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论文_姜琪圆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论文_姜琪圆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能源的节约、降低了资金的使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绿色施工。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要做好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材料的质量以及加工准确度,以满足建筑安装质量和精度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导言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力争10年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将迎来巨大发展。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满足了政府9070政策要求,各项参数和结构形式科学,产业化效果较好,在万科等地产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成效和经济效益。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需要严格做好施工深化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管控施工安全、质量和进程,可以实现节约资源、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减少影响并取得良好的施工和使用效果。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2.1节约资源

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多,大部分建筑单位都无法实现能源方面的合理利用,无法实现节能减排。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对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较大,尤其对于无法再生的水泥硅酸,使用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伴随着资源的大量不合理使用,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大气造成破坏,引发温室效应,构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更好地发展工业化建设,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满足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同时,有效的改变了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在混凝土装配建筑中,采用预制外墙板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墙板的使用量,所应用的叠加阳台板同时可以减少木材的用量以及钢材的用量,通过降低百分之四十的木材使用量,来满足工程所需要实现的建设目标。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极大节约,同时建筑垃圾量显著降低,避免或者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量,减少了建设过程中资金的投入量。混凝土装配建筑在施工中所应用的不同构件是在工厂内加工得到的,材料的消耗量少,能源消耗低,在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噪音较传统的建筑施工有了极大的降低,降低了对建筑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2.2缩短施工时间

传统的建筑工程在完成最上部建筑的施工以后,要有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进行窗洞的开凿、框架的处理以及制造防水工程等,装配式建筑的门窗在制造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外部的封闭,所以在建筑封顶以后,直接就可以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节约了两个月的施工时间。传统形式的建筑,在装修的过程中,需要做保温处理,粘贴材料,涂抹抗裂浆,这些工作需要约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工作与制作飘窗和预制外墙同时完成,使工期缩短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减少资金投入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件通常是由下游的供应商负责制造并供货的,同时,其生产厂家相对集中,将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比较容易操作,对于构件的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安装,都可以采用流水式的作业形式,由操作人员进行可以复制的操作,对技术的要求不高,通常是都重复性的工作,所以不会在劳动力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由于操作简单、容易执行,所以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如果一个建筑项目,无论从资金较多、人力资源角度、还是材料角度来说,都十分有限,则可以选择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形式,在节约造价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

3混凝土预制构件

3.1原材料及混凝土监督机构对以下项目实施监督抽查:

(1)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进厂复试报告;(2)钢筋、钢筋连接套筒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进厂复试报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钢筋连接套筒与工程实际采用的钢筋、灌浆料的匹配性工艺检验报告;(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检测报告;(4)保温材料、拉结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相关质量检测报告;(5)门窗框、外装饰面层及其基层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相关质量检测报告。监督机构除可对上述项目进行抽查外,还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材料进行监督抽测。

3.2构件制作成型过程

(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等;(2)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试验检测报告;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弯钩、弯折构造等;(3)灌浆套筒或预留灌浆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等;(4)预埋吊环的规格、数量、位置及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等;(5)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6)夹心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厚度,拉结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7)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

3.3构件成品监督机构对以下项目实施监督抽查:

(1)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构件外形尺寸;(2)预留连接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长度、间距等;(3)连接套筒或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等;(4)与后浇混凝土连接处的粗糙面处理及键槽设置;(5)预埋吊环的规格、数量、位置及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等;(6)预埋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等;(7)夹心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厚度;(8)门窗框的安装固定及外观质量;(9)外装饰面层的粘结固定及外观质量;(10)构件的唯一性标识;(11)构件的结构性能检验报告。监督机构除可对上述项目进行抽查、抽测外,还可采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预制构件成品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监督抽测。

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控制

对建筑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做好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在实际的建筑中与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规范和完善。极可能实现零缺陷,高质量以及进度快的要求,尽量减少材料、能源的浪费和污染。要从施工技术、材料质量以及施工管控等几个方面进行建筑的质量管理。对结构制作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查,首先对图纸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与讨论,设计人员、校核人员和审核人员分别对图纸的正确性和准确程度负责。避免由于设计工作的疏忽而导致在施工中出现工程变更,导致构建的重新生产与加工,在设计方案的会审中,各方提出不同的整改意见,发现不清楚、有歧义的地方及时就行修正,保证设计图纸与设计单位的思路相一致,并且在施工中技术人员依照图纸认真的进行审查,保证施工与图纸相一致。材料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结构的质量。所以,必须做好对原材料的管控。从采购阶段,一直到进行构件的加工、运输到施工现场,都需要严格把关。首先,技术人员在设计阶段提出所需要使用的材料参数以及用量。采购部门依据设计人员提出的参数,进行全面、准确的市场调查,了解材料最近一段时期的市场动态和信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材料的采购,在技术参数、质量同等的条件下,选择信誉好、售后服务有保证、价格低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材料采购进入加工车间以后,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材料的复验,对特殊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抽样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加工与生产。

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的发展必将趋于技术化、节能化、无污染化,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研发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现在该技术还没有健全的生产系统,但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可观的,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解决我国越发紧缺的资源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姜琪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论文_姜琪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