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香椿 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313200
【摘要】文本的“反复处”,即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可以根据出现的频率和差异,寻找到许多破译文本秘诀的蛛丝马迹,思考其反复中所要强调的重点,比较反复中的差异,包括用词的差异和心理、情感等的错位等,探索其多维内涵,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最终带领学生实现文本的创造性、探究性解读。
【关键词】语文 文本解读 反复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00-02
文本是我们向学生打开的一扇美丽的文学之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精神意义世界。解读文本应是阅读教学达到某种阅读的重要方式与过程。
探究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鼓励鼓励广大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呢?探究文本解读的具体可操作方法之一就是仔细玩味,于“反复处”探多维。
(一)关注多次相似的反复处,细读反复处,洞察作者要强调的情感或者内容。
很多文本,我们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文字,往往是作者匠心独具之处,所以文本的创造性解读有时也可以落脚在“反复处”。探寻文本的反复处,往往是作者有意表达特殊情感的地方,或者是作者有意强调加深情感的地方,那么我们通过这些“反复处”的创造性解读,就能透过一个细微的切入口,把握更丰富的内容。
例如苏教版必修二的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写林黛玉初到贾府时有这样的描写:“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在这一段中,很多老师都能从贾府繁复的进门换人礼仪中读出贾府的气势烜赫、门禁森严。但是往往忽视了前面部分的文字。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曹雪芹在这里书写时运用了五个“大”字,这样的重复是不是曹雪芹词汇匮乏了?当然不是。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的《红楼梦》,无论是思想价值和语言都臻上乘。那么透过这五个“大”字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读出什么?学生可能会作这样的思考:林黛玉幼年丧母,入贾府时尚年幼,所以在一个孩童的眼中,那么轩昂的建筑,其很难用很繁复的词来形容眼前所见,所以一贯以一个“大”字来形容。这样的思考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的解读的前提是把贵族少女林黛玉假想成了《红楼梦》中的板儿(刘姥姥的孙子)这样一个懵懂的村童了。结合人物身份,林黛玉其父林如海是当朝探花,而且是扬州巡盐御史。而且家族世袭列侯,同时能与贾府联姻,其权势、地位、才学可见一斑。这样的提示下,学生可以感悟到林黛玉这样的出身背景和眼界下都能感受到的“大”,在世人眼里可见多大,这样贾府的建筑宏伟的外观以及它带给幼小的林黛玉的这种逼仄感就变得非常具体了,正好丰富了“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的内涵。
就这样,我们从一个字中感受其微言大义,渐渐走向文本的深处,走向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如果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片段进行设计,就可以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文本世界。
(二)反复思量,比较文本“反复处”之间的文字差异,在“差异处”寻突破。
许多经典文本,其作者使用语词非常慎重,几经推敲,方才落笔。尤其是古代经典文本,语言蕴藉精准,几乎达到了字字可推敲的节奏。
例如:《鸿门宴》教学过程中,我们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文本中刘邦对张良的称呼是有差异的,文中的同一个动作的动词使用上也是有差异的。
教师在和学生研读这个文本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师:展示幻灯片,呈现课文内容节选。
片段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 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片段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师:在所呈现的片段中,沛公对张良的称呼有什么差异?
生:沛公在片段一中称张良为“君”,在片段二中称张良为“公”。
师:两个称呼有什么差异?
生:“君”和“公”都是对人表尊敬的称呼,但是“公”比“君”敬重的意味更浓。
生:“君”是对人的尊重的称呼,而“公”是以爵位来称呼一个人。
师:为什么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称呼?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因为情势越来越紧急,所以沛公的称呼也随之升级。而且以爵位来称呼张良,更加委婉地提醒了自己对张良的重用和知遇之恩,使张良更加能够完成艰巨的任务。从中可以看出刘邦的性格非常的善于应对形势而改变,人物身上的狡诈多变、能屈能升的性格可见一斑。
师:于“细微处”的称呼见性格,那么这样的“细微处”,片段中还有吗?
生:“大王来何操?”“ 我持白璧一双,为我献之: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操”和“持”,同一个动作的两种不同说法。
师:能读出些什么?
生:感觉“操”就是直接问拿了什么?而“持”感觉带有恭敬的意味。
师:你的感觉非常准确。
师呈现已经学过的内容:例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季氏将伐颛臾》
扶:左也。手相助也。持:有端、捧之意。
例2:同室操戈 操:把持也。把者,握也。
犹未能操刀而使。——《左传》
总结:“操”与“持”,一字之差,“持”更加具有恭敬虔诚的感觉。这就是外交辞令的斟酌与把握,一字千钧,字字关系着生命啊!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强调了《史记》遵循了诗笔之严谨,又能让人从字里行间读出无穷的言外之意,浓浓的文学味顿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就从作者匠心独具的“反复处”寻找到作者巧妙地使用的不同称呼和动词之间的差异,试图找到了走进人物心理的一把钥匙,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渐渐走进文本内核。
语文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文字组成的神秘而丰富的花园,只要我们努力找到其中的突破口,切入口,真正探索出属于不同文本的不同解读角度和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一步步走向它的深处,探知其神妙和精髓,使文学作品“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的转换”。
论文作者:方香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文本论文; 差异论文; 片段论文; 林黛玉论文; 作者论文; 学生论文; 创造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