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宏

(西安市临潼区中医院外科;陕西西安710600)

【摘要】目的:探讨腹外疝病人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来本院确诊为腹外疝的102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1人。A组采用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采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比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B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A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术后并发症情况,B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痛苦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178-01

前言:腹外疝是普通外科里最常见的疾病,其中腹股沟疝发病率最高。其中最常见的还有脐疝,切口疝等[1]。治疗腹外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术,包括传统疝修补术,有张力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等,而传统疝手术有着高达10%~15%的复发率。随着医学越来越发达,无张力疝修补术技术越来越成熟,弥补了这一缺点[2]。虽然传统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很大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痛苦,但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为了验证改进后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6年1月份至2018年11月份来本院确诊为腹外疝的102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1人。A组年龄范围在35岁到72岁之间,其中男患者28人,平均年龄(52.2±2.8)岁,女患者23人,平均年龄(58.6±3.5)岁;B组年龄范围在32岁到75岁之间,其中男患者26人,平均年龄(50.3±3.6)岁,女患者25人,平均年龄(49.2±2.8)岁。所有患者中,腹股沟疝92人,切口疝10人。所有患者均无由心脏,肾功能等影响手术结果的禁忌症。两组数据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A组进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连续的进行硬膜下麻醉。在腹股沟的韧带上方2cm位置切开长度为3cm的切口,分离筋膜和睾肌,高位结扎疝束,将修剪后的补片放置在腹横筋膜前,包绕精索后固定补片,逐层缝合。

B组进行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在耻骨结节位置切4~5cm切口,使耻骨结节与内环暴露,游离精索,斜肌腱膜内面分离。在腹直肌后间隙放置补片,固定,将腹股沟韧带与补片缝合,缝合到内环后,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A,B两组的手术时长,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及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记录发生人数。

1.4统计学处理4

统计学软件为SPSS24.0,计量资料采取()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X2检验;P<0.05,说明两组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分析

经分析发现,A组在手术时长,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天数上均比B组时间长,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

注:与A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腹外疝是比较常见的,由于腹组织壁薄弱或者破损造成的组织突出于体表而造成的疾病。调查中发现,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的斜疝多由于临床内环不闭锁,是因为腹腔壁部分组织强度降低,腹腔组织穿过腹腔内环造成的;斜疝一般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直疝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最高。美国外科杂志在1989年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概念,对疝修复手术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在临床治疗中,无张力的腹外疝修补手术也已经逐渐开始取代了传统的有张力腹外疝手术。

对于传统的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而言,患处周围组织被强行拉扯缝合,伤口缝合效果差,愈合时间长[3]。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卧床3天,甚至是3周之后才可以有轻微的活动,行动时受体内组织压力影响,不可直立行走,一般疼痛难忍。而改进后的腹外疝无张力手术,由于体内无张力,不影响下肢行走,患者手术第一天即可下床轻度活动。只要无绝对的手术禁忌,均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传统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手术愈合时间,而本文探讨的改进后的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相对于传统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而言,手术时长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时间更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机会也更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虽然更好,但仍需施术者保证精确的操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腹外疝病人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效果比传统的无张力疝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坤润, 闫治波, 张光永. 腹外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防治及研究进展[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 22(2):158-160.

[2]孙培徳. 改进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J]. 甘肃科技, 2017, 33(11):92-93.

[3]余庆文. 用改良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1):156-157.

论文作者:陈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腹外疝病人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