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模式论文,宜居城市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慢城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和英语的合成词:cittaslow,意思是慢节奏城市运动,源于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发起的“慢食”运动。当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式快餐店也紧随其后扩展到世界各地,意大利也不例外,但强调速度与标准的美式快餐与追求品位与情调意大利的慢餐格格不入,美式快餐不仅冲击了意大利的特色饮食,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传统习俗,生活节奏。为此,意大利人彼得里尼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抵制快餐,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并从慢餐开始,改变过快的生活节奏,回归传统,在此过程中,逐渐衍生了“慢城”运动。
截止到2011年6月,全球共有24个国家有慢城之头衔称号,共147个慢城①,整个欧洲国家共有慢城100多个,其中意大利就有68个,欧洲其他国家如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十几个国家都有慢城,甚至连亚洲韩国也有慢城,“慢城”运动正在成为一种国际潮流,2010年11月27日,江苏省“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慢城,意味着中国从此也告别了零慢城的桎梏。怎么理解慢城?慢城的魅力何在?将是我们探讨的首要问题。在对慢城的理解中,如果仅是把其理解为生活节奏的慢速化或者是对快速节奏的抵抗则是肤浅的,慢城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新的幸福理念,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模式,有优质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气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以及惬意生活的福祉,所以要扭转城市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奠基的思想偏差,构建简单而优胜的生活模式,倡导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在同质的世界中保存所在地区独一无二的个性,与此同时,在保护地方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可持续增长的力量,通过当地商业的复兴和可替代能源的使用等多种方式促进地方经济水平的增长。按照国际慢城规定:慢城人口不得超过5万;慢城限制汽车使用,城内不许停车,而且汽车在城市街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慢城严格管理噪声,限制甚至取消广告牌和霓虹灯;慢城不能卖速食,禁止麦当劳等连锁店和超市,其余店面周四周日不营业,避免工作过度;慢城要保持个性,特别是保护具有地区象征性意义的产品。通过慢城建设,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回归自然,在保证轻松生活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干净的自然环境中,享受当地的风味和特有的文化,重获生命的品质与尊严,这就是慢城的意义所在。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呈现递增的趋势,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对比度越来越大,在每日八小时的工作环境下,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西方社会,病态工业化的弊端已显露,社会分配的不公平,1%的人掌握99%的资金,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失业和金融危机双重压力下使得快节奏成为他们的生活律例,时间饥荒、时间紧凑、时间深化成为他们加速生命的代名词,结构和思维的相互嵌入提升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压力。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网络社会化,这也为快节奏添加了砝码,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问题的发生和再现[1-2]互联网的同城化和经济资源共享化的条件下,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由于差异淡化被剔除阈限值,推向同化的边缘。建筑物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基本被同色系高楼大厦所涵盖,不但没有充分展现所追求的空间特色,而且完全走向空间一致性,城市个性逐渐消失。全球化与同质化一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路径不断扩大外延,当然这显然不是唯一的选择,还有另外一种与之相反的城市发展思路在更广的范围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低碳、宜居城市模式:慢城。慢城不但是应对快速生活节奏的选择,也是顺应人们生活追求的宜居之城,对慢城的概念引入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与规划起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文献梳理与评述
慢城作为城市经济研究的新视角,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应探讨,通过对学者文献梳理,我们可以知道国外学者对慢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慢城内涵的基本解析
Mayer(2006)认为慢食运动和慢城运动作为代替美联社的基准城市发展,侧重于地方资源、经济和文化的优势,以及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城镇,提出慢城方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宜居之城。[3]Parkins and Craig(2006)以文化研究角度从五个方面理论性的分析了慢生活节奏的表现形式和观点,主要包括慢食、时间和速度、空间和地点、食物和情趣以及慢的政治性等内容,以对比的形式最终得出慢生活将成为生活的主流,成为人们的追求。[4]Dogrusoy(2007)从速度的概念出发,认为快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象,形成工业城市,为可持续发展造成明显障碍,快速在获得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同时导致城市环境的解体,基于此种缘由提出慢城可作为持续经营城市的正确选择。[5]Duranton(2007)通过对城市化进程的分类定位快城、慢城、静止城三种模式,并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认为快城是和城市进程良好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慢城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城市分布在快城周围,即一般意义上的郊区,静止城是指它们的位置及规模相对不变,没有前进的趋势,保持城市的静止化。[6]Zeestraten(2008)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快节奏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缓慢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基于慢食的长期演化,主流媒体抓住这种现象命名为慢城,慢的生活方式对快速提出挑战,所以慢将会成为主流生活模式。[7]
(二)慢城的作用研究
Currie and Thacker(1986)以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认为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作为现实的复合体,与工商业和房地产业息息相关,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城市病的出现,这就会使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构想,在快城和慢城两者比较下,认为慢城对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提升作用,快城却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降低。[8]Davis(2005)通过慢城宪章运动与城市的活力的耦合性能进行互动关联分析,认为慢城作为引导城市经济良性发展的模式和方法是可持续化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并能实现社会公平,慢城宪章运动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助推剂。[9]Miele(2008)认为快速的生活节奏要用慢城去弥补和治疗,倾向于生产慢来克服快速节奏,并提倡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与当地的传统生产相结合,拥有本地生产和个性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和产业,重视环保,利用资源优势和资源禀赋为抵抗快速生活节奏。[10]
(三)慢食与慢城互动研究
Jones and Shears(2003)基于慢食个案的分析,对快餐进行持强烈批评的态度,通过对慢食运动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今后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鼓励人们改掉不良的消费习俗,回归到传统消费价值观,二者的鲜明对比为建设慢城提供素材。[11]Leitch(2003)探讨了慢食的出现主要目的是致力于保护当地传统的濒危食品,并通过慢食来审查其文化政治,了解慢在欧洲的认同度,并以此提出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不合理性,要结合思想的市场主导转换,进一步阐释了慢食所引发的慢城,进行互动性分析。[12]Pietrykowski(2004)以社会经济的慢食运动为主题对慢食和快餐两种消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相应的数据分析,以问题的形式发布给人们,由于地方特色和烹调水准以及环境卫生的制约,大多数的人们会选择慢食,进而引发人们对慢城的构想,最终结果导出慢食对慢城形成的促进作用。[13]Paxson(2005)从食品脂肪作为乌托邦构想胖的启示,在考虑潜在贡献的慢食运动概念的美国饮食伦理基础之上,认为个人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形象是自我控制的道德评判,饮食是不顾身体的美学和营养价值,慢食则是个人远离身体奇异的重要措施,所以对饮食的重订路径是产道慢食,以此为建设慢城做铺垫。[14]Nilsson.et al.(2010)以慢食为启迪点来对慢城进行研究,认为慢食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试图抵制全球化趋势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人们对其已取得相当大的注意,根据相似原理,慢城作为一个市镇网络,对当地城市发展、旅游业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把慢食和慢城作为生态发展的重要工具。[15]
(四)慢城中的慢旅行模式研究
Lumsdon(2011)基于扎根理论解释了缓慢型旅游业的社会现象,通过对慢旅行的定义解析,指出慢旅行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重要旅游方式,要求在慢旅行过程中要对体验旅游情绪和环境意识,并特别强调这是心态旅行,不是集中在有型产品的旅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会成为可持续旅游模式。[16]Dickinson(2011)通过对旅行的演化分析和气候变化分析,提出慢旅行的旅行模式,审查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把慢旅行最为潜在旅游方法构思在未来,同时注重旅客软硬的变化,以慢旅行作为旅行和交通的重要载体进行评估,满足各类旅客的需求和生活方式。[17]
(五)慢城与全球化关系研究
Knox(2005)从城市空间角度对慢城进行阐释,指出慢城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通过与自身管理模式的结合,其主要宗旨在于抵抗全球化的实施和进展。[18]Pink(2008)基于典型的慢城运动案例的视角来进行研究,认为慢城运动主要在于推广自身所提倡的关注于地方可持续性和独特性的环保方式和管理模式,并对全球化的具体形式采取替代性的原则,以此为逻辑起点来分析全球化与慢城的关系。[19]然而Radstrom(2011)以自身的欧洲和澳洲经历,从慢城的组织、历史、哲学和政策等诸方面来分析慢城组织是通过维系地方身份感和特殊形式来显示本地化特色,并说明慢城在当地,特别是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地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
以上通过对慢城的文献梳理得知,对慢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慢城的基本定义、表现和作用、慢城与慢食的互动关系、慢旅行模式以及慢城与全球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但对慢城的经济学系统研究没有形成,由于国内对于慢城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在简单回顾国外学者对慢城研究的基础之上,认真分析慢城在我国建立潜力因素及相关的策略对于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具有启迪作用,同时对于建立低碳、宜居城市具有先导优势,因此慢城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宜居之城。
三、中国发展慢城的潜力因素分析
低碳、宜居城市是城市居民所向往的最佳城市,低碳模式的实施对于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上海世博会坚持以“低碳、绿色与美好生活”为理念,第三届中国国际乐活LOHAS论坛以“低碳、慢城、持续、乐活、时尚”为主题,这都能有效证明低碳城市作为城市营销的新概念,彰显对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慢城作为低碳城市的深化型宜居城市,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所以中国发展慢性城市具有前瞻性,同时也具备发展的潜力因素。
(一)可行性分析
1.中国慢哲学的深厚根基。中国发展慢城本身也具有种种优势,首先表现在的就是慢哲学。慢作为中国传统的生活哲学,滋生出来慢哲学对于中国建立慢城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这在成都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现代化的进程让成都的节奏越来越快,国际化的倾向越来越强,被沿海同化的倾向也越来越强,但是成都人生活皆体现着慢的思想和智慧,成都没有深圳、广州等如此快的生活节奏,所以成都保留着完整的城市个性。同时,和中国有着相似文化的韩国有十个慢城成功的案例,这也说明中国在慢哲学的深厚根基下同样可以发展慢城,建立低碳、宜居城市的新型模式。
2.宜居内涵深入人心。在以GDP为政绩考核的时效体制下,经济的高速增长和GDP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增值,然而在绿色GDP不能准确衡量的形势下仍坚持把GDP的数值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的政绩。中国的经济是高碳模式的增长范式,生产消耗远高于西方国家,投入产出比呈现异化,城市空气质量以及宜居度不断下降,幸福指数也逐步下跌,宜居内涵不断深入人心,面对这种发展情形,要打造低碳模式的宜居城市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慢城作为宜居城市新模式意味着对高质量的生活的追崇和诉求,将会成为我国城市宜居型的新发展模式和方向。
3.特定城市的潜力。江苏省“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慢城,但是在国内有着历史传统和特色城市的城镇并不罕见,如浙江的乌镇,西塘和云南的丽江等,这些城市都具有慢城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具有发展慢城的潜力。同时由于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存在,这些城市将会对周边其他城市产生影响,对中国慢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牵导作用。
(二)必要性分析
1.“城市病”的显现。“城市病”是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病的一种形象化比喻,通常是指城市化进程太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严格管理或城市规划失控情况下的种种问题,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密度过大、交通堵塞、住房拥挤以及房价过高、失业率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各种“城市病”突显,目前,在我国大型城市中,“城市病”不断被提上新的日程,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城市发展成本带来消极的外部性,城市的环境污染(污水、噪声等)和交通拥堵城市日益成为城市面临的两大典型的消极外部性问题,导致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失衡。处在战略转型期的中国要对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和反思,采取策略即刻应对,对国外慢城的引入不但能够及时破解各种城市病症,而且能起到预防演化的作用,所以在中国建立慢城成为必然。
2.包容性增长的需求。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应,包容性增长追求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化、可持续化,推崇机会平等的增长和合理分享经济增长。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同时来自后危机时期的国际影响,所以经济增长要从依靠外需向内需转化。包容性增长需要的是对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功能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相应的提升,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单一模式的实行,更多的是需要多元理念,慢城恰好能迎合包容性增长的需求,注重城市内涵的升华,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化做出贡献,为城镇化及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出路。
3.小城镇发展的盲目性。截止到2011年初,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9.95%,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做出主要贡献,但是也不乏小城镇的贡献率。时空的制约部分大中小城市人口已完全超出慢城所要求的5万人口规模的上限值,对于这部分地区来说建立慢城的机会相当小,但是同时可以满足人们对慢城的追求,以建立慢城社区来代替实质意义的慢城,但是对于小城镇应该如何选择自身城市模式的路径将成为重要的课题。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步的时代,小城镇发展并没有把区域特色和独特文化与本身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而是盲目跟随大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化,面对这种发展盲目性,基于慢哲学的思考,慢城将成为小城镇未来新走势和努力趋向。
4.城市生活节奏快速化消极影响。城城之间竞争激烈化和城市品牌营销的多样化为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快速化可谓是贡献巨大,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和城市居民的福祉都是息息相关的,部分城市为城市快速发展对各种资产价格攀比提升,最终结果是大部分城市居民为生活奔波劳苦。城市生活节奏的快速化要求我们建立慢城来缓解压力巨大的居民,为城市居民打造低碳、宜居之城,避免不必要事件的发生。
四、我国发展慢城的应对策略
市场化竞争导致各主体动作的加快,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合理竞争也初露端倪,超出人们理想时的目标。快速化惯性思维的存在与中国的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要从导致思维转变的机制出发,寻求一种可持续化健康生活模式是基于我国经济基础的理性思考。对我国建立慢城的可行性和有必要性因素的分析得知,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市的新模式,在我国部分城市已具备建立的硬件条件和潜力,但是如何建立慢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慢城?将是我国建立慢城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培育可持续健康生活理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从注重数量到质量体系的转变是政府公共规制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经济内涵的重新把握,过度快速会给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及规划带来不和谐。慢城作为城市经济的新领域与快速城市化形成鲜明比较,彰显自身特色。目前从温州老板跑路的实例中我们能够看出由于贪婪行为的存在,导致系列损人利己事件发生,从实业投资到投机再到跑路这种程序模式是社会绿色的反面写照,希望通过庞大的社会资本来控制别人,控制市场以增强话语权,这种做法是慢城所不推崇的。面对这种情形,要积极培育可持续化健康生活理念,提倡消费绿色和社会绿色,倡导宜居之城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消除各主体之间不合理竞争,转换投机取巧思维模式,使市场话语权均等化,建立人们理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慢城。
(二)培育城市个性,建立个性城市
城市个性和个性城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城市个性是相对于同城的个性而言,城市中只是依据具有不同的个性进行鉴别,没有个性的城市是不具备吸引力的,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亘古的历史,又不是千年古都、百年重镇,那它则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个性城市是区别于众多城市的全新城市,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城市,例如中国慢城江苏省“桠溪生态之旅”,所以建立个性城市重点是基于慢城原则和慢哲学双重因素下的思考下进行的。城市个性和个性城市也是有密切联系的,都是能够依据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城市体系。
培育城市个性和建立个性城市的过程中首先对传统的文化资源和遗产的保护要做到保护和开发并存的局面,如四川省阆中市作为古城就是在保护旧城区的同时开发新城,坚持保护性的开发收到良好的效果。对遗产的保护不能坚持静态保护的局面,更不能只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要在保留精髓的同时,尽量让遗产和文化资源发挥作用,让当地居民享受到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收益,以此满足包容性增长的需求,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化,实现环境与经济均衡化,打造区域性特色慢城。其次在对建立个性城市的同时要尽力减少一体化高楼的覆盖面,为个性城市腾出发展空间,建立区别于众城的新局面;在培育城市个性过程中要在延续城市原有个性基础之上,对城市进行创新,以低碳、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营销的新手段,重点突出城市个性,打造城市品牌。因此培育城市个性和建立个性城市都是在对自身文化和资源禀赋再三考虑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为建立慢城做铺垫。
(三)利用示范启迪效应优势
2010年11月中国告别零慢城的情势,江苏省“桠溪生态之旅”成为我国的首个慢城,在建立的过程中这个城市能够打破众城同质化的残局,建立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之城,低碳、宜居之城,同时于中国具有相似文化的韩国也已经建立十个慢城。所以中国具有建立慢城的示范慢城,能否利用示范启迪效应优势?怎么利用?成为中国建立慢城的策略思考。
由于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存在,已有慢城会对周围地区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吸引,辐射半径会不断扩张,但是由于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不可能把周边地区的人们全部拉近慢城,这就迫使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产生建立适合自身的慢城,②通过与慢城负责人经验的交流以及慢城原则、理念的引入与慢哲学的糅合,来适度选取,充分发挥示范启迪优势,使已有慢城成为“区域极”,建立各具特色的慢城。这种示范启迪效应优势的发挥对于适合建立慢城的特色城镇来说具有参考价值,但要跳出一风吹,一刀切的误区,不能照抄照搬,甚至为了建立慢城不惜损害文化遗产等不合适的做法,因此要结合区域特色,根据当地实际来建立属于自身经济发展的低碳、宜居之城:慢城,这也正是示范启迪效应优势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地方风貌的生态空间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理论梳理和回顾,我们知道,慢并非就是落后,并非是对快的抵抗,追求慢也不代表在经济发展上没有紧迫感,而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考虑生态和自然。纵观欧洲的慢城以及中国的慢城可以看出,优美的环境是慢城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而且均为具有地方特色和浓厚的地方风貌的小城,这就说明在我国建立慢城的同时优化地方风貌,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空间成为必备因素。
虽然我国在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注重强调生态环境的打造,风靡一时的生态园等均是具体体现,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生态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与慢城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大部门的城市生态设置趋于同质化,生态景观设计趋于一致化,地方特色和独特文化不能有效彰显,所以我国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原生态资源,并能够与地方资源相结合,以欧洲慢城为范例,(如Hersbruck的传统牧场景观等),引入建造理念,在打造慢城硬件的同时把生态空间等软实力提升,优化地方风貌的生态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生态气息,建立低碳、宜居之城。
(五)打造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
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市的新型模式,舒服惬意的公共活动空间是重要的表现。公共活动空间作为慢城人们活动的场所,人性化与否关系着人们幸福生活指数的多寡,通过对欧洲国家慢城的观摩和理解能够看出诸多慢城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性化的写照,所以要以欧洲慢城为先例,在营造城市活动空间的同时,打造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打造?是我国建立慢城的必思因素,也是慢城质量高低的关键参照。
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慢哲学的引入和运用,在城市中建立多种形式的绿色空间场所,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营造建立慢城之前的慢街,以慢街来为人们提供生活交流和分享生活趣事及经验的活动域。尽力保持和开拓地方特色的餐馆和传统美食店,代替快餐的生产,饭余之时可以通过娱乐设施进行情感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身体素质。城市在打造人性化公共活动空间,提供温馨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要减少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城市中的噪声污染就是典型案例,所以要针对各种不同污染类型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应对,如对噪声的污染就可以采用限制公共交通的速度和流量等措施减少汽车鸣笛声,对各类生活垃圾完全采取循环经济模式,重复利用提高利用率。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建立慢城不可回避的要素之一,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把城市空间打造成人性化场所成为舒适的生活领域堪是低碳、宜居之城。
(六)推崇慢哲学理念
生活节奏速度的加快导致各种病变的出现和演化,特别是在如深圳、广东等大型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追求高变速、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激烈化也助推人们快思想的形成,所以这对建立慢城起着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势下慢哲学成为一种政策理念进行推崇,在城市规划之前要对城市居民进行慢哲学的教育和再教育,在深入了解慢哲学实质的同时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反馈与再反馈的基本思路来形成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模式和建设机制,建立更加民性化的宜居之城。同时通过慢哲学的引入和深化,可以在城市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慢食运动,实行对有机蔬菜和生态农业的再重视,倡导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减少对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的使用,避免传统美食的消失,让慢哲学逐步深入到慢食运动中去,对其饮食的健康程度和消费者身心健康更多关注。所以慢哲学的推崇不仅仅在城市规划方面能够为宜居之城提供理论跟踪,同时也能为居民身心和餐饮文化提供哲学素材。
五、余论
欧洲国家已经历十几年的慢城发展历程并取得较好的收益,并将这种宜居之城新模式扩展到韩国等亚洲国家,同时伴随着宜居理论深入人心,慢城原则和慢哲学的引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这种低碳、宜居之城的新模式:慢城,在我国将会具有光明前景,但是由于我国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差异性的存在,以及资源特色的差异性,城市居民对财富所持各类观点态度等,建立适合自身的大多数慢城还需要经历较长的历程。
注释:
①截止到2011年6月,关于慢城的分布情况主要是:澳大利亚(3个),奥地利(3个),比利时(4个),加拿大(2个),中国(1个),丹麦(1个),芬兰(1个),法国(2个),德国(9个),英国(6个),荷兰(4个),匈牙利(1个),意大利(68个),新西兰(1个),挪威(3个),波兰(6个),葡萄牙(5个),南非(1个),韩国(10个),西班牙(6个),瑞典(1个),瑞士(1个),土耳其(5个),美国(3个)。(资料来源于国际慢城网站)
②这里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建立慢城,在前面已指出,对于大中小城市人口已超出慢城原则5万人的上限值的或者是没有明显的独特文化或者是地方特色的城市则不适合建立慢城,但是可以通过建立慢城社区或者是慢城街等来满足人们对慢城的追求,但是对于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可以鼓励发展慢城,打造实质意义的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