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研究_生态环境论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生态环境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该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建立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层次模型,结合区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目标,揭示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及其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提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案选优方法,以及区域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资源开发利用 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在80年代的对外开放中,经济发展已先行一步,国务院提出“重点开发开放浦东,并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来,进一步加快了该区的发展,使整个区域进入了新的阶段。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江苏沿江地区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国家计划部门将浙江省的宁波、绍兴、舟山三市也划入该区。全区共有14个市,总面积为9.92万km[2],人口为7272万人(1992年),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地理区域。

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我国沿海中部,区位优势显著,物产丰富,是我国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沟通长江流域与海内外的重要枢纽。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5—16℃,≥10℃的年积温达4500—5300℃,年降水量为1000—1800mm,雨热同期,土地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多种类生物生长。

本区以平原为主,水域面积广,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小麦、油菜种植区;低山丘陵缓坡是桑、茶、竹等经济林木的重要分布区;江河湖塘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6%,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区内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组合较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生产经营水平较高,全区耕地的垦殖指数达到40%,粮食平均亩产492kg,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94kg,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工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国民生产总值为3194亿元(1992年),占全国的13.1%,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1%。农业基础较好,其布局以乡村、中小城镇及大城市城郊为中心,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8%,林业占6%,畜牧业占28%,副业4%,渔业占14%。工业体系比较完整,区内的工业布局已形成点(中心城市)线(交通干线、沿海城镇带等)面(城市集聚地区等)结合的空间结构,工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增多,乡镇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工业产值超过45亿元的县市中,乡镇工业产值均占总产值的70%以上,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综合评价

⒉1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现状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物资源丰富等优越条件,但由于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造成了某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燃料燃烧、生产工艺和交通运输废气的大气污染物集中排放于市区和大型工业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在南京、镇江、南通等市县排污口附近,局部水污染较为严重。太湖水系水质存在着有机污染问题。另外,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较大,有机类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残留量高,大部分散逸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

目前,长江的江河基本处于天然状态,缺乏综合开发整治,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随着浦东开发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长江的江河综合整治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江岸冲淤不稳定,土地坍失和码头淤积时常发生,防洪(潮)、防台及排涝等治理工程均急需加强和改善。以防洪除涝为主,统筹考虑航运、供水、水资源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等方面的太湖流域治理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仍需扩大工程规模,加强区域间横向联系,形成以太湖为中心的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流域工程体系。

本区生物资源品种繁多,但生物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生产、改良、加工、销售等项目尚未形成配套体系,其保护环境的功效未能充分得以发挥。同时,区域内城镇密集,工业过分集中且布局不尽合理,人口不断增多,许多城区人口超负载,住房、供水、供电、交通、绿地等建设严重不足,人与空间矛盾尖锐。随着经济开发建设速度的加快和人们对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对资源造成的压力会日益加重。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评价层次模型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系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包括水环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江河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中各层次、各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环境现状分析,建立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评价层次模型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评价:

式中 W[,i]为第i个指标因子的权重;I[,i]为第i个指标因子量化值;n为第j类评价层次中指标因子个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4个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上述评价模型,计算出各市相应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根据计算结果和环境现状,将本地区划分为不同环境质量等级的几个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特征分析,寻求其环境整治和发展的途径。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3.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与目标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可以表示为:在综合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协调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及资源与环境、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防治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在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是保证健康不受危害,而且具有一定的景观特征;在生产方面,则要求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要求获取最大的综合收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标是:满足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以达到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谐同一致,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可以划分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创造出一种能充分融合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使综合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它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人口容量规划、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要指自然生态的利用、保护和建设规划。在规划中,要强调山、水、田、林、路、居民点综合治理,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因地制宜地设计生态农业工程,加强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农业生态系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3.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流程

为了实现区域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过程中,需要强调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条件的协调,注重发挥区域资源与环境的优势与潜力,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总体设计规划,规划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流程示意

根据区域资源环境、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综合资料,按区域发展及资源开发的要求分析区域资源的生态适宜性,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子,运用合适的预测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规划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规划设计中,可将整个区域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目标,并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形成区域人口发展规划、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城镇经济发展规划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城市或乡镇已开展了某些专项规划的工作,这些工作成果,可以应用于整个区域规划中。

3.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案的优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案可分为三个部分:(1)区域环境防治规划方案,包括产业结构布局方案;结合城乡改造、绿化基础设施完善的综合治理方案等。(2)典型生态环境工程方案,包括江河湖海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等方案。(3)按整个区域内的不同地带的差异性进行生态环境分区,可以按不同类型区提出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案。各类方案均需要综合平衡、协调,从而选择最优的总体方案,可以通过建立测度生态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来进行方案选优。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在自然环境、经济、生活质量等层次上筛选指标,从区域环境特征及承载能力、资源开发规模、规划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统筹考虑,最后,通过不同规划方案的预期综合效益比较,确定出优化的建设规划方案。

4 长江三角洲地区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开发、工农业发展、乡镇企业及城乡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然而,应同时考虑到如何将区域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避免形成“先破坏,后治理”的区域发展模式,这也是区域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实际课题。

区域持续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改善与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与抗自然及社会经济干扰能力的提高。它要求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免遭破坏的前提下,确定优化的产业结构,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根据区域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获得其发展对策。

a.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多元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上海为产业辐射中心,依托区内发达的城市群体,以沿江、沿海、沪宁、沪杭铁路等交通枢纽为重点开发轴线,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基础设施,以现有工业为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设新型主导产业和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具有多层次的产业经济带。

b.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建立良性生态经济系统 要从资源合理利用和防治环境污染两个方面来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强化管理措施,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同时,以资源合理开发为核心,重点开发资源利用率高、污染小、综合效益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c.统筹兼顾,进行江河湖泊的综合整治 对江河湖泊治理是本区农业发展所需要采取的关键措施,应以防洪排涝为主,加强区域水利工程建设,整治江河中游干流的泄洪通道,扩大下游排洪出路,同时加强平原河网的建设,使江河湖泊能稳定地发挥其功效。

d.加强农业的发展,巩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随着新型产业的发展,农业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应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建立相应的商品生产基地,提高粮食、油料、水果、畜禽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充分发挥桑、茶和水产业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e.加强区域内外部的经济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投资环境较好,其外向型经济应立足于本区的优势产业,调整企业经济结构,形成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建立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多层次的横向联系。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充分发挥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整体优势和对外开拓的联合优势。

标签:;  ;  ;  ;  ;  ;  

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研究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