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关乎社会民生,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下,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工程建设前后水沙年际变化的监测。本文就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对水沙年际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头道拐、龙门和潼关水文站水量变化情况为主,沙量逐渐减小,尽管主汛期沙量同样有所减小,但是在全年沙量仍然占据重大比例。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年内数量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均匀出流不利于河道输沙。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水沙总量;年际变化
水利工程是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保障。黄河由于自身特性,拥有丰富的水沙资源。由于黄河自身特性,水量丰沛,建立大量的水电站,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下,导致黄河流于的水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利于河道输沙,影响到河流健康,不仅会影响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还会制约社会经济稳定增长。故此,加强对其研究,实时了解水沙年际变化情况,可以为后续河道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黄河而拥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为水力发电提供支持。以刘家峡水库来看,库容达到了57亿m³,年调节水库;龙羊峡水库库容则为247亿m³,多节调节水库,黄河上中游的水库库容量较小,以日调节和周调节水库为主,调节能力远远不足,水库对于黄河流域的水沙变化影响较小[1]。
图1黄河上中游地理位置示意图
二、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前后的水沙年际变化特征
纵观当前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前后情况来看,前有黄河流于的水沙年际变化较为明显,严重影响到黄河流域河道安全。黄河上中游的水电站,水沙变化主要表现在枯水年和丰水年期间,主汛期趋势和年至水量趋势相同,非汛期的水量变化程度较小,在凌汛期水量变化较为稳定。所以,水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主汛期水量大小变化决定。水文站的水量在建设初期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逐渐下降,并且低于平均值[2]。
多沙年和少沙年交替出现,尤其是主汛期和年值沙量趋势是相同的,非汛期沙量变化较小,凌汛期沙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即便有所变化数值也处于较低水平。从中可以了解到,与年水量相似的年沙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主汛期沙量大小决定。自从1976年以来,黄河上中游的水文站流量急剧减少,并且多年低于平均值。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到,头道拐与龙门站、潼关站的凌汛期流量基本相同,非汛期沙量同样并未明显变化;主汛期沙量和年沙量则小于潼关站和龙门站沙量总值。通过调查分析,潼关水文站、龙门水文站和头道拐水文站的年平均水量为308.7亿m³、248.8亿m³和214.0m³,并且呈现逐渐增值趋势。三个水文站水量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同,表面各个水文站之间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较小,水量趋势变化不明显。水文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在4以上,水量年际变化幅度变化较为显著[3]。
三个水文站经过多年实测,年平均沙量不断增加,其中龙门站12.23亿t,头道拐为1.966亿t,潼关站为15.64亿t,沙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头道拐的沙量最小;水文站水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变化出现在不同年份,各站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其他因素对于沙量变化趋势影响较小。三个水文站蓄水后沙量呈现下降趋势,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值在7以上,可以了解到沙量年际变化幅度更为显著。
三、影响水沙变化的原因
通过黄河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到三个水文站的数量变化呈现下降趋势,无论是主汛期水量还是沙量均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但是主汛期的沙量在全年沙量仍然占据较高比例。通过对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道水沙变化影响较大,伴随着汛期水量下降,导致年内水量分配随之改变;水库汛期具有拦截洪峰的作用,出库水流逐渐转变为均匀出流,对于河道输沙影响较大,导致河道的沙量急剧减少。
其二,天然径流量和降水量变化,由于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气候波动变化较为复杂,导致黄河各区间的降水量和天然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是当前黄河沙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4]。
其三,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影响黄河水沙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人类活动不断拓展下,各个行业发展对于黄河流域沙量变化影响较大。工农业引水引沙,是影响黄河流域沙量变化的具体人类活动表现,尤其是引水用于灌溉,促使黄河流域周边的灌溉面积持续扩大,引水量随之增加,导致实测水量呈现减少趋势。更为关键的是,引水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泥沙,致使河道中的沙量显著减少。黄河河道治理会影响到沙量,尽管在可持续发展下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涵养水土等措施,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由于河道治理的标准偏低,治理技术和手段不合理,降水条件变化对减少水沙量带来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暴雨期间,河道治理所起到的作用偏低,严重影响到黄河流域水沙变化。
四、黄河水沙变化治理对策
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人类活动逐渐加剧,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尤其是黄河流域沙量急剧减少,极大的影响到黄河流域生态平衡。当前黄河流域主要问题是入黄泥沙量急剧减少,黄河水沙运动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成为制约黄河治理的主要因素。故此,为了做好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黄河水沙调控体系
黄河治理主要是为了控制水沙量急剧减少问题,协调水沙关系,有助于调控水沙量,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立水沙调控体系,需要科学调控和塑造洪水过程,为防洪提供安全保障;拦沙库容拦蓄泥沙;合理配置水沙资源,为社会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提供保障。结束三门峡水库来改变水库的运行方式,选择综合治理措施,尽可能规避洪涝灾害;借助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来调控水沙过程,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情况,以便于为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保障[5]。
(二)塑造黄河输水沙通道
黄河治理一个主要问题是河道逐渐淤积,河流的输沙输水能力逐渐下降。这就要拓宽黄河河道的输水输沙通道,塑造和维持黄河的输水输沙能力,为河道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建立完善的水沙调控体系,大力推动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来实现这一目标。以往的河道治理技术局限性较大,以疏和防为主,但是受到人为主观意识影响,导致无法全面落实到实处。而在黄河工程体系逐渐完善下,大力建设支流水库、河道整治工程和提防,有助于为后续的水沙调节提供有利条件,便于后续的黄河河道输水输沙。
(三)中游降低潼关高程
降低潼关高程,便于后续河道冲淤演变,同时具有防洪的作用。所以,借助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来降低潼关高程,有效控制汛期和非汛期水位变化,实现水利工程的有效治理。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水利工程、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黄河沙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到河道的输水输沙能力。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对黄河输水输沙通道重新塑造和维持,降低中游潼关高程,下游河道改造,实现黄河流域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代稳,谭芬芳,于亚文,王金凤,仝双梅.水利工程和降水波动对洞庭湖水沙过程的定量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07):47-51.
[2]贾玉娟.大凌河下游近55年水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特征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8,23(05):161-164.
[3]甘春远,石山,朱颖洁,张立杰.水利工程建设对红水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J].人民珠江,2018,39(08):1-3+8.
[4]钟科元.极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松花江流域输沙量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5]于亚文.洞庭湖水沙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王堃, 冯碧莹,王雪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黄河流域论文; 河道论文; 黄河论文; 汛期论文; 水量论文; 水文站论文; 潼关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