个社会向着信息时代前进的新形势下,生态文明的提出,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也为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应该以生态文明委为指导思想,落实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推动生态建筑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环境质量的恶化,人们对于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这适应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建设生态型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新的途径。我们要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建设更加适合居住和工作的生活环境。
1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实施原则
1.1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最大的要求就在于必须遵循“节能”的重大原则,即设计要节约能源、资源,做到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利用。因此,在建筑材料方面,需要最大限度上应用一些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资源;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严格做到控制建筑材料的无害化,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设计人员需重点重视建筑物周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强调每一生物间实现共生共荣,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在通过各种先进手段来建设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起居环境下,更应当达到一种对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考衡,从而创设和谐、高效的利用能源的生存空间。
1.2重视以人为本
“人本理念”应是设计人员优先需要考虑的根本原则。究其原因,人类毕竟是社会存在的主体,强调高效、生态、节约、绿色的设计决不可以弱化人们的生活质量、舍弃人们的健康及舒适性作为代价。在传统的太阳能建筑设计中,很大一部分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建筑,其室内热舒适度不容乐观,其原因就是设计者与开发者并未真正意义上考虑到科学设计与人本理念原则。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这种所谓的“低廉的绿色生态”建筑必然无法得到发展,被社会淘汰是历史必然选择。从另外一角度分析,这也和我国的宏观政策要求息息相关。
1.3健康、舒适、高效
绿色生态建筑需要充分体现出对能源的节省,最大限度上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电能、水能、风能等,不断提高智能化设计标准,大面积应用电子通讯及信息技术,设计人员应当有预见性研究,提前清楚建筑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联,最终做到近期规划和长时间规划紧密结合,给后期的扩建与建造留下空间。绿色生态建筑的健康、舒适主要表现在对居民的生活关心上,提高民众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使居民可以在一个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环境下进行生活工作。其重点表现在打造一个优质的通风对流空间,强化建筑的采光水平,确保房间室内温、湿度,保证优质的视觉环境以及声环境,构建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2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
2.1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方式
生态建筑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三种方式:①依靠高技术的支撑,以新的科技手段和方式来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以实现建筑节能、空间布局合理和使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②依靠政府的干预,对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的环境进行较高标准的要求,注重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③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最大化的建筑开发,同时融入本地的传统建筑形式和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我国地缘广大,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西北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多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将维护生态平衡性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选用第三种生态建筑的建设方案;对于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城市和地区来说,宜采用第二种方式,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布局的职能,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调查,对建筑施工和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对建筑业进行硬性的生态环境条件要求;对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来说,由于人口多、承担的职能和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外观要求比较高,宜采用第一种方式,将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实现美与实用的有效结合。例如对新型可持续的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建筑设计元素的美观设计等,重点实现人文元素与自然元素的有效结合。
2.2 将地表植被和地貌的改造降低到最低
建筑设计和施工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基于一定的场地开展的。在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对施工场地的设计,在尊重设计地段内的自然环境的同时,重点了解植被的特征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减少对于土壤的破坏。地貌对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影响是大的,需要根据预施工地区的地形情况进行全面的测量和调查,同时要根据地形特点,善于利用周边的环境来合理处理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对于地面的绿化和水分的保养要事先进行考虑,以达到生态宜居的建筑目的。
2.3能源系统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内部环境能源的实现,不仅需要对日常的能源系统实施优化设计,更关键的是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水平,因此,在建筑设计环节需要把节能放在第一位。关于绿色生态建筑内部环节的节能,设计人员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①将建筑设计水平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②能够检索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优化的新能源解决方案;③力图能够让建筑艺术和能源配置方案实现完美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在做好以上设计环节的工作后,还可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电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而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无害化、可再生的巨大优势。
2.4水热环境系统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重点之一就在于节水,而其中,更需要权衡“质”和“量”两方面的环节。一般意义上,绿色生态建筑可以使用的节水对策主要有:通过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创设雨水收集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转换成为中水,而“中水”的含义主要是指城市污水和生活用水通过相关的水质标准处理,能够在相对区域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则需要专业的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体系。相较而言,热环境的完成则显得尤为关键。建筑内部环境的热系统需要实现居民供热舒适度的水平,还有建筑设计节能与环保的要求。通常来说,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最好维持在20 ℃~24 ℃,夏季空调的室内环境适宜温度为22 ℃~27 ℃。对此,可以通过采暖、制冷、生活热水等几个方面的热环境技术,抑或是在每家每户装置散热器温控阀,以此来弱化不必要的浪费。
2.5声光环境系统设计
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环节,按照光内部环境设计而言,需重点倡议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例如通过太阳能发电,往往就能处理大部分的日常照明。再者,设计室内可尽量采集到自然光,鼓励居民多使用节能灯具,以此节约能耗,降低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和其他光污染。对于声环境设计来说,设计人员需要把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位置,如此一来,能够弱化噪声的影响。不仅隔音窗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阻隔室外噪声的效果,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一些绿色植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噪作用。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不仅有益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助于社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崟.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2]王泽荣.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4)
[3]范志高.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J].四川水泥.2017(08)
[4]吴勇辉,单心.论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
论文作者:韦光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能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