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无意识关系新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论文,新解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有关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的行为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在社会上造成了许多模糊的认识和理论盲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将无意识比作为“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座巨大的冰山”,认为意识不过是冰山之尖。意识与无意识事件是完全独立的,它们总是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而不会有连续的相互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无意识决定论观点,认为意识和无意识在根本上是统一的,意识对无意识产生主导作用。人类的无意识潜能远比弗洛伊德所讲的更为广阔和丰富。但是,由于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意识与无意识关系的理解多属于经验性的,因此它们的研究方法难以得到普遍承认。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特别是计算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带头学科的迅猛发展,近十年来国外意识研究出现了强劲的三股潮流:一是以物理学、生物学和计算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潮流;二是以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范式的意识研究潮流;三是以人本主义心学、现象学心理学和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理论心理学范式的意识研究潮流。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也出现了一股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实验性对比研究的热潮。意识这一在传统上本属于哲学范畴的老大难问题,居然在20世纪末期“返老还童”,获得了新的生命发展力,甚至成为当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前沿领域”。对此,不少研究者认为,“当前意识界限也不再像传统解释那样含糊不清,意识问题真正成为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了。”[1] 而且对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解释,也有了新的、更为具体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一、当前对意识与无意识研究的重点问题
当代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零散性探讨逐步走向系统化研究,从“自上而下”的经验分析转向“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以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主要代表的当代心理学视野中的主流范式,试图在一个已经开拓过的研究框架中开展具体的精细研究,以便能够更为精确地回答人“怎样意识”的活动过程。近10年来,这些心理学的主流范式对于意识的许多重要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关于意识和无意识关系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及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位。为了更好地在原则上回答人“怎样意识”这一问题的具体活动过程,一些研究者首先是将意识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合成性的认知或认识方式”,“它可能是一种大现象、大认识。”[2](P13)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意识即认识或觉察,无意识也即没有认识到或觉察到。人类最基本的意识形式是觉知,意识的核心是觉知,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觉知也是意识中最容易进行实验研究的对象。认知神经科学家也提出,“意识是指人们对心理客体(如知觉、表象或者感受)的觉知……人们不仅能觉知到感觉、表象和感受,同时也能觉知到他们正在体验到它。他们知道他们正在看、正在想象和正在感受。任何意识活动都包括对外部世界、心理表象或感受的意识。”[3](P754)实验研究证明,无意识与情绪有关,意识与认识有关。无意识觉知到的刺激比有意识觉知到的刺激对情绪反应的影响更大一些。意识觉知与无意识觉知之间可能有质的差异。
第二,加强了对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认知加工特性的对比性研究。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特性的比较研究中理解人的意识本质问题,是当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说,生物学研究人类的意识主要是从清醒与不清醒的对比中揭示意识的实质的话,那么,心理学则是从意识与无意识的比较中来描述人的意识的根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无意识便没有意识。讨论意识而不涉及无意识是不恰当的,因为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厚基础。无意识的作用是过滤输入的信息、组织关联记忆或经验以及完成多任务等。人的精神不能分解成两个孤立的称为“意识”和“无意识”盒子。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巴尔斯(Barrs)曾说:“无意识是用意识术语来解释的,意识是用无意识来加以理解的。如果没有无意识、睡眠、神秘的背景的话,意识就不只是不完全的。”[4] 在他看来,人的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意识的认知加工活动特性是有限的,而无意识则可能是无限的;意识认知活动效率没有无意识高(见表1)。
表1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认知加工特性的比较
意识加工
无意识加工
1.计算效率低,意识1.例行加工比较有效,错误
加工间存在相互干扰 低,速度快,干扰小
2.内容范围广
2.每个例行加工的内容范围
是有限的
3.在任意时间内具有3.无意识的例行加工内部不
高度内部一致性,连 一致,有时能够平行操作,二
续加工,容量有限
者合起来具有巨大的加工容量
我国学者杨治良及其同事从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角度研究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贡献水平,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采用意识与无意识的加工分离程序研究范式,以具体图片为记忆材料,对老年、中年、大学生、初中和高小学生五组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贡献的两条独立曲线,其中老年组的意识贡献和无意识贡献没有显著差异(F(1,110)=0.40,p=0.53),而高小组、初三组、大学组和中年组的意识贡献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意识的贡献水平,且年龄差异也极其显著。研究表明,无意识的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 高效性”这样的“三高特性”。儿童青少年普遍多以无意识内隐的方式学习为主,“只有老年阶段的人内隐学习不如年轻人。”[5] 也有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人们仅在5%左右的认知活动中是有意识的,因此,我们大多数的决定、行动、情绪和行为都取决于超出意识之外的那95%的大脑活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医疗界来说,对人类无意识的初步了解都意义深远。”[6]
第三,加强了对意识与无意识活动机制的比较研究。关于“无意识如何向意识转化,意识如何向无意识转化,这些转化潜在的脑机制是如何发生的,其中包括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认知神经科学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意识与脑结构和神经网络的关系上。”[7] 斯奎瓦(Squire)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主张,意识与无意识分属两个不同的认知子系统,它们遵循着各自不同的加工模式,有着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从内隐记忆到外显记忆之间的随机独立性和功能独立性特征中,也可以体现出这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的存在证据。
在探索意识心理活动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意识的表征机制和随机通达性方面,近年来许多认知心理学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巴尔斯的观点,在无意识过程的建构基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专门特殊的处理器,功能是统一的或者是模块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无意识处理器是十分有效而且快捷的,它们很少有错误,同时,这样的处理器可能在操作上与其他妨碍的系统汇集在一起,专门的处理器是分离和独立的,它们能够对主要的信息进行机动处理。这种专门的处理器的特征十分类似于认知神经心理学上所讲的“模块”。意识活动主要体现在以网状结构为神经基础的注意机制之上。只有注意到的刺激才能引起我们的意识,而很多非注意的刺激没能达到意识水平就不会被意识到。意识与无意识有着不同的生理基础和运行机制,大量的无意识是并行处理的过程,而意识活动是串行处理的过程。“不同的意识状态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的转换,意识的开启就是指从无意识状态向意识状态的转化过程。”[8](P3)
第四,对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建构,也是实证心理学范式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对于意识与无意识本质的揭示方面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涌现出了许多理论模型。理论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模型研究能够使得理论假设和实验设计获得一种比较稳定而严密的认识框架。意识理论模型研究的创新探索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提升意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深度。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尔(Marcle)认为,人的意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人的意识世界实际上正是在这两个方面不停地相互作用。人们以“意识-非意识-意识方式”的问题解决过程是非常普遍的。他提出了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的几种类型方式(见图1)。在他看来,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包容关系和层级关系这样三种类型。在图1中,左上(a)为相互独立而又交叉的关系;右上(b)则为包容关系;右下(b)则为层级关系。他指出,u属于无意识水平,p为可觉察的意识水平,c为难以觉察的高层次意识活动状态。这一模型说明,在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中也存在着无意识的成分或内容。
附图
图1 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类型和雇级模型图
认知心理学家杰克多夫(Jackendoff)的意识表征模型进一步将麦克尔的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层级图给以了新的发展。杰克多夫建立的意识表征模型共有三个层次:一是最初级的表征,属于前意识性的;二是中级表征层次;三是最抽象的表征层次。在最初级的表征中,呈现出概略性的认知、语言辨别的加工特征,这一层次的表征明显地处于意识之外;中级层次的表征主要以语言和句法为主,其中意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高层为抽象的表征,其是由有关意义、句法组成的三维认知表征活动。抽象的表征是否成为意识则依赖于各种表征之间的关系。杰克多夫指出,意识只是在中级水平的表征中才包含着意识,而在初级和高层次的表征中均可能没有意识成分的参与。意识的表征模型为人们理解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近,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又提出了一种“高层次知觉”学说(higher-order perception,HOP)。这一学说主张,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觉察是在于对这种状态自身的表征。高层次知觉(HOP)所具有的表征是按照某些特定的功能来调整或控制个体已有的心理意识状态。还有的学者(Rosenthal)建立了“高层次思维”的意识理论(higher-order thought,HOT)。一些心理语言学家早就发现,人可以在1、2秒钟内就可以把听到的句子转化为抽象的代码,同时舍弃了听到的特定词句。而且意义保留、语义加工策略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为意义层次能够携带着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有关“意义的意识”问题,意味着我们在觉知意识时,能比较出有意识与无意识信息的意义。抽象的概念或理念有可能也是意识的一部分内容[9]。
近年来,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杨治良提出了有影响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钢筋水泥”模型,这为我们理解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实证和理论依据。这一模型认为,“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之间会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意识类似于框架结构中的水泥部分,无意识就像框架结构中的钢筋部分。表现出“相互独立、相互作用、互为主次、互相依存”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些钢筋所构建的基本框架的支撑作用,人类的思维盖起了摩天大厦,盛开着宇宙中最灿烂的花朵。”[10] “钢筋水泥”模型代表了我国心理学家在意识与无意识领域研究的新水平。
二、意识与无意识研究的意义及问题
当前实证心理学范式对于意识与无意识活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会引发一系列基础性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展,而且能够为提高人的意识品质、促进意识潜能的开发,提供许多有意义的实践依据。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意识是人类的本质力量之一。因为“没有什么能比意识与我们更加密切相关。人类的许多重要活动与意识联系起来,才有意义。”[11](P151)从理论上讲,“研究意识和无意识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洞察人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12](P69)长期以来,我国哲学和心理学界多数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意识和心理等同起来,强调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特征,认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理性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非理性的无意识则发挥着辅助作用。这种观点不但不能批判地吸收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两派的积极因素,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将心理学研究引上狭隘的脱离实际的意识心理学的轨道。当前实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运用加工分离技术,实现了对意识与无意识的较为纯净的分离,使得近年来人类对无意识的研究进入到与意识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解决了以往的研究中过多地以意识层面来解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国外,有关无意识的认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非心理分析的当代认知科学中。“无意识认知”的实证心理学研究使得无意识问题变得日益清晰,从而使人们对无意识世界的理解,再也不用像弗洛伊德那样按照本能的概念来解释。这些新的研究范式有助于科学地确立对无意识问题的实在性地位,进而有可能使无意识知识在认识论上获得一定的地位,即把“无意识”也作为一种认识论的观念来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意识现象不仅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外有学者提出,“对人的无意识的实验研究有可能是当代心理学研究中最值得改写的一个精彩篇章。”[13]
同时,揭示人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活动机制、规律、模式,可以进一步在理论上深化人类对自己认识(意识)的认识水平。许多心理学家提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种因果关系,就像白天与黑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一样,而有可能是一种“伴随性”的关系。在人们解决问题活动中,巴尔斯曾指出:“没有真正的创造性工作是以一次意识一无意识一意识的跳跃完成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意识流的多次沉浮。”[14](P47)意识是通向巨大的无意识心理的通路,意识流实际上也就是一系列交织的“意识一无意识一意识”三位一体组成的。 人们不断地从事一系列重叠的问题解决过程,当然是在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之间不断发生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无意识机制试图解决有意识提出的问题,把答案又返回到意识;反过来这些答案又可能成为另一个无意识问题解决过程提供意识的传入,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容量。意识的内容激发了大量的无意识过程,又反过来在无意识的框架内成型。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特征呈现出“随机通达性”的功能,意识无法离开无意识而单独存在,反之,无意识也不能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充当着通向所有无意识知识源泉的大门,其可以通达至工作记忆、语义记忆、行为选择以及大量的无意识活动的自动化程序。不仅低层次的认识活动存在着无意识内容,而且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中同样也包含有无意识的成分。意识的最重要功能是解决问题和随机通达性。
揭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在实践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按照内隐的、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在工作生活发展中,更容易遭受挫折和失败,而那些少数有作为者的成功原因往往是其有意识地不懈追求的结果。意识也许是一个人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是失败的根本教训。Faber(1999)等人对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研究发现,以无意识为主的内隐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时外显学习会阻碍内隐学习的效果,而有时则会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国内学者郭秀艳(2001)指出,难度大的学习任务需要无意识发挥重要的作用,容易的问题则外显学习占优势。对复杂材料的学习中无意识加工优于意识加工,无意识性是内隐学习中的首要特质。在情境多变、紧张应激、事物结构复杂、关键信息不明、学习者身体条件差的情境中,无意识的学习活动也优于有意识的学习。而常规的学习中,外显学习仍然占主导地位。[15]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外显的行为和表面现象,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潜在的无意识内隐学习潜能和积极性,在学习任务复杂时,应先具备一个内隐知识基础,然后再试图建立外显的任务模型。老师们应该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当学生的学习处于无意识学习占优先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更为宽松自由的方式,为学生的无意识学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当然,目前实证心理学视野下的意识与无意识研究,也给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认识这一与人类的意识问题,引发出了不少新的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把实验研究中的“是什么”与“应如何”这样两个相关的问题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当前许多实证研究发现我们多数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呈现出内隐的、无意识的特点,那么我们也应该进一步追问:这属于实然的经验事实,还是应然的普适性的理解方式和规律?是普通人的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还是成功人士或者杰出人物取得成功的普遍性根源?也许这可能是一个经验事实,而并一定能够因此而演变为一种人类行为活动的普遍规律。在人类许多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有些事情的确很难说清楚究竟是无意识起着关键性作用,还是意识在发挥着支配性的影响。然而,许多地方我们还是基本上可以讲清楚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功能上呈现出“随机通达”、“互为主次”的特点。因此,在人类意识心理这一活动舞台上,单纯地讲哪一个更为重要,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