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辨己得,实践所略——小学一年级学生立体图形正确计数的现状与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一年级论文,图形论文,现状论文,正确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1月14日休业式刚结束,笔者在走廊上偶遇一位哭泣的女生,不禁驻足询问.原来,她数学考试失利了,仅一道连环题就扣了5分.笔者从她的数学老师处借来试卷仔细查看了这道题:先对四种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统计,再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女生数错了长方体的数量,导致后面的“长方体比圆柱多几个”也随之失分.笔者顺着询问了此题的正误情况,该老师说:“这次考试有一批学生在这道连环题上失了分,平均分、优秀率大受影响,一步错步步错!”
连环失分把矛头自然地指向了第一步的“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正确计数”.2010年9月,笔者迎来了一年级新生.为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业基础,新学期第一堂数学课,笔者就组织一年级四个班(其中一(3)、一(4)班由笔者任教)160名学生(每班40人)进行了书面测试.其中一题,笔者特地选择了让那位一年级女生失分的“四种立体图形的分类统计(只统计、不计算)”(见图1).
这道题打动笔者的原因有四:
1.一年级女生连环失分的印象;2.四种立体图形以搭积木的组合形式呈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结,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投入;3.此组合包含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切合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起点;4.图中的一些立体图形“部分被遮”,能合理考量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测试结果汇总如下(见表1).
表1说明,在未展开一年级教学之前,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计数的正确率已相当高,其中正方体与球更甚,这与学前学习、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还有少部分学生对长方体、圆柱的识别有困难.经访谈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对这两种图形的多种形状直观感知不够,基本特征认识模糊.比较来看,四个班学生在这一知识起点上水平相当.
根据测试结果,细析《标准》要求,笔者觉得一年级立体图形计数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有集中困难的立体图形的充分感知;教学科学的计数方法;初步树立有序观察的意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下呈现的是笔者落实四项策略的实践:
策略一:充分感知长方体的多种形状
《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立体图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笔者发现第一学段的要求主要在“直观感知”上,一些数学概念、定义都不强加于孩子,只要达到看到实物、模型、图形能辨认的目的.
如此一来,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既然概念、特征都不能过早揭示,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呢?球、圆柱的正确识别对学生并不困难,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特别是长方体多种多样的面貌很难一概而论.为此,笔者安排半节课时间进行数学实践活动“长方体的盛会”.前一天,要求每个学生到生活中找3~5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进课堂,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汇集了约200种不同的长方体:扁的如铅笔盒和书本、更扁的如纸和薄脆饼干、柱状的如笔筒和利乐牛奶包、两端正方形的如牙膏盒和五子棋盒、条状的如橡皮和威化饼干、方形的如粉笔盒和《新华字典》等等.通过大量观察、触摸、交流,给了学生丰富的直观感知体验,学生纷纷总结说:长方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又是共同的,即从每个长方体的至少一个面上能找到长方形,而从正方体上只能找到正方形.就这样,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总结等活动,达到了对长方体多种形状的直观感知.
策略二:不遗漏不重复的计数方法
当不同数量、多种立体图形同时呈现时,如果不教会学生一定的计数策略,遗漏和重复计数的现象肯定会在学生中比较频繁地出现,数量越多、排列越混杂,遗漏和重复计数的现象越严重.如何有效控制这一情况呢?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多种计数策略的尝试.
①标记计数法
不同类立体图形画上不同的标记,同类图形画上相同的标记.如长方体标√,正方体标☆,圆柱标○,球标△,边判别边标记后计数,如此既达到分类也达到不遗漏不重复计数的目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1、2、3、4序号作标记,长方体用数字1表示,正方体用2,圆柱用3,球用4,这方法简便易行,还渗透了一定的符号化思想.
②排除计数法
排除计数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计数策略,有学生提出:“把数过的图形划掉,边数边划,肯定不会重复,而且到最后所有图形都划掉了,也就肯定没有遗漏了,”这种方法不但避免了重复和遗漏计数,还体现了排除法的思考策略.
策略三:总结有序观察的方法
注意力分配的随意性、片面性也是导致遗漏和重复计数的重要因素,如何避免这一现状,需要引导学生总结“有序观察”的方法,培养“有序观察”的习惯,即按一定的先后顺序仔细地察看.
在学生多次尝试、师生交流后,我们一致觉得当多种数量的立体图形以比较清晰的行列呈现着时,我们一般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统计和计数.当各种立体图形无序地呈现时,很难做到有序计数,怎么办呢?可以借用书本,先遮住题目的3/4部分,只露出题目的1/4,等统计好这1/4部分,再将书本下移露出第二个1/4部分,直至全部统计完.这种方法变无序为有序,体现了“化整为零”的数学方法.
策略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现撷取“初步的”要求呈现如下:“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能由几何体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运用图形形象地展开想象.”当前的学情是,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立体图形识别基础,教师应该如何展开教学呢?于是,笔者把本学期“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基本目标: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的正确识别与计数.发展目标:培养对‘部分被遮’或‘完全被遮’的立体图形的正确计数能力.”
最初的训练是,一个方块被遮的正方体数量的判断,如右图,观察后思考:“这里有几个正方体?”有的认为4块,有的认为5块,教师不加评论,只让学生分别阐述理由.后请学生用手中的方块叠一叠,认为4块能叠成的就提供4个方块,认为5块能叠成的就领5个方块.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发现:不能漏了下面垫着的方块,即使它完全被遮,我们也要想象到它的存在.慢慢地提高难度,有两个方块被遮的判断,如右图,教学时,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交流、操作等活动,最后通过动手摆一摆才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此训练过程中,渗透前面已经阐述的有序观察的要求:一层一层地,从上往下数;或者一列一列地,从左往右数等.
2010年11月20日下午,与(1)、(2)班数学老师聊起最近的教学情况,她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单元采用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不禁萌生一个想法:何不四个班再统一进行一次“后测”.
“后测卷”由2道题目组成,第1道继续选用“前测”题.通过比较两次测试的数据,发现四个班的错误率降得都很显著,其中(3)(4)班错误率低于(1)(2)班,看来,教师采取的四种策略是有效的.
第2道题目重新设计,加大识别的难度以发现新的问题.“后测题”的形式与“前测题”基本一致:
1.情境化;
2.汇集了四种立体图形;
3.部分立体图形被遮.
而且“后测题”在继承“前测题”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图形的数量,长方体的形状更多样,“部分被遮”的图形数量大大增加(见图2):
现将测试结果汇总如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3)(4)班四种立体图形的计数错误率都低于(1)(2)班.不过,从表2显示的数据来看,(3)(4)班还有21人次在长方体、球、圆柱计数时出错,特别是长方体和球的错误率居高,到底什么原因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计数错误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得知,虽然教师采取了多种策略进行针对性训练,但具体到个别孩子效果还是不够显著.比如“长方体的判别”,还是有部分学生固执地认为某一种形状才是长方体,排斥其他形状的长方体,从而提醒教师需加强薄弱学生群体的关注.通过个别访谈发现,影响学生计数错误的因素是多样的,学生注意力分配不全面、数量感觉能力差、空间观念没有很好建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计数的正确率.而且学生的心智发展存在差异,随着心理不断成熟,个别学生对立体图形正确计数的能力还会有所提高.
要感谢那位哭泣的女孩,引发了笔者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立体图形正确计数的策略研究”,通过这一段探究的历程,深感以往教学中对学生的发展缺乏整体关怀.我们的教学,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位学生,教师应该经常地开展“前测”与“后测”.通过“前测”了解学生的学业起点,明确重难点,从而有的放矢设计教学.通过“后测”可以反思我们的教学,关注薄弱学生群体.
原刊编者语:一年级小学生,其中居然还有“薄弱学生群体”,又是考试,又是前测、后测.有统计、有计算、有空间观念,有四种立方体,还有不重不漏的计数.太多了、太复杂了、太难了、太没必要了.一年级小学生多学学语文、多练练字、多玩一玩、多一些快乐,最好没有这么多的测与试,也不必学这么多的所谓的数学知识.一、二年级小学生可以试着少学数学,一星期有二节数学课足够.学口算、学计数、学加减法.学得越少对将来越好.要让小学生的大脑有正常发育或发展的环境,别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