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论文_蒋思明

(邵阳市中医院血透室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生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7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7.29,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主要与穿刺不当、内瘘使用过早、低血压等有关。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内瘘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低血压

前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1-2]。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液通路的安全性、持续时间要求较高。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加剧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痛苦体验,临床多采用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方式,满足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安全通路的要求。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生不仅干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威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分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本研究将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生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4.2±3.2)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4.0±3.1)岁。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1)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原因分析。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与患者的沟通等,多方面分析造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及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可能带来的影响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2)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经分析: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主要包含:患者自我保护不强、动静脉内瘘维护不当、使用过早、低血压等。根据上述原因制定预防方法,以避免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形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管控:护理人员管控:通过加强培训、每月例会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能及维护动静脉内瘘的水平。要求护理人员于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后,方可使用内瘘,并注意警惕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血压指标,以防低血压的发生影响其内瘘功能。(3)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因担忧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而产生负性情绪,这种状况不利于其内瘘功能的恢复。对此,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患者适宜的心理疏导。耐心为患者讲解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可通过溶栓治疗等恢复,如有必要,可为其介绍成功治疗后功能恢复的患者,为其分享经验,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告知患者家属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助于纠正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的负性情绪。健康教育:详细为患者讲解溶栓治疗流程,促使患者对内瘘失功的纠正方法建立正确认知。如患者提出疑问,应耐心解答,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溶栓治疗护理:给予溶栓治疗时,持续关注患者的反应及体征变化。尽量确保一次穿刺成功,穿刺完成后,警惕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是否发生肿胀等异常,以确保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软件作为统计工具。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

对照组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3讨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替代治疗中,维持性血液透析较为常见。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性的主要因素[3]。产生上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1)穿刺不当。目前临床多采用扣眼穿刺法或阶梯式穿刺法等,建立动静脉内瘘。但在穿刺过程中,由于受到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穿刺不当,促使动静脉内瘘形成血管瘤,发生管腔狭窄,最终进展为内瘘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的内瘘功能[4-5]。(2)内瘘使用过早。通常情况下,自初步建立动静脉内瘘开始,需经过4-8周的时间,方可成熟。如护理人员于患者的内瘘成熟前,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因其内瘘血管壁较薄发生血肿,进而影响内瘘功能。(3)低血压。终末期肾病患者低血压的发生也可对其动静脉内瘘功能产生影响。其原因为:低血压状态下,患者吻合口血流速度下降,行血液透析治疗时,为满足其血流量要求,需被迫反复抽动,进而增加患者的血管壁受损风险,并影响其内瘘功能。常规护理用于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的护理,效果尚可。

个性化护理干预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原则,这种护理方法可参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制定良好的功能不良预防管理方案,并要求护理人员根据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及护理需求,采取适宜方法进行护理。

本研究将74例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95.35%,高于对照组77.42%(P<0.05)。上述结果充分验证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的临床价值。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77.42%(P<0.05)。这一结果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包含穿刺不当、内瘘使用过早等。医院应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管理的同时,为内瘘功能不良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陈霞.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丧失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9):239-241.

[2]徐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147-148.

[3]王莉华,马慧鹏,高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 临床荟萃. 2009(05):222-223.

[4]郭虹,余月明,曹礼应,等.血透病人钙磷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硬化情况调查[J]. 西南国防医药. 2008(02):120-121.

[5]李立,王笑云,刘殿阁,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管通路失功的相关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 2007(10):99-101.

论文作者:蒋思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论文_蒋思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