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袁倩倩 王思雷 张凤凤 龙厚隆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山东 滕州 277500
【摘要】 目的 研究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的不同分为纳米碳示踪组和美兰示踪组,各83例,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和全部腋窝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纳米碳作为示踪剂行SLNB时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美兰示踪组(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6.4%,美兰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5.9%,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假阴性率为11.1%,明显低于美兰示踪组(p<0.05).结论 纳米碳作为示踪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明显高于美兰,是临床上较为确切和可靠的示踪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13-02
前哨淋巴结活检被认为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准确分期的标准方法,同时也是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1,2].SLNB阳性的患者通常需要行腋淋巴结清扫术,但是SLNB较传统的ALND 后活检出现上肢水肿、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底,因此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通常采取SLNB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行ALND[3,4].本研究通过对比美兰示踪和纳米碳示踪的检出率和示踪效果,评价两种示踪剂在SLNB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诊断明确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顺序随机将其分为纳米碳示踪组和美蓝示踪组,各83例.纳米碳示踪组年龄为28~75岁,平均年龄为51岁,其中46例处于绝经前期,37例处于绝经后期,浸润性导管癌67 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美蓝示踪组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49.2岁,43例处于绝经前期,40例处于绝经后期,浸润性导管癌62例,浸润性小叶癌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处理方法 纳米碳示踪组患者采用纳米碳标记,美蓝示踪组采用美兰标记.两组患者基本手术操作均一致,仅示踪药物不一样.具体操作为:所有患者均在麻醉下于乳晕周围4个象限分别注射示踪剂,注射后按摩5min,10min 后采取乳晕下横切口进行前哨淋巴结追踪并活检.同时取腋窝长约3cm 弧形手术切口,寻找染色淋巴管,沿染色淋巴管追踪染色淋巴结,将所有染色淋巴结予以切除;同时将腋窝中所有淋巴结作为SLN 切除,将切除的淋巴结用福尔马林固定后保存,术后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均于30~45min内完成.1.3 SLNB结果评价 两种不同方法进行SL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计算方法具体参照下列公式.(1)假阴性率=SLN 假阴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100%;(2)准确性=(SLN 转移真阳性+真阴性例数)/SLN 活检总例数×100%;(3)灵敏度=SLN 转移真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100%;(4)特异度= SLN 转移真阴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例数×100%;(5)阳性预测值=SLN 转移真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真阳性例数+ 腋窝淋巴结转移假阳性例数)×100%;(6)阴性预测值= SLN 转移真阴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真阴性例数+ 腋窝淋巴结转移假阴性例数)×100%.1.4 统计学处理运用IBMSPSSStatistic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用率表示,两组率的比较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相关的基线资料 2组均有83例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纳米碳示踪组年龄为28~75岁,平均年龄为51岁,其中46例处于绝经前期,37例处于绝经后期;美蓝示踪组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49.2岁,43例处于绝经前期,40例处于绝经后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肿瘤的基本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详见表1.
3 讨论
传统上,早期乳腺癌患者也进行ALND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但是此种方法具有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麻木、疼痛,肩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生存质量[4].研究表明,对于早期腋窝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运用SLNB替代不必要的ALND,可以大大较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这类患者中,进行SLNB或者ALND 的SLN 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异[5,6].因此,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SLNB替代ALND已经成为临床上的标准做法.在实施SLNB过程中,SLN 的精确定位是关键.主要包括术前定位和术中示踪2大类方法.术前定位主要运用超声、钼靶、MRI等影像学方法寻找乳腺癌可能转移的淋巴结;术中示踪主要运用染料法、核素法、荧光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结合使用[1,7,8].此外,该ICG 技术需要特殊的设备在手术室才能操作.碳纳米颗粒经过修饰的合成示踪剂,平均直径为150纳米,可选择性地进入淋巴管,而进入毛细血管.当注射到肿瘤组织周围,纳米碳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迅速,然后通过淋巴管到前哨淋巴结,将其染为黑色.由于安全和淋巴系统亲和力强,碳纳米颗粒常作为前哨淋巴结理想示踪剂.综上所述,纳米炭作为示踪剂运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明显高于美兰,是临床上可靠的示踪方法,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颜博,葛洁,张斌.纳米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肿瘤床,2011(21):1335-1337. [2] 乔光明.靶向纳米生物复合物在癌细胞成像诊断分析、药物输送以及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许志亮.纳米炭混悬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4. [4] 刘晓艳.纳米碳和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4(24):3773-3774.[5] 刘斯佳.基于纳米材料和核酸探针的生物传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 [6] 郝广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取样65例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3. [7] 周毅,杜春花,陈志梅.纳米炭与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对比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02):118-120. [8] 陈宗义,胡小池,王慧静.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中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8):78-79.
论文作者:刘斌 袁倩倩 王思雷 张凤凤 龙厚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淋巴结论文; 纳米论文; 例数论文; 前哨论文; 乳腺癌论文; 患者论文; 腋窝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