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慕树建

浅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慕树建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除了传授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师要用人文审美来充实阅读教学的内容,要用人文审美来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除了传授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是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心理结构,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用人文审美来充实阅读教学的内容,要用人文审美来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作为审美客体呈现给师生的是生动的形象、情感和思辨的美,这种特性使语文教学有了审美教育的前提。

语文是一个洋溢着美的世界,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

一、欣赏自然美

美存在于自然事物中,社会生活中。语文课本选编的大量文学作品,描绘了自然事物,反映了社会生活,创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吴均以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美丽风光,让学生感受了轻柔和谐之美。语文课本中的美景比比皆是:三峡的雄奇险拔,小石潭的幽美奇特,承天寺的清幽宁静……无不以轻柔妙曼和谐统一的美,给学生以欣赏的意境,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过程中,想象是渗透着情感的想象,情感是渗透着想象的情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因素,调动审美想象力,在文章表现的自然之美的欣赏中,唤起并加强学生内心的审美愉悦。

二、感受形象美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外表和内心、现象与本质,从而感受人物的人格美、行为美、心灵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的鲁达,似乎是一个粗人,但他身上却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单个同学很难总结齐全,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以集体的方式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1.鲁达问什么要拳打镇关西?这表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2.当了解到金氏父女的困境时,他是怎么做的?由此看出,他具有哪方面的品质?

3.鲁达放走金氏父女,唯恐店小二赶去拦截,竟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拳打镇关西,不是上来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怒的策略,造成口角打架的假象,这些方面表现了鲁达还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归结出鲁达貌似粗鲁的外表下的内在美。

再如汉乐府民歌《上邪》,通篇洋溢着震撼人心的爱情。从内容上看,是自誓之词,并且出自一位女子之口。该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用奔放的笔法表达炽热的情感。她说:“上天呀,我要和你永远相爱,绝不让我们的爱情断绝衰减。”并且手指苍天立誓,以表现对爱情的执着:“只有高山变成平地,大江里的水枯竭,只有冬天轰隆隆的打雷,夏天降下大雪来,只有天与地合二为一的时候,才敢与你断绝爱情。”这是何等催人泪下的情感!这首诗奉献给我们的已超出普通意义上的爱情信念,而是一腔燃烧着爱的热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

三、拓展意境美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和创造意境美。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课本中的文章,正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意无穷,才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运用直观教具展示文章美丽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会意、入境、动情。如教《春》一文,可先让学生听配乐课文朗读,多媒体展示画面。随着音乐的进行,一组组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学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讲读课文之后,再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画面,此时,学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读起课文来,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从而品味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咀嚼哲理美

有些诗文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情趣。例如艾青的《给乌兰诺娃》一诗,通过舞蹈者的优美舞姿,揭示出一个真理:任何美的东西,都是劳动的结晶。再如秦牧的《画蛋.练功》一文,引出了两个相映成趣的事例;中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与意大利“画坛三杰”之一达芬奇,都是从练习画蛋起步的。由此,作者归纳出“这说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五、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六、品味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品味优美的语段

精彩的景物描写,传神的肖像描写,准确的动作描写等优美的语段在语文课本中俯拾皆是。这样的语段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上来。

2.品味传神的词语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再如“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窜”字既显示了速度快,又显示来得突然;“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

3.品味优美的句式

古诗文往往能够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建筑美。《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短文,托物言志,骈散结合,节奏鲜明,错落有致,类似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优美的句式,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七、追求创造美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为了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应指导学生升华美,使学生在审美能力提高的同时,创造出美文来。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欣赏文章的自然美、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语言美,指导学生写出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美文,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纪格庄初级中学265200)

论文作者:慕树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慕树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