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预测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C反应蛋白的水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小于3mg/L的患者为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大于等于3mg/L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与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血栓发生率、斑块夹层发生率以及冠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夹层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斑块夹层发生率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痉挛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冠脉痉挛发生率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直接联系,具有较强的临床预测价值.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冠心病介入治疗;预测【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57-02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预测效果,就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C反应蛋白水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与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血栓发生率、斑块夹层发生率以及冠脉痉挛的发生率,现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照C反应蛋白的水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小于3mg/L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有冠心病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 平均年龄为(53??2±6??9)岁,左心室射血平均分数为(58??1±6??8)%,其中伴有高血压的患者20例,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16例;C 反应蛋白水平大于等于3mg/L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有冠心病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2??9±7??1)岁,左心室射血平均分数为(58??0±6??8)%,其中伴有高血压的患者22例,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15例.
1??2 纳入标准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冠心病相关的诊断标准,同时60例冠心病患者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4支血管中至少有一只血管的病变既给予了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又给予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1].排除有进行单纯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者单独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排除有心绞痛不稳定、有急慢性感染证据、有外肿瘤、近期行过手术或者有慢性结缔组织病以及有心脏瓣膜病等影响C反应蛋白水平的病史.同时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两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前3天给予300mg 的阿司匹林和75mg的波立维治疗,在术中给予10000U 的肝素静脉注射,手术后给予患者0??4ml/d的低分子肝素钙,1天2次,连续使用3~7天,给予患者75mg/d的波立维,1天1次,连续使用4周,给予患者100mg/d的阿司匹林,1天1次,长期服用.患者采用Judkins导管常规给予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的左、右冠状动脉情况进行显示,经过多方面的投照后,确定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病变范围以及病变类型等,60例冠心病患者在给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前后48小时的清晨对其采集2ml空腹静脉血并放置于无菌的试管内,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离心,离心后取血清进行保存待测.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相关蛋白分析仪以及相关试剂采用由美国BECKMAN 公司生产的Array360型特定蛋白分析仪,60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在一批进行检测.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中与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血栓发生率、斑块夹层发生率以及冠脉痉挛的发生率.一般情况包括狭窄程度、病变长度、球囊最大扩张、支架置入压力以及扩张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 观察发现,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别(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3].所以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是关键,有研究报道称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4].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一直是反映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之一[5].本次研究中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斑块夹层发生率以及冠脉痉挛发生率都明显比观察组高,充分证实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直接联系,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系, 所以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1] 刘丽丽,李贤峰,刘敏,等?? 老年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糖基化产物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1(10):756-759?? 2] 王宏伟,廉哲勋,李洪玉?? 冠心病病人PCI前后Hs-CRP变化及其相关因素[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2):152-154?? [3] 王旭敏,吴宇红,郑颖颖??Cys-C、Hs-CRP在冠心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1(7):879-883?? [4] 刘胜宝,季汉华??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对比剂肾病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15,1(3):220-224?? [5] 刘丽丽?? 糖基化蛋白检测与糖尿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预后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17
论文作者:廖成标1 乐建华1 蒋爱忠1 欧阳斌1 雷锦香1 刘媛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发生率论文; 蛋白论文; 水平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血清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