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稳定供给总量、促进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总量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近年来宏观调控的经验表明,从货币政策角度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调,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稳定货币供给总量;二是进行货币结构调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应通过把M[,2]中的一部分转化为M[,1]的各种办法,支持经济增长中对货币的合理需求,同时又可以不增加货币供给总量,有效防止通货膨胀压力的累积。
一、货币流动性偏弱是当前货币供给中的主要矛盾
1993年以来,为了配合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实行了长达40多个月的全面紧缩政策。但实际执行的结果表明,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分析,货币总量并没有紧缩。1995年M[,2]余额比1993年增长166.5%。货币紧缩所产生的通货膨胀抑制效应,得益于对M[,1]的强力紧缩,即是货币结构调整的结果。1994年和1995年,M[,1]增长幅度分别比上年减少7.5%和10.18%,比1992年分别低9.3和19.48个百分点。
货币总量未能有效紧缩,而M[,1]出现大幅度下调,在货币供给上就表现为货币流动性的减弱,即大量货币停留在不能即时支付的货币形态上,从而使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货币相对匮乏,减少市场有效需求,压低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1994年1季度至1996年上半年,货币流动性降低11个百分点,为36%,是1986年以来的最低点,显示出偏弱的特点。
1994~1996年6月货币流动性季度表(%)
货币流动性减弱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宏观上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在微观上降低商品价格涨幅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当前所谓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宽松,微观效益持续下降,就是货币流动性减弱的直接写照。这种双向作用表明,控制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上的操作,只能根据利弊得失的权衡进行选择。当经济增长过热时,必须减少货币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当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货币流动性过于疲弱甚至出现疲态时,就应采取适当措施增强货币的流动性,以支持经济的健康增长。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即使在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下,1994年和1995年仍然高达12.6%和10.5%,1996年为9.7%。但微观上消费需求平稳,投资需求大幅度下降,出口需求也猛烈回缩,大部分企业感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这说明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基本适度,但结构调整要求强烈,需要扶持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发展,抑制不适应市场调整企业的发展。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则比较乐观,继1995年达到预定政策目标后,1996年以6.1%的涨幅低于计划控制目标,1997年的通货膨胀率有望进一步降低,这就为整个“九五”期间控制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两方面的情况表明,随着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的逐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必然向经济增长倾斜,即在保持目标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加速经济结构调整,防止通货膨胀的反弹。从货币方面看,相对于目标经济发展速度而言,货币供给总量基本适度或略为偏多;目前的货币流动性偏弱,则成为经济的主要制约条件,或者说,是当前货币数量变动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提高货币流动性必然是既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同时又能控制通货膨胀发展程度的政策选择。
二、政策调整与广义货币扩张是当前货币流动性减弱的主要原因
提高货币流动性,是货币的结构性调整,对我国来说还缺乏足够的操作经验,必须首先搞清货币流动性减弱的原因。
实际上,货币流动性减弱现象,并不是近年来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后的独有现象,而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长期趋势。这表明,货币流动性减弱既有当前的政策影响,也有某种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影响。
1986~1995年货币流动性情况表(%)
短期影响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政策调整。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是一种全面的紧缩政策,各种调整手段如减少财政支出、压缩贷款规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平抑市场商品尤其是居民基本生活用品物价涨幅、增加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等,都在短期内全面铺开实施,因而造成两方面的变动:一是消费品供给迅速增加,使市场供求达到基本平衡状态,大部分消费品处于供给略大于需求,并且能迅速增加供给的状态中;二是投资品需求迅速下降,与投资品供给基本相适应,调控高峰时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由此可见,货币流动性的减弱,即M[,1]供给量增幅的下降,主要是政府对满足投资的货币供给减少,引发投资品市场需求减少,从而使企业供给的M[,1]相应减少。而居民在消费品市场上的买卖活动,对M[,1]供给量下降的贡献不大。
企业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作出巨大的反应,相应减少对M[,1]的供给,是目前我国金融体制与企业金融状况决定的。由于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对迟缓,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都处于极度不发达的状态,企业的融资渠道极其狭窄,大部分资金靠银行贷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很难避免企业追求速度效益,因而企业的经营质量一直较差,效益增长基本上靠扩大经营规模,对投入资金的需求日趋增长,导致企业资金自有率大幅度下降,对银行资金供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已达75%以上。这种金融状况使企业对银行信贷政策非常敏感,同时也使国家金融控制的政策效应十分明显,国家紧缩信贷规模,就会直接减少一部分企业的即时支付能力,减少相关企业的商品需求,经过短时期的连锁影响,使企业总体的即时支付能力下降,从而也减少对M[,1]的供给。
从长期来看,货币流动性减弱是由广义货币即M[,2]的快速增加形成的。M[,2]的快速增加,据人民银行的统计分析,是准货币性质的居民储蓄与企业长期存款增加较多引起的。企业长期存款的增加,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紧缩政策导致企业减少对M[,1]的供给,同时必然使部分盈利行业与企业增加对M[,2]的供给,因为经营利税率下降到长期存款利率之下时,企业必然趋向长期存款。但这部分货币与居民储蓄相比,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随着宏观紧缩力度的缓和及市场需求的回升,会自动从M[,2]流向M[,1]。所以,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是M[,2]快速增加的基本原因。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储蓄高速增长的基础。由于近年来居民收入渠道多元化,辅助渠道收入已经接近或超过主渠道等种种原因,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无法作出准确的数量估计,现有单项收入统计指标都低于实际的居民收入。但即使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也能窥见我国居民收入高速增长之一斑。居民收入增长绝对量最高的时期,恰恰是1992年到目前这一时期,这可能是一小部分人的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一小部分人的收入下降幅度较小,大部分人的收入小幅度上升,从而使居民收入总体上高位上升;此外,居民金融资产绝对值的增加,使居民资产收入得到稳定和大幅度的提高。
职工平均工资与城镇居民储蓄增长率(%)
维持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另一个条件,是我国居民的储蓄意愿相当强烈。储蓄存款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基本上没有关系,除了1988年因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居民储蓄存款下降外,居民储蓄一直维持高位增长的趋势。从短期看,存款利率的大幅度下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居民的储蓄意愿。据人民银行对1996年2季度城乡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在去年4月1日取消新的长期储蓄保值贴补,5月1日下调存款利率后,居民储蓄意愿由2月份的60.1%下降为53.5%,下降6.6个百分点。但这种影响可以预料是暂时的,并且储蓄意愿会停留在较高的水平上,因为导致较高储蓄意愿的正是改革以后我国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势。在存款动机中,居民较多考虑的是攒孩子教育费用、买房或建房、养老金、防意外事故等,表明居民的储蓄意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预期今后的教育费用将上涨较多,而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福利制度必将逐步解体。从长期看,居民储蓄倾向会居高不下,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上述分析表明,货币流动性减弱的主要和长期的原因,应归结为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目前和整个“九五”期间,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不会大幅度下降。在实行货币扩张政策时,它会随之迅速扩张;在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它还会在高位上继续增加。因而在现有货币金融体制下,货币流动性减弱是一个长期的现象。货币流动性的减弱,从短期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从长期看,反而增加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所以无论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还是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都需要提高目前和“九五”期间的货币流动性,并构造一个能够在政策指导下迅速提高货币流动性的市场机制。
三、稳定货币总量与货币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提高和稳定货币流动性就是要在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过渡。货币结构调整的目标,按人行的标准,在“九五”期间,M[,1]和M[,2]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8%与23%左右。这个目标在1996年已经基本达到,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的种种缺陷,稳定这种比较合理的货币结构,仍是“九五”期间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1、逐步完善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总量控制机制。
对货币进行总量控制,已成为当前政府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与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共识。在今后的五年中,政府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对货币总量的调控机制,其基本原则是:第一,货币供给量要与市场对货币的需求相适应,这种需求是以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前提的,在较长的时期中,受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应是货币供给增长的标准,货币供给总量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目标幅度之和的差距不能太大。第二,目前以信贷规模限制为主要手段的货币金融控制,与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实物经济的运行是矛盾的,因而也要逐渐向间接调控手段过渡,在货币政策上就表现为向货币供给量控制的转变。第三,建立与完善各种金融市场,为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提供舞台。从目前宏观经济与政府的各种条件看,最易实施的是尽快扩大与完善公开市场业务。
2、以票据市场和贴现政策为主导的货币结构调整政策。
要在货币总量稳定的前提下,按市场需求调整M[,2]和M[,1]的结构,需要有两个主要条件的配合:一是按市场状况变动的利率,即利率的市场化;二是允许各层次货币按市场变化实现相互转化的金融市场,即有健全和运行正常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显而易见,这两个条件在目前是不可能具备的,培育和完善这两个条件也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所以,从目前的经济条件与体制条件出发,充分发展票据市场和加强贴现政策对这个市场的引导,是把货币结构调整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必要选择。
针对目前企业的经营机制与经营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通过试点,在现有基础上,有选择性地为企业开辟票据融资市场,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国家金融调控的能力再逐步扩大。必须注意的是,允许票据融资的唯一标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及市场前景,而不能以所有制和企业规模的大小人为地规定准入限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票据市场就会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国家有关部门应作出总体规划,使票据市场在“九五”末期发展成为企业主要的直接融资市场。
与票据市场的发展相对应,国家可以通过再贴现政策与适当的行政干预,相应减少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压力,增加贴现资金,支持票据融资市场的发展。
3、逐步实现利率决定的市场化。
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商业银行市场化与全面推行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妥善处理历史上积累问题的基础上,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对经营不良的银行实行关、停、并、转直至破产;国家也要建立适当的银行保险与防范措施,以防止发生较大的银行支付危机。(2)放开或放宽对银行贷款的限额,即取消或减少对货币供给的数量限制。(3)建立有效的宏观利率调控体系。其中包括国家对基准利率的选择与确定,各种能有效引导市场利率发展的行政干预手段,以便有能力纠正资金市场偏离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轨道。显然,这些条件在短期内还无法满足,所以,在“九五”期间,应侧重于浮动利率体系的建立。
浮动利率体系应是中准利率体系,商业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中准利率基础上,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上下浮动。在“九五”中期,可以首先实施贷款浮动利率体系;“九五”后期再实施存款浮动利率体系。人行可以通过再贷款利率、贴现利率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影响存贷款利率的浮动方向和货币投放的总量。
4、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我国的货币市场包括银行同业拆借、票据市场、国债回购、大额存单市场等。目前银行同业拆借与国债回购市场发展较快,票据市场与大额存单市场则发展比较迟缓。在“九五”期间,都应通过试点大力发展。货币市场的发展不仅能为企业融资提供场所与工具,从而畅通M[,2]与M[,1]之间的流动渠道,而且从宏观上说,还能为市场短期利率的形成提供基础,从而为最终形成M[,2]与M[,1]之间的相互转化市场机制奠定基础。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交易、企业债券、期货交易与产权交易市场等。目前除股票市场得到较快与比较规范的发展外,其它市场的建立和运行都处于孕育之中。但资本市场在企业行为逐渐趋于规范的情况下,具有其它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在资本市场能够降低筹资成本,并在资本市场中形成长期市场利率。因此目前应该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和非上市公司股票的自动报价系统与柜台交易,在适当的时候,再着手发展其它资本市场。
5、在当前应允许和支持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M[,2]向M[,1]转化的金融创新。
最近在北京、广州、深圳进行普通支票的试点,可以看作是这种金融创新的偿试。支票可以直接在银行兑现为现金,增强了企业存款的流通性,使企业的存款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支付的作用。在M[,2]偏大而M[,1]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支持在一定数量与使用范围内,开发与发展促使企业长期存款与居民储蓄随时变现或具有即时支付能力的金融新品种。
6、发展以普通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与其它消费品市场。
最终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增长是实施上述货币政策的基础,否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也就失去了动力,即使有一部分M[,2]流向企业生产,由于没有市场需求的支持,只能表现为库存积压与更多的“三角债”,在企业这一环出现货币流动的中断,最终无法实现货币结构调整的目的。所以,适当开发消费品市场的有效需求,对货币结构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目前消费品市场的开发也具有相当的困难。在城市,温饱型的市场需求基本趋于稳定,但对更高阶段的生活消费,大部分居民尚需一个货币积累的过程。在农村,温饱型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的潜力,但市场相对分散,建立畅通的农村市场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消费品市场开发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农村市场的开发;其次是城市居民消费的升级换代。
从长远看,值得大力开发的是以普通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目前许多城市居民的储蓄存款,有一大部分是基于对住房制度改革的预期,进行长期的货币积累。但是房地产业的发展,似乎脱离了最大的市场需求的现状。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是修建大量的高级宾馆、写字楼、公寓等,在许多城市都超过了市场需求;二是各种建房费用上升太快,其中有许多是不合理的费用,使售房价格居高不下,普通居民只能“望楼兴叹”,按国家公务员的收入计算,穷其一生积蓄,也无法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普通居室。可见这种住宅价格是极其不合理的。必须把普通住宅的出售价格降低到普通居民5~10年的工资能够承受的水平,才能真正启动市场需求,使房地产业得到健康发展,为货币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标签:货币供给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货币流动性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货币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流动性资产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居民储蓄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