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分析论文_郝霞

(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41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抽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8月,依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观察组(重症)和对照组(轻症),随后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检测后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Na+、Ca2+、CK、CK-MB、LDH、ASD以及血糖水平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内环境存在紊乱现象,而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情况和病情存在一定的关系,能够将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客观反映。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血糖变化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34-02

小儿病毒性脑炎在临床中的患病率较高,通常是因为相关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侵害引发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肠道虫媒所致,主要传染性病毒为单纯疱疹以及传染性病毒[1]。此研究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此研究中的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抽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8月,依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观察组(重症)和对照组(轻症),每组患儿的例数均分为44例。对照组是由26例男性患儿和18例女性患儿组成,年龄跨度为8个月~9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2±1.1)岁,观察组是由24例男性患儿和20例女性患儿组成,年龄跨度为9个月~10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4±1.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数据经对比计算后未形成统计学意义,数据间的临床比对性有所加强。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入院第一天时需要对其空腹静脉血进行抽取,抽取标本量为3~5ml,随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在实行操作时应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选择心肌酶谱检测肌酸激酶以及相应的同工酶,随后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对患儿血糖、K+(血钾)、Na+(钠)、Cl-(氯)、Mg2+(镁)和磷等电解质予以检测,并采用相关试剂对胱抑素C进行检测,选择胶乳凝集反应法对hs-CRP、Cr以及BUN进行检测[2]。

1.3 统计学数据计算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和计算,数据经计算后选择计量资料x-±s进行表示,在检验时选择t值,统计学意义产生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电解质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间的Na+和Ca2+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间的K+和Cl-经对比未形成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见表1。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病毒的直接损伤后产生的变态反应,致使患儿的神经组织出现炎症、水肿等现象,而血管和四周组织产生损伤,表现为组织供血不充分,进而诱发一系列综合征[3]。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局部组织产生缺血缺氧等表现,加重了无氧酵解现象,从而提升了细胞内乳酸水平,进而形成代谢酸中毒,对细胞功能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此研究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和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中的儿茶酚胺分泌现象则呈现上升趋势,糖皮质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可增加血糖激素的分泌量,从而产生胰岛素拮抗,降低了细胞糖的功能水平[4]。

综上所述,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内环境出现紊乱现象,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可直观反映患儿的病情程度。

【参考文献】

[1]曹莉.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3):254-256.

[2]屠友权,李光乾.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谱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122-124.

[3]韦进.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经验[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198-199.

[4]尹晓梅,陆萍.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3(29):613-613.

郝霞?196969,女,重庆市万州,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生化、免疫。

论文作者:郝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和血糖变化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分析论文_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