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及审查若干问题浅析论文_白杨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及审查若干问题浅析论文_白杨

天津方标世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220

摘要:在施工图联合审查的背景下,结合工程实践和现行规范,从设计人员和审查人员的角度对建筑电气的供电、照明、消防、人防、绿色建筑方面容易忽略的若干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见解。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审查;问题

1 引言

从监管建筑质量的实际来说,施工图审查是重点工作内容。过往施工图审查工作的开展,以纸质化蓝图审查为主,工作时间花费较长,企业反映比较强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带动着施工图审查管理工作的变动,采取数字化审图模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水平,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 施工图审查的意义和重要性

2.1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基本建设程序重大改革的需要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重要制度,也是改革制度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一种客观需求。施工图审查是工程施工的关键,也是各项建筑程序的重要环节。而没有通过审查批准以及审查不合格的文件则要禁止应用。建筑行政主观部门要根据施工工程以及要求,强化设计管理,构建一个标准化的监督管理系统。规范建筑市场,完善基本框架,制定完善的规划内容,强化图纸审查分析,根据各项要求合理施工,可以合理规避各种问题,提升施工质量与效果。

2.2 施工图审查制度有利于政府对勘测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与影响之下,我国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设计单位企业化以及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种背景之下,为了提升勘测设计质量,就要基于实际状况强化设计管理,重视合同与设计管理,要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控制,通过完善管理环节的方式强化市场监督控制,根据质量监督管理规范以及要求制定完善的改革措施与手段,进而保障各项工作稳定开展。

2.3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压力不但增大,企业为了寻求发展,就要探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手段,而施工图纸审查制度是一种普遍的制度要求,企业要想寻求发展就要充分的借鉴国际施工图审查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强化管理,探究合理的对策与手段,在审批合格之后方可建设应用。

3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与审查

3.1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根据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规范》第6.3.16条,这类场所的装饰性灯具总功率(包括附件设备功率)的50%可计入LPD值的计算。对于LPD设计值大于限值的场所应调整或提出修改意见。另外需要说明,根据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规范》第4.1.2条、第4.1.3条和第6.3.15条要求,照度标准值提高或降低一级,其LPD限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但照度标准值和LPD限值仅限提高或降低一级。对于面积较小的地下室设备房(如消防风机房),设计人员常因疏忽而布置过多的荧光灯或采用光源功率过大的灯具,导致LPD值超过现行值。施工图审查人员在核查此类设备房某个房间的LPD值时,应先核查该房间的室形指数(EI)是否大于1。如果室形指数不大于1,且其LPD值不超过限值的20%时,根据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规范》第6.3.14条规定,不算违反强制性条文。若LPD值超过限值的20%,则违反强制性条文。

3.2 加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力度

从施工图审查的实际来说,采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数控系统,发挥系统的信息分析功能以及数据整合功能等,能够提高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能够识别错误做好优化,增强核查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更好的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要注重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积极构建跨平台数据库,实现和各类信息平台的对接,比如质监和招投标平台等,提高信息采集和存储等的效率,减少信息的浪费。引入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提高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实现信息的共享,助力施工图审查工作质量的提升。

3.3 按规章行事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或者政绩工程,会出现各种违规问题。例如,先进行工程建设在办理手续要求,工业项目仅仅进行政策性审查,没有基于规范要求进行及属性的审查等等,这些问题会直接的影响工程质量。对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就要根据规范要求合理施工,避免因为自身失误而造成图纸审查漏洞以及安全隐患问题,要在法律的规范与要求之下合理有序的进行工程施工作业。

3.4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警报器和消防广播的相关问题

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疏散通道、主要出入口等处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3.1条对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布置点提出要求,要求应能满足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邻近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m。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要求两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m,而是任一位置到最近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m。对于狭长走道,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间距最远可以达到60m,而不是30m。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6.1条第1款对消防应急广播布置位置和间距提出要求。该条文要求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距离最末端不大于12.5m。布置距离要求是直线距离,与布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要求的步行距离有区别。对于狭长走道,最长布置间距最远可以达到50m,而不是25m。需要说明的是,消防应急广播设置于火灾隐患区,根据标准GB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3.6.7条第1款强制性条文,其选型应要求采用阻燃材料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的产品,这样可以在火灾初期播出紧急广播的同时而不因采用可燃材料而扩大灾患。对于火灾警报器的设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5.2条仅要求要均匀布置,并对火灾警报器的选型声压等级提出要求,但在图集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第55页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在对于大空间(地下车库)、疏散通道,除了在产品选型上注明声压等级要求外,可按每25m左右设置一个火灾警报器,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报警区域的每处声压级都不小于60dB。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5.2条(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14X505-1图集均是施工图设计人员要遵守的设计规范和依据。在施工图审查时,审查人员应依此对火灾警报器间距进行审查,对于不满足间距和声压等级的做法应提出修改意见。

4 结束语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建筑电气设计所涉及的电气节能设计更加的关注。如若电气设计在工程建设之中有任何闪失,必将会对建筑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当中应该考虑多发情况并且进行充分的分析。

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分析,要基于实际状况强化管理,分析各种新工艺以及材料手段,通过专业的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强化管理,在审查过程中要按规章行事,而审查机构要加大审查力度,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施工图审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根本上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将宏.建筑施工图过程中注意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10):115-116.

[2]王鑫.基于Revit软件的建筑电气设计分析[J].现代建筑电气,2016,7(10):7-9.

[3]辛西宏.浅谈病房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气应用,2015,34(02):83-86+141.

[4]王鹍鹏.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与装修的配合[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4,8(03):28-29+34.

[5]辛西宏.病房楼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探讨[J].现代建筑电气,2014,5(04):48-51.

论文作者:白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及审查若干问题浅析论文_白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