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研究论文_王仕通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容城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保定 071700

摘要:传统的10kV配电线路设置存在距离长、负荷分布较分散、峰谷差较大等弊端,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压,保障其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和节能经济,是当前电气化工程建设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供电质量;技术措施

1电能质量对供电质量影响分析

从各类电能质量问题的影响表现可以看出,虽然电能质量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引起电力系统的供电中断,所以也不会引起现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恶化,但却常常会给用户造成停运损失,严重程度甚至超过持续停电事件。因此,从用户用电体验角度考虑,由于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用户用电持续性降低的情况都应该纳入供电可靠性的考察范围。低电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问题对用户用电体验的影响与停电事件较为相近,在用户投诉中常常被同等描述为:设备突然停运或无法启动,用户无法正常用电。在开放的电力环境中,配电线路供电质量管理工作不应局限于考核供电系统是否停电,而应从用户的角度来理解供电可靠性,以用户是否能持续不断地用电作为评判标准。因此,兼顾用户用电体验的配电线路供电质量需要将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用户停电、用电设备无法启动、停运、重启等用户无法持续用电的情况纳入供电质量的考核范围。

2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

2.1完善10kV配电线路供电体系,强化供电质量

首先,管理目标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管理目标,不过绝大部分的管理目标就是用户人数以及用电数,其次,在建设配网供电系统时,因其要用大量设备,需要的投资金额巨大,所以,在进行建设时,对于设计要求严格,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计、规划等问题,需要各地的供电局要进行实际考察,根据用户人数进行用电量的分析,对将来的供电负载情况进行预估,使工作规划具有前瞻性,不能仅凭想象进行建造设计,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使用户的用电量达不到标准。最后,当10kV配电线路供电系统建设完毕,正式运行时,对于停电检修要管理好停电的范围,考虑好能否进行转供电,最好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例如,在高层出现停电检修的情况,电梯需要有备用发电机,方便人们的出行。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缩短用户停电时间,请专业人员加快抢修进度与质量,不要出现“设备等人”以及反复停电的现象。这样,才能有效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使供电局赢得用户的好感,降低经济以及用户的损失。

2.2科学规划供电线路

要想保证10kV配电线路供电质量,首先必须要从线路规划开始入手,根据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划分分配供电负荷。对于变电站出线而言也必须要进行规划,一般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按照不跨区域供电的原则进行。对于变电站本身的布局而言,也必须保证布局合理,通过合理布局来最大限度的缩短主网供电线路,其主要目的是缩短供电半径并以此来优化配网网架结构。最后,对于配电线路而言必须要加强对偏远地区的配电线路规划,根据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施工,增加相应的联络开关来提高地形复杂路段的线路应变能力,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在供电线路中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母线开关自投一次接线方式,采用这种接线方式能够保证检修以及维护的过程中只需要将预试验或者预检修的变压器进行停电即可,另一个变压器则能够正常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停电时间,对于系统的运行和检修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3完善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

综合现有10kV变配电站实际情况,对于其电网运行而言,耗能大是主要的问题,而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解决以上所述的耗能问题,可起到节能及保证供电效率的目的。对于此,加大对无功补偿技术在变配电站中的应用是主要措施。从变电站无功补偿的设计来讲,其主要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包括补偿支路、采集支路、微机控制等部分。如补偿支路主要是由真空断路器、进闸管阀组及电抗器等组成。采集支路又有互感器、模数转换芯片等组成。实现对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其关键在于对以上三部分进行设局,具体如下:对于补偿支路的设计,其主要是通过TSC阀组来对信号实现控制,以最终达到控制对整个补偿回路控制的目的。再如刺激转换支路的设中,通过各类互感器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压及稳压的目的,已实现无功补偿控制。另外,对于微机控制,其主要使得无功补偿控制更加的自动机智能化,如通过有效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对整个电网的供应情况进行了解,并实现对无功补偿功率的控制,可使得控制更加的安全及有效。

2.4提高对停电管理的重视

定期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巡查。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阶段,要组建专门的检修机构,来负责对配电线路的检查和巡逻工作,这样可以对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从而有效降低停电事故对10kV配电线路供电质量的影响;完善停电检修计划。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配电线路供电高峰期、线路改造等因素的影响,诱发配电线路停电现象。要想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完善停电检修计划,以确保完善停电检修计划的可靠运行,尽可能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例如,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停电计划,有层次、分地区地进行停电和供电,从而有效降低停电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对10kV配电线路周围的通道树障与违章建筑进行有效的清理,同时做好10kV配电线路的防风工作,可以适当的在档距比较大的线路之间通过增加电杆的方式来有效的减少档距,从而提高抗风能力;在10kV配电线路分支线和主干线路上安装带有重合器的开关,这样可以形成两级的保护机制,有效的隔离设备与线路故障,从而缩小停电范围。

2.5重视10kV配电线路谐波治理

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电能质量水平,需要重视对谐波的治理,常见的治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主动治理,指着眼与谐波源本身,避免或降低其发生几率,其重要的治理措施为:①利用换流变压器和带有谐波互补性的装置,适度增加变流装置的相数或脉冲值,改变谐波源的配置或工作方式。②采用多重化技术将多个方波叠加在一起,限制谐波的产生,能够获取接近正弦波的阶梯波,但性价比较低。③利用三次倍数的谐波和外部三次倍数的谐波源,将谐波电流叠加注入到矩形波形上,以降低特定运行点的上谐波,其限制条件较为严格且功率消化较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不高。④应用脉宽调制及时,提高谐波频率并降低其振幅,使其波形接近正弦波以避免对供电设备的损伤,但该方法只是用于IGBF、IGCT等由自关器构成的变流器。第二,被动治理,指通过外加无源滤波器(PPF)、有源滤波器(APF)、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APF)等滤波器来阻止谐波源产生的谐波注入电网,或者阻止电力系统的谐波流入负载端,其中,PPF的造价较低,且应用技术是最为成熟的,能够借助电感和电容元件的谐振特性,形成低阻抗支路,以减小流向电网的谐波流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对停电管理的重视、开展良好的10kV供电线路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完善配网线路架设,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线损,提高功率因数,保障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杨志勇.煤矿供电电能质量分析及治理办法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02:95-96.

[2]肖峥,王恒,张巧霞,曹晓庆,闫秉科.地铁供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J].陕西电力,2017,4501:57-62.

论文作者:王仕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研究论文_王仕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