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产业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体育人口”不断增长,使得我国体育馆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本文笔者结合四平市体育馆为例,力求探索大型体育场馆设计手法及发展趋势,以期更好的促进现代体育馆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体育场馆;建筑设计;复合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026-03
引言
近些年来,许多城市相继立项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如复旦正大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2318. 5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1层,附属看台3层,固定席3579人,活动看席1428席,集比赛、训练、集会、演出的功能于一体,看台采用三面看台的方式。安吉县龙山体育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用地约为120亩。由主馆与网球馆、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馆等组成。建筑面积总为18090平方米,主馆是一个集体育比赛、训练、健身、大型文艺演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馆,固定座位3000,活动座位5000,看台采用四面看台方式。四平市体育馆的建设也广泛的征集了民意,集思广益,以期建成后既能提升四平城市品位,填补四平市没有体育馆的空白,也能让四平人民近距离地观看国家级单项赛事,像CBA篮球联赛等比赛等。同时可以进行高清现场直播,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促进四平市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所以四平体育馆的建设应该有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指导,以期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本文四平体育馆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这些设计理念中存在以下几点共识,似可反映出现代大型体育场馆设计的发展趋势。
1.项目概况
四平体育馆建设地址位于四平市东南生态新城B-07地块内,南邻旭日立交桥,北侧紧邻南四纬路,东侧紧邻东生大街,另可使用东南生态新城B-06地块,性质为生产防护绿地兼容停车,总用地面积(设计范围)642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429平方米,其中地上为19507平方米,地下为2922平方米;体育馆可容纳观众6032人,其中固定席观众人数为4338人,主席台150席,活动看席1532席,残疾人座席12个,将建成一座集比赛、训练、集会、演出的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育馆。
四平体育馆地处四平市东南生态新城,南邻立交桥,北依南四纬路,东靠东生大街。作为城 市级体育建筑,设计构建了集比赛、训练、集会、演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体育馆,并复合商业功能,实现“以馆养馆”的运营策略。
2.建筑设计手法
2.1 复合化
(1)从总平面布局来看,四平体育馆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布置在用地中心,与南北入口广场形成中轴线,彰显恢宏气势。建筑与场地呈南北布置,北部则为室外场地区和机动车停车区。在设计内容已经超越了单纯容纳体育运动场馆的范畴,将比赛、训练、集会、演出同时包容进去,形成复合化的功能布局。
(2)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是复合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比赛场地的多功能利用和引入其他业态构建复合体育设施,一直是体育场馆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体育馆内场尺寸的设计对于多功能利用意义重大。本案依据场地种类及面积最大化利用的原则,将其定作54.8 米×39.2 米,可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拳击、摔跤、柔道、武术、网球、冰球等球类和体操类国际级比赛。平时则可将活动座椅收起,放置三片篮球训练场地,进行专业训练。同时为全民健身活动、大型展会、文化表演等提供空间。
设计在一层布置商业设施,以期实现“以馆养馆”的策略,业态考虑为体育用品、户外用品、健身培训、咖啡简餐等。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这一点已经为诸多国内近期设计、修建的某些场馆所采用,从使用效果来看,确实起到了提高设施利用率、创造经济效益、以馆养馆的作用。
2.2 生态化
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领域发展的主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四平体育馆的建筑设计,也对如何处理建筑与生态的关系问题表现出专业角度的关注。
(1)尽量使用自然通风系统,减少机械通风。四平体育馆采用可开启式屋顶结构及可打开的幕墙构件,便于空气流通。以此节约能源。观众固定看台区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低速管道系统,按照不同区域设置空调箱,可分区控制各区空气参数。末端采用台阶下送风,回风设置在固定看台上部侧墙,提高看台区舒适度,降低空调系统输送能耗。
冬季主场馆采用空调送热风与散热器采暖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器放置于比赛区周围一层地面。空调系统在赛前大风量运行,用热风进行预热。比赛开始后,室内人员、设备发热量增加,可关闭空调系统以散热器维持室内温度,既能保证室内风速要求又降低运行能耗。调节部分散热器开启,还可用于值班采暖。
(2)体育馆使用便于自然采光的屋顶设计,减少人工照明时间。四平体育馆采用采光天窗,能够保证充足的自然采光;这也能够降低照明设备的运行成本。
众所周知,每个体育建筑生态化无疑是今后每一个从事体育建筑设计者都要面临和考虑的课题,体育馆仅着手于以上几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节能环保生态作为一种趋势,体育场馆的建设就要把握好这种趋势,在其他如建筑选址、平面布局、建筑设备、材料、外表面的技术处理、高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做好生态、节能、可持续。
3.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技术是联结建筑硬件(场地、服务空间与其他附属设施)与软件(管理、运转、经营策略)的纽带,是建筑功能得以高效运转的保证,场馆的经济效益与使用的舒适、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
四平体育馆室内上部采用框架结构+钢网架结构的形式,体育馆的顶部采用金属网架结构,整个空间没有一根柱子,全部用金属网架支撑,其中最长的跨度达80米,施工难度非常大,技术要求极高,所以吊装采取特殊措施才得以完成。体育馆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和大理石。充分考虑结构的经济性,运用成熟的技术、选用适宜的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4.新颖的建筑形象
投标方案另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点是设计者以空间、技术、经济及体育建筑的运动美学特性为依据,构思各异的建筑形象,表达对体育建筑的不同理解。
四平体育馆造型新颖生动,体现出现代工业美学特征,与四平作为汽车配套基地的产业特点相呼应;标志性强,符合体育场馆类建筑的特点;在建筑表达上采用简洁现代的手法,与周边建筑形成对比,进一步丰富了紫气大街的城市形象及空间变化;
5.现代体育场馆设计的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赛事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密切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从城市总体规划的高度审视大型体育设施的建设,重视与城市整体的关系,与城市经济发展计划、人口规模、分布密度、规划分区、地理特征相适应,起到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进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2)可持续发展理念
大型体育设施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建筑,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应从两方面理解:首先是环境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即通常谈及的节约能源和材料、保护环境、建造绿色建筑;其次是功能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共时性上,以空间的灵活性满足比赛、展览、集会等多种需要,附属用房实现多种经营;在历时性上,当前与长远使用结合,具备适应需求增长及使用功能变化的潜力。
(3)经济效益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都要注重经济效益。产业化、社会化是兴办体育事业的成功之路。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应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比赛厅多功能设计、附属用房比重增大、体育设施功能多元化等方面。同时应该看到,大型体育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都与经济效益紧密关联,只有系统研究每个环节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使体育设施的建设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4)重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运用
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将会推动建筑的更新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建筑发展史已经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这一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大跨度建筑常用的屋盖多为空间钢网架结构,固然这种现状的存在有其技术、经济、社会基础,但若长久徘徊于此,体育建筑形象的创新很难有大的突破。膜结构的出现为大跨度建筑的创作开辟了新领域,其自重轻、透光性好、跨度大的特性为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视角,如何充分利用其自身优良特性,创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体育建筑形象是一个有待建筑师去开辟的广阔领域。
6.结束语
本文结合四平体育馆,对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其相关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提出体育馆建筑造型设计符合自身特点、迎合时代要求、契合未来发展的设计表现手法。希望和各位同仁一起促进体育建筑的发展。
作者简介:谭劲松,男,籍贯:黑龙江,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
论文作者:谭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体育馆论文; 建筑论文; 体育场馆论文; 看台论文; 功能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