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及其设施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随着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建设也在快速进行着。同时公路建设的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与城市公路的高等级规划比起来,农村公路的规划显得相对杂乱,在安全性能上较为缺乏。因此合理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结合一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的实际基础上,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做一些简单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关键技术
引言
在我国公路运输网中,农村公路非常重要,我国全国公路总运输网中,农村公路占比高达8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乡村公路项目建设日益畅通,各类车辆持续增长,不同形式的车辆混行现象日益加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几率。所以,此种情况下,交管部门深入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原因找出公路交通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适用于农村公路通行的改善措施,为农村公路安全与畅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公路交通安全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与交通构成、参与者、路况及安全设施等联系紧密。
1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全国公里网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公路具有规模大、路线复杂的特点,将我国广大的农村、乡镇和县市连接起来,受到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当前国内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行车条件差、设计不符合规范、等级较低、管理措施缺乏、路况比较复杂和沿线交通安全措施不完善。这种情况在中低等(以规模和偏远程度进行划分)农村,普遍宽度仅3m~5m,加之人行、非机动车等的混流,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其设计等级较低,同时还要兼顾到原有的数目、建筑等,因此其行车视距相对较近,这也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带路周边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备也不是十分的齐全,这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另一重要的诱因。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配备的机动车辆也是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就要对农村公路的设计、建设工程过程中给予重视,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更要投入足够的重视。
2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设计优化建议
2.1对交通监管体系进行完善
当前,农村公路交通已经建立相应的交通监管体系,但因其不够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规定与管理办法仍需亟待完善。现阶段,超载及超速等交通违规行为日益增多,这与监管工作不到位联系紧密,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降低此类违规行为发生几率。
2.2在农村地区的相关路段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
一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分布非常错综复杂,贯穿于各个县道、乡道、村道。在这些县道、乡道、村道中公路里程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考虑到农村地区公路交通的这些情况后,要在相关路段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比如在照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安装相应的照明设备、对于地势较危险的路段及时安装混凝土防护栏或波形防护栏、在未设置交通标志的地方设置交通标志等。通过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来改善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帮助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规划的具体工作顺利进行。
3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
3.1路线设计
进行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要综合公路的等级、使用的任务和功能,并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结合,采用科学的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路的建设,会对周边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其中也包括经济论证,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照等级相对较高的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如此一来,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路线设计的这个过程中,要对该公路的纵、横、平这3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设计,从而保证整个路线的协调,尽量做到纵坡均衡、横断面科学合理、平面顺适。
(1)进行公路纵断面的设计过程中,要严格地执行路线纵坡设计和竖曲线的相关标准(最大的纵坡应小于7%。而在人畜与车特别集中或穿越村镇的地段最大的纵坡应小于5%。在横向排水不畅或长路堑的路段,纵坡应大于0.3%。连续3km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应小于5.5%为宜)。
(2)单车道的平面设计,通常宽度为3.5m和4.5m2种,可以设置在道路的中间,到有时为方面后期对道路加宽改建,也可设置在道路的一侧。而宽度的确定要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确定。
(3)对于各级农村公路而言,应该在一般要求(会车视距要超过停车视距的两倍以上)的基础上,结合行车需求和周边地形地貌,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有效地避免因超车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
3.2路基和路面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1)路基宽度、边坡和填高
作为水利工程的永久进场道路,首先要满足大件及各种物资的运输要求,所以本项目的路基设计宽度采用三级公路双车道8.5m。路基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做到填挖平衡。填方边坡一般为1∶1.5~1∶2.5,挖方土质边坡1∶1~1∶1.5,挖方石质边坡1∶0.3~1∶0.5,并设置浆砌边沟。
(2)路面、排水和防护
本工程的路面初拟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材质,具体为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5cm水泥稳定砾石基层,20cm级配砾石底基层,15~30cm天然砂砾底基层(软基需增加此层)。路线经过区域降水不多。路面横坡采用2.0%,路肩横坡采用2.0%。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设置边沟,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内和流向路基的地面水,边沟型式采用浆砌石梯形边沟。根据需要还可增设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建筑物。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挖方边坡不稳定、路基填筑宽度不足地段,路基一侧设置路肩式挡土墙、护肩墙。开都河沿线山体风化较严重,且山坡高陡,设计原则为尽量避免开挖高边坡,一般深挖段需对开挖边坡进行防护,采用浆砌石护坡与混凝土网格梁结合等方法进行边坡的防护。
(3)特殊路基处理
本工程中规划的道路很多要通过含有大量腐殖质土的软弱地基,其位于地表以下1.0m范围内,呈黑褐色,承载力很低。由于路线位于山区,年降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高,土基天然含水量较高,所以在腐殖质土地段,土体承载力低。在此考虑采用开挖换填法处理地基,简单易行,不需特殊机械设备。同时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为民造福的项目,农村公路建设中,交通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全面分析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合理选用设计优化策略,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畅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尚宽.浅谈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02).
[2]吴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和选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4):99-100.
[3]刘伟明.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管理,2013(5):102-103.
论文作者:刘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农村公路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农村论文; 挖方论文; 边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